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故土情深--北安河忆旧/海淀村镇记忆丛书
ISBN: 9787520301206
不死的管德成 刁玉成口述 张连华整理 十冬腊月,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北安河村中街庙角 我家门前那棵古老的大槐树在寒风中巍然屹立,好像在与 凛冽的寒风作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那没有一片叶子的枯枝 上,挂着一只用铁丝穿着的人耳朵。这只人耳朵虽然在大 槐树上已经悬挂半个多月了,被寒风吹干了,但它好像还 在滴着殷红的血液。半个多月以来,来庙角买东西的村民 来来往往,他们大都低着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忍心抬 头看这只耳朵,有的人甚至用手捂着自己的脸,生怕眼泪 流出来被人看见。这是怎么回事呢?人的耳朵为什么被割 下来高高地挂在树上呢?作为一位了解当时情况的、有良 心的老人,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段壮烈的史实告诉后人 ,让后人永远牢牢记住为新中国的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的 人们。为了让读者弄清这段史实的原委,我愿带领读者沿 着时光隧道回到1949年前的北安河村。 1946年,北安河还没解放。当时,减租减息、土地改 革的春风已席卷华北大地,穷人闹翻身求解放,打土豪分 田地运动,轰轰烈烈地在农村开展起来。北安河也不例外 ,八路军干部在我们村做地下工作,向穷苦老百姓宣传闹 翻身求解放的道理,帮助村民成立了农会。以村民陈玉明 、王志国、管德成、巴成郡、吴来和、郝刚和二田(该人本 是草场村人,后来搬到北安河村居住,姓田,排行老二, 所以称他二田)等人为北安河农会的骨干,管德成任农会主 席,其余几个人各有分工。这些人都是本村地地道道的穷 苦百姓,苦大仇深,敢和地主老财作斗争,是我们村最受 老百姓爱戴的领头人。 转眼到了1946年秋季,全村人在北安河村西北的环谷 园召开批斗大会,批斗大会声势浩大,使地主老财丢魂丧 胆,不得不低头认罪。穷苦老百姓分了他们的房屋、土地 、农具和家具,真是大快人心。贫下中农有了自己的房屋 和土地,总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真正当家做了主人。可 是,贫下中农没高兴几天,刚刚热起来的心又慢慢地冷了 下来。地主老财怎能甘心自己的财产被一帮“穷鬼”抢去 呢,他们时时刻刻在谋划反攻倒算,他们不仅暗地里磨牙 ,还到处放出阴风,恐吓刚刚翻身的贫苦农民。农会干部 和分了他们房屋土地的穷哥们儿心里总是七上八下不得安 宁,时时刻刻害怕地主老财回来倒算。果然不出人们所料 ,1948年秋天,北安河乡成立了大乡队(壮丁队),这些人 在村里横行霸道,耀武扬威,给那些地主老财撑腰打气, 做他们反攻倒算的后台。这会儿,壮丁队和地主老财沆瀣 一气,气焰嚣张。刚刚成立的农会,穷苦老百姓选出的农 会干部倒被逼得东躲西藏,在村中没有立足之地,农会主 席管德成被迫到天津亲戚家避难。 管德成一家三口人,老父亲、妻子和他本人。一家三 口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他的老父亲已年过古稀,是个身材 瘦小、弯腰驼背的小老头,一身的病。这位老人老实善良 ,从不招灾惹祸。老人有一个癖好,就是虔诚信佛,出门 见庙就磕头,哪怕是三块砖支起的小庙,他也要拜一拜。 有一天,村壮丁队的头目高某某和赵某等人来到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