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艺述 万方安和 皇家园林的故事(精)
作者简介
周维权(1927—2007),云南大理人,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长期从事建筑教育、设计工作,以及中国园林和中国建筑的研究工作,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声望。后半生集中于中国园林的研究,尤其对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进行了缜密的考察和解析,把对“三山五园”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主要著作有《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内容简介
园林景观 前山前湖的园林景观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连续展开的大幅度风景画面。这些画面的构成内容不仅有园内的湖、山、岛、堤以及其上的建筑和绿化种植,还包含园外的诸般借景。因此,游人无论在山上或泛舟湖中或漫步岛堤岸边,都能得到仿佛置身画境、如游画中的感受。 前山全部展露于前湖的北面而成为景区内最主要的观赏对象。若以山水画做比喻,则“凡一图之中,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当在开面处安置”(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前山正是整个景区的“开面”之处,在功能上又是建筑物荟萃之地。而山的呆板和缺乏起伏的外形也需要以较多的楼台殿宇做足够分量的着力点染,方能适当地掩饰和弥补这个地貌的先天缺陷。为此,造园匠师大胆地运用了一个突出重点、烘云托月的手法,在前山的中央部位,也就是与里湖的中心线对应重合而构成整个景区的主轴的部位 ——上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 —排云殿、佛香阁。这组建筑群及其前身大报恩延寿寺都是全园内最显要最庞大的建筑群,从湖岸一直到山顶密密层层地将山坡覆盖住,以其华丽的殿堂台阁和空间序列构成了一条贯穿前山上下的中轴线。它的东西两侧又各有对称配置而体量较小的建筑群形成次要轴线的陪衬。园内最大的建筑物 —— 高达四十米的佛香阁是中轴线上的重点建筑物,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巍峨形象。二十一米高的巨大石砌台座从半山腰把它托举起来,使其顶部超过山脊。佛香阁益发显得气宇轩昂,凌驾于一切之上而成为前山乃至整个景区的总挽全局的构图中心。为了更强调这条中轴线而将它的南端湖岸向水面凸出呈新月状,并在它的东西两侧的湖岸边对称地建置两座水榭 —— 对鸥舫和鱼藻轩,与中轴线相呼应而形成侧翼的两个控制点。沿山麓建置的长廊分别自西端的石丈亭和东端的邀月门逶迤而挽结于中央建筑群的排云门,犹如贯穿前山的横向纽带,与纵向的中轴线和次要轴线相配合而构成了前山建筑布局的纲领。它的七百余米连续展开的形象平行于沿湖岸通长的汉白玉栏杆,把湖山交接的部位镶嵌起来,也显示前山的尺度和通体的精雕细刻。 中轴线上的中央建筑群色彩浓艳、体量大、严整、对称而密集,外轮廓具有正三角形的类似于金字塔的稳定感。其他的建筑,愈往山的东、西方向展开则布局愈见疏朗自由、体量小、形象活泼而不拘一格;有的还分别与长廊上的亭轩取得相应的轴线对位关系,散而不乱。因此,前山的全部建筑作为一个总体立面来看具有一种退晕式的渐变韵律,以此来烘托中央建筑群的密集、端庄、典丽。 除中央建筑群外,前山其他的建筑物大体上是沿湖岸、山麓、山坡和山脊而建置。沿湖岸的多为单体建筑,点缀长廊的横向形象,便于人们观赏湖面的平远水景。沿西半部山坡略具沟壑的地段建置的均为开敞的小园型风景点,尽量利用山势、结合局部地貌的起伏而展示建筑群的高低错落、虚实层次的立面形象,如画中游、邵窝、写秋轩等。沿东半部山坡陡峭地段建置的多半为单体的亭轩,以山石堆叠和植物配置来衬托它们的点景效果。而所有的山坡建筑都占据着“面势昆明万景收”(乾隆《御制诗》)的位置,都是观赏湖面的深远水景的良好场所。沿山脊的建筑物,体量不宜过大,不宜密集,故均为亭轩之类的单体点景建筑。它们的视点高,视野的展开面大,收摄俯瞰的景观画面不仅包括昆明湖的全部和园外借景,还远及天际,颇具“江天一览”的气势。其中有的甚至可从之环眺四面之景,如“千峰彩翠”。 沿山麓的建筑则比较隐蔽,一般都是作为居住或其他用处的普通的院落建筑群。 沿湖的长廊不仅是前山的重要点缀,也是一条主要的游览路线。在这近千米的游程上都不必经过露天,侧旁的湖景由左右立柱和上下的楣子栏杆剪裁成为一幅幅连续的框景画面掠眼而过,这种游动观赏的效果又自别具一格。另外,在前山的东麓和西麓还仿照我国山地风景区的做法,各建城关“赤城霞起”和“宿云檐”作为进入后山的两处隘口。 总的说来,前山的建筑布置善于利用坡度陡峭的地形特点而因势利导,显得通体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宾主分明;既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各个风景点的点景和观景的作用,又强调出总体的严整之中有变化,寓变化于严整的立面效果。