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迷人地变老/生活轻哲学书系

就这样迷人地变老/生活轻哲学书系
作者: (英)安妮·卡芙|总主编:阿兰·德波顿|译者:童文煦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就这样迷人地变老/生活轻哲学书系
ISBN: 9787532162024

作者简介

安妮·卡芙,英国作家、医疗社会活动家和获奖记者。她曾担任过《大都会》(Co**opolitan)杂志的特约编辑,为《卫报》(Guardian)家庭版撰写关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专栏。她还为《星期*独立报》(Independent on Sunday)和其他报刊供稿。她还是BBC第四电台的特约供稿人,包括《人类的声音》(The Human Voice)在内的三本书的作者。她现在伦敦都市大学讲授“职业写作与文化研究”一课。 2014年,她凭借《就这样迷人地变老》一书和发表在《卫报》上的“老后议题”新闻赢得乐龄传媒大奖(Older People in the Media Award)的*佳个人发声奖。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爱上浪漫》《亲吻与述说》,以及散文《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无聊的魅力》《幸福的建筑》《工作颂歌》《机场里的小旅行》《写给无神论者》《新闻的躁动》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内容简介

皱纹、功能鞋和老年痴呆症,以及类似的东西, 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关于变老的联想。但这些都带有误 解,因为它们将变老与衰弱、疾病混为一谈。事实上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变老:你可以说出生导 致了变老——显然,没有出生,也就不可能变老。只 要你理解变老是贯穿你整个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我 们所有人,不管年龄几何,此时此刻都在经历着变老 的过程——你就能以一个不同的视角看待变老,而不 是我们一直保持年轻,直到有**(25、30、40、50 ——任你选),我们忽然跨过一道门槛,进人“老年 ”。 后面那种观点在文化上已深入人心,难以轻易摆 脱。尤其是年轻人想要赶快长大——他们将变老看成 获得以前被禁止从事活动的自由。什么时候我才能十 点**?什么时候我才可以自己去参加音乐节?到18 岁才能合法购买酒类的等待漫无尽头啊。当你年轻时 ,变老意味着你可以摆脱独裁的父母、自己做决定并 对自己的人生拥有*多自主权。作为孩子的变老** 被看成是你的能力(走路、说话、写字和推理等)发展 的途径,并被视作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而庆祝。以前 是21岁,现在则是18岁,那个生*的主题是“终于等 到这**”! 然后,几乎是不知不觉地,对变老的看法改变了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大约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期 待与乐观中加入了一些焦虑甚至害怕,有时后者甚至 盖过前者。那短暂的不用负责任的自由时光结束了, 成年带来的要求如谋生压力进入视线。没有了长达六 星期的暑假生活给了你当头一棒。人们用他们眼里的 成人标准要求你,虽然你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已经成年 ,或者并不了解一个成年人所对应的感*。变老开始 看上去像个不划算的买卖,让人从内心里开始抵制它 。25岁时,一个人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自己 以前渴望做的事情,但面前的生活开始展现出它狰狞 的面目。一个16岁的伦敦女学生阿莱夏告诉她的姨妈 ,自己在半夜醒来时常常担心当那天到来时自己该如 何填写税表。 真的,很多年轻人认为25岁才应该是成人真正开 始的年纪。这并不是**随意的数字,到25岁时我们 的大脑前叶才**完成发育,对即时满足的渴望被认 知上的成熟所修正,具备能力去容纳*广阔的思路和 长期期待。25岁,就像24岁的蓓卡略带警示性地指出 ,是四分之一个世纪那么老。这是她准备戒烟的年纪 ,似乎在25岁生*早上她会突然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或者在那天,她再也无法否认自己已然是个成年人。 我们的态度转变是如此**,就在十年、二十年 间,我们从(在家庭内部和学校里)轻视年轻人转变为 轻视老年人…… **的变老 21世纪中的变老极具迷惑性:**的34岁可能仅 仅在五十年前看起来就像24岁,44岁看着像34岁,但 你看上去年轻并不代表你实际上真正年轻。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长大意味着离家:你必须离 开成年人的保护,因为你自己已经成人。而现在,这 个过程被大大延迟。我们赞赏某些年龄限制被放宽, 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因达到*佳年龄而对那些行 为产生压力,如结婚、买房、生子等等。 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