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小学低段)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一二年级 祝禧编 小学汉语口语教参 漓江](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719/04/20230719044234488.jpg)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10
折扣购买: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小学低段)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一二年级 祝禧编 小学汉语口语教参 漓江
ISBN: 9787540794569
祝禧,美学硕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通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项目组核心成员。多年来致力于“教有文化的语文,培养有教养的儿童”,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编著有《祝禧与文化语文》《祝禧讲语文》《阅读教学的真髓——意象构建读出文学的真美》《祝禧:文化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新生活学校》《推开窗儿望月——祝禧文化语文经典课堂15例》《走进语林》等。 “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编写团队,系南通市祝禧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多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全国及江苏省多项语文优课比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
编写说明 本操作手册是在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的指导下,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许新海博士协调推动下,由著名教育 专家、特级教师、“培养卓越口才”项目首席专家、苏州市新教育研 究院副院长李庆明先生任学术策划兼学术导师,知名语文特级教师、 “文化语文”倡导者、新教育卓越口才项目组核心成员祝禧担任主 编,她的文化语文工作室骨干教师参与了编写。具体分工为:一年级 由陈凤老师编写,二年级由黄华老师编写,三年级由顾香、茅佳丽老 师编写,四年级由盛美、顾雯婷老师编写,五年级由宋小燕老师编写,六年级由仇晓东老师编写。全书由李筱寅统稿。知名语言表演艺术家、“培养卓越口才”项目特聘专家荆林野先生为手册编写提供语言表达基本功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指导。手册的编写结合了“培养卓越口才”项目多年的实践训练,也借鉴了其他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并进行反复修改,提炼润色,努力为使用者奉献一套方便实用、具有较高质量的训练手册。 操作手册的编写,以新教育实验“培养卓越口才行动”倡导的“通过讲故事、演讲、辩论等形式,让孩子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形成终身 受益的自信心、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宗旨,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1. 系统布局,整体设计。 以年级为单位,每一个年级10—12 个教师指导方案。在准确把 握年段口才训练意图的基础上做创新设计。每一个课题来自统编版小 002 好口才是练出来的——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小学低段) 学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或者新教育口才训练。 每一个指导方案由五个部分组成:(1)主题阐释,包含主题的出处,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新教育中关于口语表达的要求。 (2)训练目标,分别从不同方面描述训练达到的标准。(3)口才评 价级别,分基础级、进步级、良好级、优秀级和卓越级。(4)训练流程,包括正音训练、气息训练等基础训练及相关学习活动。(5)课后 拓展。环环相扣,课内课外衔接,直达目标。这一操作手册,准确把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口语训练意图,把握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语言运用的需要,提供一到六年级 66 个口才训练方案,方便老师选择使用。 2. 主题类别,清晰明了。手册将口才的多种表达归为“讲述”“演说”“交谈”三大主要类 别,另有“朗诵”一类。“讲述”包括描述、复述、评述、转述等。“演 说”包括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交谈”包含询问、介绍、安抚、 协商、拒绝、辩论、赞美、邀请、批评、道歉、祈使等。口才训练应 当兼顾各种类别,并满足不同类别的特殊要求。 3. 明确对象,确立向度。口才的本质是对话,但在具体语境中的训练又是有侧重的。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单向度的训练,如讲述、介绍、演说等;二是双 向度或多向度的训练,如聊天、访谈、评说、商讨、辩论等;三是综合性的训练,综合以上多种口语表达样式和多种媒介进行口语训练。 4. 确立原则,提高效率。 手册坚持三大口才训练原则。(1)口语本位。根据口语表达不 同于书面语表达的特点,突出口才训练的即时性、交往性和实践性。(2)语境本位。充分考虑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如何等 语境的特殊性,开展富有针对性、灵活性的训练,促进儿童口才素养 不断提高。(3)儿童本位。依照儿童语言发展的年龄、个性特点和发展要求,设置螺旋式的训练阶梯,反复训练,拾级而上。 5. 拓展时空,多元融合。 手册以语文课程口语训练为主导,同时也适当拓展到其他学科 乃至校本课程中的口才训练与展示,如社团的说唱,话剧,吟诵、朗诵,访谈,校园的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戏剧节,学校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文学作品的表演与评述,等等。为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口才素养,我们建议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每天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正音、气息、绕口令等口语基础训练,开展讲故事、朗读、诵读的活 动;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节口才课;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演讲、 辩论比赛活动;每学期举办一场以儿童为主角的专题论坛。口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历了大量的口语实践,才能确保学生个个能说会道,个个能言善辩,个个口才卓越,并彰显每个人的自信、优雅、理性、激情等非凡气质,乃至他 们的完美人格。编写口才训练操作手册,是一个初步的尝试,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手册一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得到广大使用者的批评指正,以期将来再版时进一步优化完善。 