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华为之国际化战略/华为创新三十年解密华为成功基因丛书
ISBN: 9787550725201
王京生,***参事。曾任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孔子奖章”,以表彰其多年来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流动理论研究,以及推动全民阅读、建设“设计之都”,实现城市文化跨越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先后出版《真理是朴素的》《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文化立市论》《文化主权与**软实力》《深圳十大观念》《观念的力量》《文化主权论》《中国文化的历史流变与当今的文化选择》《文化是流动的》《文化的魅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城市文化“十大愿景”》等著作。
2007年,**曾经出现过一次“**化路径”之争。 有人认为,中国企业的**化应该学海尔,走“先难后易 ”道路,认为只要把美国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其他 市场则迎刃而解。有人认为,中国企业**化应该学TCL, 走“先易后难”道路,从发展中**做起,积累经验再进 入发达**。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争论实际上毫无意义 。因为,如果企业不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什么 样的市场做起都难保成功。 在华为的**市场战略中,有很多都是借鉴其在** 市场的成功经验而制定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大的通信 市场,也是竞争*激烈的**市场。世界上所有的通信巨 头都活跃在中国市场,而且还曾经垄断过中国市场,也就 是业内所说的“七国八制”。“中国的电信市场规模巨大 ,而且一开始面对的就是强大的**竞争对手,可以说竞 争**激烈。所以,在中国市场的摸爬滚打为华为走向国 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经验。”1996年就开始在俄罗斯拓展 市场的华为常务副总裁费敏回忆说。 华为开拓**市场,还是沿用**市场所采用的“农 村包围城市”的先易后难策略。华为凭借低价优势进入大 的发展中**,这能规避发达**准入门槛的种种限制, 而且海外大的电信公司难以在发展中**与华为“血拼” 价格。华为**的竞争队友中兴公司总裁殷一民认为,新 兴市场的通信业保持高速发展,进*海外市场,新兴市场 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由于电信业是一个标准化很高的行 业,新兴市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比较差,还没有形成稳定 的管理系统,门槛比发达**低。 华为首先打入亚太、非洲和拉美一些发展中**,这 和当时华为的技术水平是相吻合的。这些新兴市场电话普 及率低,进人门槛低,同时也是许多大公司忽略的地方。 这些市场同中国初期发展的电信市场有相似之处,这使得 华为在中国市场积累的丰富经验有了用武之地。 华为人力资源副总裁吴建国介绍道:“华为开始考虑 海外市场的开拓,重点是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俄罗斯和南 美地区。以俄罗斯为例,1997年4月华为就在当地建立了合 资公司(贝托一华为,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俄罗斯电信 公司和华为三家合资成立),以本地化模式开拓市场。 2001年,在俄罗斯市场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2003年在独 联体**的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位居独联体市场**大型 设备供应商的前列。南美市场的开拓并不顺利,1997年就 在巴西建立了合资企业,但由于南美地区经济环境的持续 恶化以及北美电信巨头长期形成的稳定市场地位,一直到 2003年,华为在南美地区的销售额还不到1亿美元。” “2000年之后,华为开始在其他地区全面拓展,包括 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 等区域市场。特别是在华人比较集中的泰国市场,华为连 续获得较大的移动智慧网订单。此外,在相对比较发达的 地区,如沙特、南非等也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在发展中**的连战告捷,使华为信心倍增。进入 1999年后,华为全线产品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原来 根本不把华为看在眼里的跨国巨头们,这时慢慢地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