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国式解读版)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国式解读版)
作者: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吕国荣
出版社: 求真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90
折扣购买: 把信送给加西亚(中国式解读版)
ISBN: 9787802581210

作者简介

吕国荣,知名畅销书作家,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上海复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培训师。出版过《你的工资从哪里来》、《你在为谁工作》、《你在为谁工作2: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决定成败的49个细节》、《责任面前,没有任何借口》、《赢在精细化》等员工培训类畅销书,其中多部图书被各类大型企业、政府机关列为员工职业素质培训教材。《赢局》、《比尔 盖茨:优秀员工的10大准则》、《老板为什么会发火》等8部图书已出版韩文版。 阿尔伯特·哈伯德,美国著名出版家和作家。1899年,他创作了《致加西亚的信》,刊登在《菲士利人》杂志上,之后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强烈轰动,无数世界著名人士将其奉为金科玉律。 一个世纪以来,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书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书刊之一,累计销量超过8亿册。

内容简介

把信送给加西亚 阿尔伯特·哈伯德 吕品 译 在所有关于古巴的事情当中,有一个人留存在我记忆的长河 中,就像近日点的火星一样耀眼夺目。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必须迅速同西班牙起义军首领加西亚 取得联系。加西亚当时身处广袤的古巴深山里,没有人知道他的 具体位置,也无法通过信件或者电报联系到他。然而,美国总统 麦金莱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可以找到加西亚,那么那个人就 应该是罗文。” 于是,总统传召罗文,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让其送 给加西亚。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油纸 袋,揣在胸前;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 穿过危机四伏的国家,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这些细节我无意 详述。我想强调的是:麦金莱总统给了罗文一封信,让他送给加 西亚。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这样的精神,多么难能可贵!我们应该为罗文塑造一座铜 像,置于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 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的种种教诲,而且要塑就一种敬业精神,对上 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 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虽然已经不在世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其他的 “加西亚”们。 没有人能经营好这样一个企业——在那里虽然有众多人手,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充满了许多碌碌无为的人,这些人要么 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这些员工对工作敷衍了事、满不在乎、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 已成常态。这样的企业,没有人能经营成功,除非你靠威逼或者 恐吓的方式,强迫他们帮忙;或者,请上帝大发慈悲创造奇迹, 派遣一个天使来协助你。 读者们,现在不妨来作个试验,试想一下:假设你现在坐在 办公室里,有6个职员可供你调遣。 随便叫来其中一位,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 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录。” 这个职员会平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他会着手执行 这个任务吗? 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你,然后问你 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更多: “他是谁呀?” “他过世了吗?” “哪套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放在哪儿?” “为什么不叫查理去做呢?” “急不急?” “你为什么要查他?” “要不我把百科全书带来让你自己查?” 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所提出的问 题,解释了怎么样去查那个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 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去找另外一个职员帮助他查克里吉奥的资 料,然后,会再回来对你说:“根本查不到克里吉奥这个人。”当 然,我可能会输掉我的赌注,但是从概率上来讲,我不会。 此时,如果你够明智的话,就不会再费心向你的“助手”解 释克里吉奥的资料应该在C字母开头的索引中查找,而不是K。 你会微笑着说:“算啦!”然后自己去查。 其实,这种自主行动的无能,这种道德上的愚行,这种意志 上的脆弱和惰性,就是未来社会被带到崩溃境地的根源。如果人 们不能为了自己而自主行动,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为大家共同 的利益而努力呢? 乍看起来,所有的公司都有许多可以委以任务的人选,但是 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你刊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员,应聘者中, 十有八九既不会拼写也不会使用标点符号,因为他们认为做一名 速记员没有必要会这些。 这样的人能把信带给加西亚吗? “你看那个会计。”在一家大工厂,一位主管对我说。 “看到了,他怎么了?” “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很好的会计,如果我让他去城里给我 办件事,他可能把事情办得挺好。但是,他也有可能把沿途的酒 吧一路喝个遍,当到了城里时,早就忘了他是来干什么的了。” 你能把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交给这种人吗? 最近,我总是听到很多人发表言论,同情那些收人微薄的人 和那些为求一份温饱工作四处奔波、无家可归的人;同时,他们 也对雇主们抱怨不已。 但是,没有人提及,有些雇主倾其一生努力,都无法使那些 懒懒散散的员工去做些有意义的工作。也没有人提及,雇主们是 如何耐心地同他们的员工周旋,因为只要他们一转身,这些“帮 手”就开始投机取巧,游手好闲。 在每一家企业和工厂,雇主都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人员整顿工 作。他们会开除没有能力给公司带来利益的人,同时接纳新的员 工。不管市场形势有多好,这种整顿工作都不会间断;如果经济 不景气,就业机会不多的时候,这种整顿会更有成效。只有最能 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这就是适者生存。为了自身利益,雇主通常只会保留最优秀 的员工——能把信带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相当有才华的人,他没有独自经营自己生意的能 力,而且对别人来说,他也毫无价值,因为他总是偏执地怀疑他 的老板在压榨他,或者试图压榨他。他没有能力指挥别人,也不 愿意受别人指挥。这样的人,如果给他一封信,让他把信送给加 西亚,他很有可能会说:“你自己去吧!” 当然,我知道道德畸形的人和肢体不健全的人一样,都需要 同情。但是,在我们同情他们的时候,也请大家为那些不遗余力 想要经营好一个大企业的人表示同情和敬意。他们不会一听到下 班的铃声就放下手中的工作;他们努力地约束那些漠不关心、懒 懒散散、漫不经心、缺乏能力的人,头上的白发也因此日益增 多。那些员工从来不愿想一想,如果没有雇主们付出的心血,他 们是否将挨饿和无家可归?但是这些人,还是不懂得感恩。 我是不是太夸大其词了?也许是吧。但是,当整个世界都热 衷于探访贫民窟的时候,我希望我仍然能对那些成功者表示同 情——他们在成功几率微乎其微的形势下,引导众人的力量,取 得了成功。但他们从成功中得到了什么呢?除了食物和衣服,其 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我曾经带着饭盒上班,每天领薪水度日。我也曾当过老板, 雇用过员工。我知道这两者都各有其苦。 贫穷没有什么优越之处,也不值得赞美,衣衫褴褛更不值得 骄傲;并非所有的雇主都是采取高压手段极力压榨员工,并且我 敢说,大多数雇主都更富有美德。我敬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在还 是不在都会坚持工作的人。当你交给他一封致加西亚的信时,他 会迅速地接受任务,不会问任何愚蠢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扔 到水坑里,而是全力以赴地把信送到。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被解 雇,也永远不会为加薪而罢工。 文明,就是孜孜不倦地找寻这种人才的漫长过程。 无论是在城市、城镇和村庄,还是在任何一个办公室、商 店、企业和工厂,都很需要这样的人。全世界都在呼唤——我们 需要并且极度渴望这样的人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谁将把信送给加西亚? P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