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李嘉诚西方巴菲特
作者简介
林汶奎,著名财经作家,先后出版过《华尔街金融危机》《巴菲特的财富传奇》《索罗斯的财富传奇》《李嘉诚的财富传奇》《美国金融危机的幕后元凶》《华尔街大师的投资忠告》等多部投资理财类畅销图书。
内容简介
接下来,李嘉诚开始为自己的产品忙碌奔波,但他并没有选择自己以 前的老顾客,因为在他离开那家塑胶厂的时候给老板说过,他绝不带走一 个客户。这充分地显示了李嘉诚的人生哲学:宽厚待人,诚实处事。为了 锻炼出属于自己的销售团队,李嘉诚像第一次做推销一样,带着几名推销 员一起走街串巷。因为质量好,价格公道,李嘉诚和他的销售团队很快就 把首批塑料产品推销得一干二净,但李嘉诚的心里还捏着一把汗,因为他 知道顾客对产品都有一个反馈期,一个新产品新企业能不能打开市场,拥 有立足之地,首批产品的市场反馈信息很重要。令人欣喜的是,一段时间 后的市场反馈信息显示,李嘉诚的生产策略是对的,塑料玩具确实是一种 销量不错的产品。几家客户还发来了新订单,李嘉诚立即下令,加大生产 量,同时聘用更多的员工,长江塑胶厂逐渐步入正轨。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社会主义 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也处于冷战时期。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实行经济封锁,港英政府自然下令关闭香港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 由于大陆是香港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占香港出口的89%,贸易量的急 剧下降使人们对香港的经济产生了莫大的悲观和失望。对华禁运对“二战 ”后香港经济的发展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港英政府不得不为香港经济寻 找新的出路。很快,港英政府发现在经济一片萧条中,有一个行业不仅没 有受到影响,还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繁荣之象。这个行业就是加工制造 业。之后,在港英政府的支持下加工制造业逐渐成为香港的经济支柱。刚 刚成立不到两个月时间的长江塑胶厂正好搭上了香港经济转轨的顺风车。 推销是李嘉诚的老本行,只要产品好,李嘉诚就完全有能力将它们销 售一空。随着销售、生产逐渐步入正轨,李嘉诚招募了管理等人员,不再 身兼数职,工厂也变得有模有样了。李嘉诚根本没有想到创业会这么顺利 ,简直就是一帆风顺。之后,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工厂的日常管理 和新产品开发上。 长江塑胶厂自建立以来,一路过关斩将,使年轻的李嘉诚获得了不菲 的收益。此时的李嘉诚可谓胸怀大志,豪情万丈。然而,年轻的李嘉诚被 刚开始的小胜利给冲昏了头。急于求成的李嘉诚盲目地扩大塑胶厂的规模 ,不顾企业资金不足、设备简陋的问题,大量招聘员工,以提高产品数量 。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承接订单的数目过大,胜利面前的李嘉诚越来越 放松对产品质量的把关,次级产品层出不穷——李嘉诚创业史上的第一次 危机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开始酝酿。 果不其然,不久,客户就因质量问题纷纷要求退货并要求厂方赔偿损 失……此时的李嘉诚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操之过急,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再这样下去刚刚打出点名气的长江品牌会马上毁掉。意识到这一点后,李 嘉诚立马对生产线进行调整,然而,一切都于事无补。工厂资金流动受阻 ,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江塑胶厂因此停滞不前。有句话叫“墙倒众人 推”,各大银行、原料商们在得知长江的境况后,纷纷催要贷款与货款。 面对多方阻力,亲友们竭力地劝说李嘉诚将长江塑胶厂卖掉,以清偿债务 。然而,李嘉诚却拒绝了亲友们善意的劝说,因为他无法放弃“长江”这 个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品牌。 面对长江塑胶厂面临的追在眉睫的问题,李嘉诚开始冷静下来,并理 性地分析长江的现状,平静地思考着应对危机的策略。首先,他想到的是 自己的员工,他明白长江要渡过这次危机不是他一个人能办到的。于是, 他郑重地向员工宣布——只要工厂出现转机,那些被裁掉的员工可以继续 来上班。同时,他恳切地要求员工们原谅他的失误,可以和他一起同舟共 济、共渡难关、共谋发展。在他的真诚与激励下,员工们的情绪逐渐稳定 ,士气大为高涨。接下来就是客户的问题了,长江的老客户很多;李嘉诚 先是一家一家地登门致歉并恳请他们为塑胶厂如何走出困境提出意见。面 对李嘉诚的真诚,那些合作多年的老客户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让步。最后, 就是“债主”了,李嘉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检测,发现自己的产品并不 是全部不合格。于是,他将次品与合格品分开,然后又一头扎进市场,像 刚开始做“行街仔”一样夜以继日地推销塑胶厂的积压库存。很快,那些 合格的产品便卖出了很大一部分,他又把那些次级产品全部盖上“次品” 的章,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专营次品的批发商。就这样,李嘉诚利用出售积 压产品得到的货款,陆续偿还了一部分债务,从而使“债主”们的情绪逐 渐稳定,长江塑胶厂终于赢来了喘口气的时间。之后,李嘉诚积极与员工 们商量对策,最后决定改变以前的销售模式,采用以销带产的模式。一段 时间后,长江终于摆脱了困境,业绩渐入佳境,很多在危机中被裁的员工 纷纷回来上班。长江塑胶厂终于彻底走出泥潭,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1951年至1955年,这段时间是李嘉诚创业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时光。同 时,李嘉诚深刻地体会到——领导一个企业,就如同驾驶一艘大船,舵手 的任何失误,都可能给航船带来灭顶之灾。李嘉诚明白,自己此刻还不是 个出色的掌舵人。P01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