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天文学(外星人为何保持沉默)/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简说天文学(外星人为何保持沉默)/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作者: 赵洋|总主编:赵榕
出版社: 广东教育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简说天文学(外星人为何保持沉默)/通识简说科学系列
ISBN: 978755481707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当你不在看月亮时,它是不存在的”——一位唯心 主义者肯定地说。其实无论月球存在于38万千米以外,还 是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它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深刻地 影响着地球和地球上居住的人类。 月球与生命 水是大自然对地球最慷慨的馈赠。地球上最原始的生 命(距今35亿年前)就诞生在早期的海洋中。随后的30余亿 年里,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几次大灭绝,但每次又都在海 洋里顽强地重生,再次繁盛。与此相反,陆地一直是条件 恶劣的不毛之地,连最原始的细菌也无法在上面生存。 月球以它柔和的引力(大约是1.98×1020牛顿)轻轻 牵扯着地球,就像是小朋友依恋地拽着妈妈的裙角。地球 上直接朝向或背向月球的区域被这个力拉起来。如果这里 是海洋,就会形成潮汐。地球每自转一周,海洋都会有两 次潮涨潮落。月潮把富含有机物的海水带到陆地边缘。在 海陆交界处,一些喜氧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最早的 陆地生物。4亿年前的一天,一条长相古怪的鱼被潮水留在 岸上。它拼命地张着鳃,扭动着身体,终于跳回了海洋。 后来,它的后代渐渐能适应短暂的陆地生活,直到有一天 它们深入岸上太远,以至无法返回海洋。这些早期的两栖 动物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生脊椎动物的直系祖先 。 可以说,是月球直接促成了生命从海洋到陆地的发展 。时至今日,月球还在影响着地球生命,人类自己的心理 和生理也不断受到月球公转周期的影响。 月球与历法 很明显,“月”这个词在汉语里有双重含义,至于英 语中的“month”和“moon”是否也有此渊源就不得而知 了。一万年前的游牧民族为了确定季节以决定是否迁徙时 ,就已经有目的地观察天象了。起初他们只有“日”和“ 年”的概念,后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人们所注意,一年 便被人为地分为12等份。人类可以精确地把握播种时间后 ,农业文明产生了。 公元前19世纪,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帝国已经用“月 ”来计时,每月平均为30天。为了使历法年与回归年等长 ,他们还设置了闰月。不但如此,今人所用的“星期”也 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月球与太阳及五大行星各自代表星 期中的每一天。 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在其历法中都有“月”的概念, 古代天文学家还依照月球的月相周期编制了诸多大同小异 的太阴历。现在中国民间流行的农历就是一种充分考虑了 月球周期的阴阳合历。 月球与科学进步 作为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自然吸引了人们最多的 注意力。很早以前的古希腊人就从月球的形状出发推测出 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 1609年12月的一个夜晚,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对准 月球,惊奇地发现月球的表面凹凸不平,根本不像教会所 说“天体都是完美无缺的”。作为一个坚定的哥白尼学说 的信徒,伽利略不知不觉地从他所观察到的月球阴影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