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儿俩/中国现当代名家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小哥儿俩/中国现当代名家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作者: 凌叔华
出版社: 外国文学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00
折扣购买: 小哥儿俩/中国现当代名家儿童文学典藏书系
ISBN: 9787501609055

作者简介

1900年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古城的灿烂文化和家庭环境启迪了她的天资才华,后在文学创作和绘画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就,成为现代著名作家、画家。《小哥儿俩》《花之寺》是其代表作。 童年时,她就拜著名的女艺术家、慈禧太后宠爱的画师缪素筠为师,还受到当时被称为“一代怪杰”辜鸿铭的教育,打下了古典诗词和英文的基础。七八岁时,曾拜著名山水兰竹画家王竹林为师,后又从女画家郝漱玉习画,这使她的绘画技术有了坚实的基础。凌叔华的绘画在国内外有着很高的声誉。她既善工笔,又善写意,墨迹淡远,秀韵入骨,被国内外的名家所称道。法国艺术学院院长、传记作家莫洛亚说她是一位多才多艺、“心灵剔透”的中国女性,“寥寥数笔,便活生生地画出一株幽兰、一茎木兰花,或一串苹果花的蓓蕾”。 凌叔华的散文,“同样具有小说般的隽永趣味,诗词般的玲珑莹丽,画笔般的俊逸矫健,使人读了顿生万壑烟云,有飘然出世之感”(李冰人语)。

内容简介

妈说得不错,四婆喜欢枝儿正如枝儿依恋她一样 。她是上了年纪,头发差不多都花白的老婆子了,可 是还是单人住在祠堂后面的小房子里。她倒不是常常 冷清清地过日子,有时儿子从城里回来,把一手巾包 白花花的洋钱放到四婆怀里,四婆就买鱼肉做许多菜 出来,让枝儿在那里一同吃。饭后她儿子背了小猎枪 上后山打鸟,枝儿就要求跟了去做背袋子捡死鸟的, 他们一前一后慢慢地走,走渴了他给她摘一个还青的 酸果或野橘子吃,有一次还捉了一只斑鸠给她带回家 去,姊妹们见了都围着欢叫。 四婆还有个女儿,枝儿叫她意姐,大约也是在城 里有事,她回来过几次,有一回她带了一个捉耗子的 家伙来,一天捉到十几只耗子,四婆说这样连耗子的 孙子都得绝种,猫见了都得哭吧。另一回她带了一包 天津雪梨和北京蜜枣来,据说这是专给四婆治咳嗽的 ,但是四婆吃时也让枝儿先尝一口,那是甜得牙根都 有些酸软的东西! 意姐夸过枝儿乖,能陪四婆解闷,送了一个香皂 做的洋娃娃给她。那是同小鸭子一样胖得可爱,滑溜 溜的全身都是粉红色喷香的洋娃娃。她把它放到床上 躺着,青儿和小妹只顾围到床前不迭地伸手摸它,婉 儿姐喝了几回都不肯走开。那时婉儿特别同枝儿要好 ,不到一天就做了一件小花衣服给洋娃娃穿上,枝儿 看见差不多喜得流泪。 四婆一家都同枝儿要好,连阿乙姐看了都有些眼 红,她冷笑地对妈说:“什么都在乎有缘法,那扁嘴 鸭子似的老婆婆,枝儿会整天跟着她,‘臭猪头会遇 到蒙鼻子菩萨’,这倒巧呢!” 枝儿也是真的离不开四婆,天天刚吃过早饭就溜 到四婆家,给她喂鸭子,喂完赶鸭子下塘,坐到塘边 钓小鱼,掏小螃蟹给鸭拌食,闲下来便在四婆跟前给 她拿东西,解开乱了的线团,穿针(四婆早就看不见 针孔了)。四婆要做菜,她帮到摘根去朽叶子和剥茭 笋皮。烧火做饭时替四婆拉风箱。饭好了不等四婆让 ,她早把自己一份碗筷整整齐齐地摆在桌上了,四婆 照例笑问:“又吃我的青菜白饭吗?”枝儿忸怩地一 笑,筷子已经拿在手里了。曾有两三次,被生人错认 她是四婆的孙女。 有时四婆出去“帮忙”,枝儿只好在家吃饭,这 常被婉儿学着阿乙姐的声调取笑她说:“四婆家里的 饭香,干吗又跑回来呢?”大家好像跟着撇嘴地笑, 使她难堪。 因此她听到四婆要出去帮忙,她就抱着腿牵着衣 角叫带她同去,答应了什么话都听,四婆没有法子, 只好带着走,在最近她们俩曾手牵手地走上满是鸟声 大树林的山冈,过小河时,四婆脱了鞋还背起她蹚水 走过对岸。那里田地原来有许多人蹲着拔东西,戴着 新编的黄草帽,远远看去,还以为许多路边菊在风地 里开了花呢。 四婆蹲下像大家一样拔地里的东西,枝儿乖乖地 就立在旁边。原来上面看着好像一颗金花菜,根子上 却挂着大大小小一球球的花生豆。刚拔出来时一股沙 土味和着花生的香,冲得人鼻子都发痒,倒很有意思 。扑去泥沙之后,一个个摘下来往篮子里掷,不多会 儿,一篮满了,四婆捧到大篓那里,重新又摘一篮。 直到下了太阳,大家笑嚷着散了,四婆拉了枝儿 要走,一个老婆婆赶过来,把一大捧花生都装进枝儿 小围裙的两个袋子里,还问里面有袋儿没有。四婆笑 着答:“够了,再装一些,就成饱肚子臭虫爬不动了 。” 四婆还带枝儿去过几个地方帮忙,那是更有趣, 不过那是夏天的事,记不清了。在她脑子里,时时仿 佛还看见那鲜红的一球球的荔枝,快垂到地面,随便 抬头张大嘴就可以咬一个下来。还有那碧绿喷香的蒲 桃和蛋黄一样颜色的黄皮果,采的人骑在树枝上,雨 点似的掉下那些果子来,四婆抱了篓子迎接,孩子们 欢叫着捡起掉到地上面的吃。要走时四婆就叫她提起 小围裙兜着一大捧果子,她一步一步踱着回去,像只 小水牛一样! 现在枝儿要去北京了,北京有这样有趣没有及她 离开四婆要怎样难过,在枝儿还没有想过。四婆呢, 一向也没有提过,只昨天枝儿替她穿针时,忽然叹一 口气说:“枝儿,你去了北京,没有人给我穿针了! ” P24-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