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6从明朝到清朝清朝二百余年)
作者简介
陈舜臣,*籍华裔历史作家。1924年生于*本神户,祖籍中国**。通晓印度语、波斯语、汉语、英语、*语五种语言。数十年来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创作领域涉及小说、历史、随笔、游记等。 1961年开始推理小说创作,并先后荣获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是推理**的首位三冠王,从而奠定了他在*本推理文学界的地位。1967年开始创作以中国历史为内容的作品,先后有《鸦片战争》《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秘本三国志》《太平天国》《耶律楚材》《秦始皇》《郑成功》《成吉思汗》《诸葛孔明》等名作问世,至今畅销不衰。
内容简介
紫禁城时代 天安门是北京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不仅仅是北京, 现代中国的象征——国徽上也将天安门作为图案。可以说 天安门是中国的脸面。 1919年的五四运动就发生在天安门前面的广场上,三 十年后的1949年10月1*,***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1976年4月发生过“***”。天安 门与中国的现代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的城市四周多为城墙所包围,北京自然也不例外 。说到北京城,广义上指的是北京的街区。在*本说到大 阪城,指的仅仅是护城河围绕的天守阁城堡。如果按照中 文语义的解释,大阪城应该涵盖整个大阪市。在这辽阔的 北京城里,有一块地方是皇城。皇城也被城墙所包围,即 所谓的城中之城。 皇城里除了太庙、社稷坛等祭祀的场所,重要的官厅 外,还有天子居住的紫禁城。紫禁城当然是城墙四围,所 以紫禁城是城中城里面的内城。 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其中紫禁城的正门称为午门。 这个以紫禁城为中心的现代北京城的基本布局是在明 成祖永乐帝时代规划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从 南京迁都北京。 北京也是辽代、金代的政治中心,但这两个王朝都不 是全国性的政权,北京**次作为全国政权的中心、名副 其实地成为中国的首都是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忽必烈担 任汉地的总督,将金王朝时代的燕京,即中都作为自己的 据点。他定国号为元、成为皇帝以后,在中都的东北部大 兴土木,营造规模宏大的国都。至元四年(1267年)迁都 ,命名为大都。 忽必烈以全中国的君主自居,不会满足于继承仅仅是 北方政权金朝国都的“残羹”,于是立即在燕京附近兴建 另一座大都城,并且命令中都的富豪、权势者统统搬迁到 大都居住。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说忽必烈 的国都是罗城。其实大都与中都并不连在一起,虽然很接 近,却是另行新建的一座都城。 明**朱元璋推翻蒙古的元王朝以后,改大都为北平 府。明朝建国时,以南京为国都,所以元大都降格,去掉 “都”字,而且削减大都北部大约三公里的土地,缩小城 市规模。元大都是土城,拆毁城墙、缩减规模都很容易。 用砖垒砌修建城墙据说始于明代。 明成祖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这不是单纯的迁都, 他胸怀创建新王朝的雄心壮志。这个迁都北京,自然不能 满足于仅仅接收元大都的旧城。他具有强烈的自尊,要建 设一座新国都,因为他这个第三代皇帝的座位不是继承, 而是依靠力量获取的。 洪武帝朱元璋生有二十六个皇子,其中五个为皇后马 氏所生。长子朱标立为皇太子,如果顺利继承皇位,大概 政局不会发生混乱。然而,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 太子朱标死去。因为洪武帝小时候曾是孤儿,他对亲人的 感情甚为深厚,分给每个皇子数千乃至数万不同的兵力, 分封各地为王,构筑起明帝国的屏障。马皇后所生之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