红与黑(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红与黑(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作者: (法国)司汤达|总主编:黄禄善|译者:董红钧
出版社: 花城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红与黑(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5360704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进城,你就会听到一架面目狰狞的机器发出震 耳欲聋的声音。二十个巨大的铁锤轰然而下,震得石 铺的路面摇摇晃晃,然后又被急流驱动的叶轮重新举 起。每天,一个铁锤不知要打造出多少铁钉。一些容 貌姣好、面目清秀的年轻姑娘将小铁件送到大锤之下 ,使之顷刻之间被打成铁钉。这种粗笨的活计使得初 次来到这个法瑞交界的山区的游客大为惊异。要是游 客到了维利埃尔,问起这家把行人的耳朵都震聋的硕 大的制钉厂是谁的产业时,准会有人用带着土音的拖 腔告诉你:“嗬!那是市长阁下的。” 维利埃尔大街从杜河岸边一直延伸到小山顶。游 客只要在这条街上稍停片刻,准会看到一个高个子男 子,行色匆匆,似乎老在忙于重大事务。他一出现, 所有的路人连忙脱下帽子,以示敬意。此人头发已经 花白,衣服也是灰白色的。胸前佩戴着几枚勋章,前 额宽阔,长着一个鹰钩鼻。总之,相貌还算是端正。 乍一望去,眉宇之间既有小城市长的威严,又有那种 在某些五十来岁的男子身上依然可以看的独特的魅力 。但他那种沾沾自喜、踌躇满志的神态,再加上那份 褊狭、古板,很快让巴黎来的游客感到厌恶。 终于,人们感到,此人的才能无非是让别人都如 期归还欠他的款项,同时却使自己欠别人的债务可以 一拖再拖。 这就是维利埃尔市长德·瑞那先生。他步履庄重 地穿过马路,步入市政厅,在众人的视野中}肖失了 。但是如果游客继续漫步,便会看到,在一百码开外 ,有一幢相当漂亮的宅邸,透过屋前的大铁门,还可 以看到一片景色迷人的园林。极目远眺,勃艮第山脉 勾勒出的一道地平线隐约可见。这景致似乎是为了令 人赏心悦目才特地创造的。此情此景让游客暂时忘却 了那种锱铢必较、令人窒息的污浊环境。 有人会告诉你,房产是德·瑞那先生的。维利埃 尔市长是靠着大型的制钉厂赚取的利润,才盖起这幢 新近竣工的漂亮石砌宅第的。据说,他祖上是西班牙 人,属于一个古老的家族,早在路易十四征服前很久 ,便在此地定居。 1815年的事件使他当上了维利埃尔市长。自那以 后,实业家的身份总令他颇为难堪。他的如花似锦的 花园分为好几个台地,层层叠叠,迤逦而下,一直延 伸到杜河岸边。而支撑这花园各个层面的护土墙也是 对德·瑞那先生在铁器方面的经营才干的酬报。 在法国,你别指望能找到在莱比锡、法兰克福、 纽伦堡等德国工业城市郊区所看到的那种风景如画的 花园。在弗朗什一孔泰,谁家庭院的围墙修得越长, 石基垒得越高,谁就越受四邻尊敬。而德·瑞那先生 的围墙重重的花园之所以格外受人赞赏,还在于其中 的某些地块是他花重金购得的。譬如说,当你走进维 利埃尔时,会看到一家锯木作坊,那家作坊因在杜河 岸边地位显要而引人注目。你还会看到作坊屋顶上有 块木板,上面用巨大的字体写着“索雷尔”这个姓氏 。而在该作坊六年前所占有的土地上,此时正在修建 德·瑞那先生花园的第四层台地的护土墙。 虽然,市长先生生性高傲,还是不得不一而再地 与老索雷尔这个倔强、固执的农民交涉。不得不给他 大把的金路易,才让他同意把作坊迁往别处。至于那 条驱动锯子的公用河流,德·瑞那先生也利用他在巴 黎拥有的影响,设法让它改了道。这种特权,他是在 1824年的大选之后才获得的。 从索雷尔手中所获得的每一英亩土地,他都是以 杜河下游五百尺处的四英亩土地交换得来的。虽然做 松板买卖,这一地段远比原先的有利,但索雷尔老爹 (致富之后别人都这么称呼他)还是利用邻人的急躁和 对土地的贪欲,变着法子榨取了他六千法郎。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