新教育培养卓越口才操作手册编写组 2023年5月6日 10 说说蚂蚁的生活习性 主题阐释 该主题来源于新教育口才训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学生要“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基于证据和逻辑得出结论,实事求是”,同时,“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自然的好奇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这不仅是科学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方式,尤其是有条理地说清楚观点和结论,更需要通过语言表达的训练才能实现。这种表达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科学、有条理、说清楚。而愿意倾听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同时也是懂礼仪的体现。 训练目标 1. 引导学生大胆地质疑,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 2. 使学生能根据观察到、搜集到的证据,有条理地说清楚与蚂蚁相关的知识,并能说出获得证据的过程。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评价级别 5 星(卓越级):乐于交流分享,能够根据“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研究过程说清楚观点和结论,并能说说获得证据的详细过程。能在倾听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质疑。 4 星(优秀级):介于 5 星和 3 星之间。 3 星(良好级):能够在交流分享时做到声音洪亮、有条理地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分享。 2 星(进步级):愿意在班上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能清楚地介绍研究的过程。 1 星(基础级):能够在小组内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能简单说出是怎样找到证据的。 训练流程 气息训练:呼气——吹蜡烛 用火柴点燃蜡烛,吸气后,轻轻对着火焰吹,不要将火焰吹灭。气要轻而匀,使火焰向外方倾斜,并努力用自己的气使它保持住倾斜的状态。(做这个练习要有大人在场哦。) 活动一 提出问题,明白任务 1.课前,我们找到了蚂蚁居住的地方,观察了它们的行为。那么,你有没有想到一些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2.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把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会怎样? 蚂蚁是靠气味找到回家的路吗? 蚂蚁是怎样搬运粮食的? 蚂蚁喜欢吃什么? 蚂蚁什么时候才出现? …… 教师相机指导:同学们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用上“什么”“怎么样”“什么样”“哪里”“为什么”等表示疑问的词语把问题问清楚。 3. 教师过渡: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在正式学习前产生的一些疑问,只有大胆地提出问题,我们才能对小小的蚂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去了解它们。很多科学家小时候也对自然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他们是带着这些疑问不断地去观察、思考,寻找到了答案,才有成就的。 活动二 寻找证据,做好准备 1.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所提的与蚂蚁生活习性有关的问题去寻找证据。提问:有了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去研究蚂蚁了。接下去,你们会怎样研究蚂蚁呢? 2. 师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研究的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证据,用图画、照片、视频、文字或数字等方式进行记录。 (2)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合适的证据。 (3)学会整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3. 教师出示之前学生提出的问题: 4. 每四人一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问题,通过一周左右的观察,寻找证据、整理信息、形成结论。 活动三 小组分享,指导方法 1. 同学们,之前我们对小小的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家通过观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一些疑问,我们先回顾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们小组选择了哪个问题进行研究了呢?请各位小组长汇报一下。 2. 小组内整理记录下来的信息,组长把观点和结论说清楚。“观点”就是提出问题的答案,“结论”就是说清楚你是怎样找到这个答案的。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证据,如拍摄的照片、视频,记录下的文字或数字,写下的观察日记等。其他组员可以补充说明。 3. 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清楚研究成果。 (1)指定一小组组长交流分享“蚂蚁是靠气味找到回家的路吗?”,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2)教师根据这个小组的分享,相机做指导。 教师先提问: a.这个小组的同学有没有讲清楚观点和结论呢? b.这个小组在介绍研究的过程时是不是有条理呢? c.在倾听他们分享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教师概括、小结: ①可以先说清楚观点,直接回答问题即可。(教师相机板书:说清楚) ②说观察或实验过程时,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或者“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板书:有条理) ③其他组员可以补充。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个同学说整理的信息,一个同学说得出的观点,还有一个同学说观察和实验的过程,最后一个同学在他们说的过程中展示研究时做的图画、照片、视频、文字或数字等记录。 4. 同学们,你们认真听完“蚂蚁是靠气味找到回家的路吗?”的交流分享之后,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质疑) 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不断提出疑问,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蚂蚁、了解昆虫、了解大自然。当然,提出疑问的时候要有礼貌。针对提出的问题,汇报的同学也得实事求是地回答,如果已经有答案了,就可以有理有据地告知对方;如果没有答案,就要说明自己以后会有这方面的后续研究。 活动四 实践操练,总结提升 1. 小组根据教师的指导再次交流。教师个别指导。 2. 选择几个小组向全班展示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质疑。 3. 师生围绕“说清楚、有条理”评价各小组的交流分享。 4. 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我们围绕“蚂蚁的生活习性”分享了各自小组的研究所得,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享交流”的研究过程更深入地了解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更重要的是,各小组同学还能够把研究的观点和结论有条理地说清楚。老师要为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