这个庞大的风景点集群不仅掩饰弥补了山形的缺陷,化不利的条件为造景的积极因素,而且体现了帝王苑园的雍容华贵的气派和仙山琼阁的画意却又不失其园林的婉约多姿。 这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实为独一无二的大手笔。前湖横陈于前山之南而成为山上俯瞰的观赏对象,其景观之佳否主要取决于湖中岛堤的布列及其上的建筑安排。 里湖是直接濒临于前山的主体水面,位于湖中央而略偏近东堤的绿荫葱翠的南湖岛是距离前山最近的一个大岛。在岛的北岸临水的高台上,当年曾建置一座三层的高阁 —望蟾阁,光绪重修时改建为单层的涵虚堂。这座建筑物与佛香阁隔水构成宾主呼应的对景关系,南湖岛因此而成为整个前湖湖面上的构图中心,其他较远的两个大岛则居于陪衬的地位。造型精美的十七孔桥一端连接于里湖岛,另一端连接于东堤并点缀以一座八角形重檐的廓如亭。这岛、桥、亭的组合犹如半边屏障,把里湖分划为南北两个既分隔又通透的水域,前者近方,后者狭长。这岛、桥、亭的组合又呈现为一个精雕细刻的完整形象,配合着蜿蜒的一线西堤,纵横平卧湖面之上,益以烘托出前者之于整个前湖的点睛的作用。自前山俯瞰,但见湖面有岛的配列、堤的穿插,点线结合,中心突出,主次分明。而西堤自北而南的走向,南湖水体自北而南的逐渐收束,南湖岛与凤凰墩一北一南体量大小的递减,又造成一种透视的假象,显得湖面的纵深比实际的更大一些。所有这一切结合环湖展开的无限深远的园外田畴平野,构成了一幅旖旎壮阔如锦似绣的风景画面,给予游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 岛、桥、亭组合而成的这个完整形象也是里湖和东堤一带的观赏对象和成景的主题。从图12的示意可以明显看出三层的望蟾阁外形矗直,对于南湖岛本身能够充分发挥建筑物的点景作用,对于岛、桥、亭的构图则又突出了整体的均衡感。而单层的涵虚堂外形低平,点景效果既差,构图的均衡也有所削弱,因而景观效果就远逊于前者。 南湖岛面积一点一七公顷,是螺旋形风景点环带的起始点。因此环岛均有极好的观景条件,能够收摄风景点环带上连续展开有如手卷的全部风景画面。 岛北岸的涵虚堂雄踞高台之下,是前湖中最重要的一个风景点。从这里往北往西眺望,建筑浓重点染的前山与西堤北段的自然景色,烟波浩渺的水面通统纳入视野之内。当年的三层望蟾阁摹仿武昌黄鹤楼,它的前临浩瀚湖水,面对前山的形势也很像黄鹤楼之于长江和隔岸的龟山。若登上阁之顶层,可以环眺四面八方之景,所谓“却欣八面珠帘卷,水色山光取次拈”(乾隆《御制诗》),气魄当更为宏大。 岛的西岸以观赏西堤及玉泉山借景为主,南岸则观赏南湖南半部水域的水景,在这两处地段都相应地建置风景点澹会轩码头和鉴远堂。岛的东面东堤一带之景,平平无甚可观,故以堆山和丛林作为障景而加以适当的障隔。 知春亭岛靠近东堤的北端,亭建于光绪年间。由于此岛堆筑在岸线的凹入部位而又略为突出于湖面少许,因而变岸上的单面观赏为岛上的北、南、西三面环眺,而且面面得景俱佳。知春亭隔水与东岸的文昌阁相呼应,从而又增加了东堤北端景观的层次。所以,此岛、亭虽小,却是宫廷区附近的重要风景点,它与南湖岛的涵虚堂、前山的佛香阁互相成景,构成一个控制里湖北半部水域的风景点网络。 前山和南湖岛是南湖范围内的主要观赏对象,许多风景画面都以它们作为主景。观赏效果的佳否,固然取决于这些风景画面本身的构图经营的优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主景的位置是否适应于人的视觉的客观标准 —— 视距、水平视角、垂直视角。 在大型的天然山水园中,影响观赏效果最大最直接的视觉标准是视距。一般说来,视距在二百米以内,人们能够看清单体的建筑物,二百米到六百米之间,能看清单体建筑的轮廓,六百米到一千二百米之间,能看清建筑群,视距若大于一千二百米,则只能约略辨识建筑群的轮廓。其次是垂直视角。良好的垂直视角的上限为27°,如果在10°以下,则建筑物和建筑群的透视遮挡可以忽略不计,其形象接近于正、侧立面的效果。至于水平视角,通常以60°夹角为正常情况﹔但在颐和园的前山前湖景区内,景面展开较阔,多为四面或多面环眺之景或手卷式的多点透视的长景,故水平视角的制约性并不太大,有时甚至可以不予考虑。 里湖的北半部 —— 北水域东西宽一千一百米,南湖岛与前山之间平均距离七百五十米。 以湖中的视平面为基准面,则佛香阁总高度定为八十米。当垂直视角为10°时,相应的视距为四百五十四米。在图4上以此作半径,佛香阁为圆心,画出圆弧A。当垂直视角为27°时,相应的视距为一百五十七米,以此为半径,佛香阁为圆心,画出圆弧B。以六百米视距作半径,佛香阁为圆心,画出圆弧C。在圆弧A与圆弧C之间的环状范围内,适宜于观赏以中央建筑群为中心的前山建筑的立面效果(正立面或侧立面)。在这个范围内,60°水平视角的景面大致相当于前山的总面阔。在圆弧A与圆弧B之间的环状范围内,适宜于观赏以佛香阁为中心的中央建筑群或者佛香阁本身。而在圆弧C与圆弧B之间则都是以前山景观为对象的良好的观赏范围。它包括北水域的绝大部分,西堤北段,宫廷区附近的东堤北段。从这个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来观赏以佛香阁为中心的前山之景,一般都能得到好的或比较好的观赏效果。 本书作者系我国古典园林专家周维权; 作者的后半生主要关注北京西北效的皇家园林,本书荟萃了作者相关的经典作品,结集成册; 书中通过缜密的考察和解析,将对“三山五园”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读者可随着园林专家的脚步和视角浸入式地品鉴皇家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