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80
折扣购买: 卫国英雄刘永福(青少版)/卫国英雄
ISBN: 9787205087623
廖宗麟,1940年生,原广东海洋大学 教授。着有《抗法名将刘永福》《中法战争史》《国门砥柱冯子材》等。
**佐同情地摇摇头:“像你这样能吃苦耐劳, 又有一身功夫,应该是能成一番事业的人,而不是这 样忍饥挨饿的呀!” 刘永福望着自己破烂的衣服:“米无一筒,衣无 两套,听人饭碗响而后可充饥,一*两餐,借免饥寒 ,愿已足了,尚望什么福,讲什么禄,言什么寿耶? ” **佐说:“不成,你不能这样耗下去,应该另 找出路!” 刘永福莫明其妙地问:“出路?像我这样的穷人 还有什么出路?” **佐拉着刘永福的手说:“穷人当然还有出路 ,你看,远的有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明朝的李自成 张献忠起义,近的有我们两广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 穷人找出路的例子!” 刘永福有点茫然地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今 天——” **佐:“**又不是一样,你不知道吗?新宁 州出了一个叫吴凌云的人,正在聚集一大群穷人起义 ,反抗贫穷的命运。各地穷人纷纷起来响应,你不如 也去碰碰机会!” 刘永福陷入沉思,良久,他才挥挥手中的米袋说 :“大丈夫不能为老百姓造福,已经够羞愧了,又怎 么能总在家待着什么都不做,我确实应该出来做点事 了! 说千就千,几天后,刘永福邀约几个乡人一同外 出参加农民*。他们先在迁隆投入以钦州那良人郑三 为头目的一支农民*小部队中,图的是有粮饷领。到 1860年,郑三无法发给粮饷,刘永福又改投到另一支 农民*吴二部下,图的也是有粮饷发给。等到吴二也 无法发给饷粮,刘永福又改投到另一支农民*王士林 部下,在那里待了五年。在当时各支人马混战过程中 ,刘永福他们曾一度进入越南国境:“王士林以此时 兵马强盛,遂统领数千人*栋州、帘栋、高槽等圩。 诸地离竹朴200余里,皆安南境。”这些经历,成为 后来刘永福率部入越南的先声。到1865年,刘永福又 改投到黄恩宏*中,在那里待了年余。 到1866年,刘永福带着愿意追随他的200余人改 投驻守在归顺(今广西扶绶)的吴阿忠,吴阿忠即令从 来的200余人皆由刘永福统率,以便利指挥,并命掌 理钱粮者卓二,给刘永福发钱二十千及白米多包,这 件事同时成了黑旗*诞生的契机。 刘永福作战勇敢,治*恩威并用,所以部下都愿 意听从他的指挥驱策。后来,刘永福率领部下在吴阿 忠营中打了几次胜仗,屡立战功,被吴阿忠委为“左 翼先锋”,开始有了些小名气。可是,刘永福投入吴 阿忠部下不久,形势就急剧恶化。随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清**可以腾出手来镇压各地的反清武装了 。1867年,广西清*集中上万大*围*归顺,吴阿忠 虽知力不能敌,但仍坚守归顺孤城,顽强抵抗,双方 互胜负。然而,随着吴阿忠在一次战斗中*伤后,农 民*的指挥遭到削弱,士气逐渐低落.原来供给粮饷 的百姓也改变了态度。这时,吴阿忠又派人来找刘永 福,说十分喜欢刘永福,想将一个妹妹嫁给刘永福。 对于吴阿忠的这番举动,刘永福知道麻烦来了。 不是说他嫌弃吴阿忠的妹妹有什么缺点而不愿意这门 婚事,而是刘永福知道这是吴阿忠笼络自己的一种方 式,结成姻亲后,刘永福就得死心塌地追随吴阿忠, 荣辱与共,生死一起。但刘永福这时已看到吴阿忠* 中人多而粮少,不*将有匮乏之虞,而清**马众多 ,久围不解,求生的本能又使他考虑要脱离吴阿忠另 觅出路。刘永福考虑自己的部队应该有独立的名号和 旗帜为标志,于是在驻地安德水神庙召集大小头目商 量这个事情。 安德水神庙是一间寻常的乡村小庙,不但面积小 ,而且在战乱时期缺乏香火,所以墙垣破败,佛像损 毁,到处是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打扫了。 但聚集在一起的大小头目个个都神情严肃,谨言慎语 ,好像生怕说错了话,会影响部队的前途。 刘永福看到大家的精神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就慢 慢地开口:“大家都知道,归顺已被官*围得像铁桶 一般,我们看样子是回不去了,以后的*子要靠我们 自己管自己了!” P7-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