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梵高传

渴望生活:梵高传
作者: 欧文·斯通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9.80
折扣价: 54.30
折扣购买: 渴望生活:梵高传
ISBN: 978752174535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被誉为“美国传记小说之父”。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像他的同乡杰克·伦敦一样,斯通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读完中学后仍打工。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就职于该校英文系。他一生创作了25部传记小说,《渴望生活:梵高传》(1934)是其成名之作。 【译者简介】 常涛 女,1944年出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英语系。1972年开始从事英文翻译工作,业余以研习油画和中国写意画为乐。 1982年完成《渴望生活:梵高传》的翻译。欧文·斯通1983年访华时,在常涛所藏《渴望生活:梵高传》原版书的扉页上题写:“You are my favourite translator.”(你是我最喜爱的译者。)

内容简介

“梵高先生,该醒醒啦!” 温森特即使在睡梦中,也一直在期待着乌苏拉的声音。 “我醒着哪,乌苏拉小姐!”他大声答应着。 “不,你刚才就没醒着,”姑娘咯咯笑着,“你是这会儿才醒来的。”他听见她下楼到厨房里去了。 温森特把手放在身下,用劲儿一撑,从床上跳下来。他的肩膀和胸部肌肉发达,两臂粗壮有力。他敏捷地穿上衣服,从水罐里倒出一点冷水磨起剃刀来。 温森特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每日必行的刮脸仪式——从右腮,经过右颊,直抵那丰厚嘴唇的右嘴角;接下来是鼻子下面、上唇上面的右半边;然后就轮到左边;最后,仪式在下巴处收尾。他的下巴,简直就是一大块有热度的圆形花岗岩。 他把脸贴近摆在梳妆台上的那只用布拉邦特草和橡树叶子编就的花环。这花环是弟弟提奥从松丹特[?荷兰布拉邦特省的一个村镇,温森特·梵高于1853年在那里出生。 ]附近荒原上采来,给他带到伦敦来的。他嗅着荷兰老家的乡土气息,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梵高先生,”乌苏拉又来敲门了,她叫着,“邮差刚送来一封你的信。” 温森特撕开信封,认出了母亲的笔迹。“亲爱的温森特,”他读着,“我这会儿就要在纸上给你写几句话……” 他觉得脸上又冷又湿,便把信放进裤袋,准备带到古比尔公司再抽空看,在那里他有的是闲工夫。他朝后梳理了一下长而密、间杂有黄发的红发,穿上一件硬挺的低领白衬衫,系上一条黑色活结大领带,下楼去享受他的早餐和乌苏拉的笑容了。 乌苏拉·罗伊尔和她的母亲(一个普罗旺斯副牧师的遗孀)在后花园的一间小房子里,开办了一个只接收男孩的幼儿园。乌苏拉今年十九岁,大大的眼睛含着笑意,细嫩的鹅蛋脸,柔和的肤色,娇小苗条的身材。温森特爱看她笑,那笑的容光在她那活泼可爱的面庞上铺展开来,就像打开了一柄色泽绚丽的阳伞一样光彩四射。 乌苏拉一面动作麻利地照料他吃饭,一面愉快地和他聊天。他二十一岁了,这是他第一次恋爱。生活在他面前展现了美好的前景。他以为,如果以后能够一辈子都这样坐在乌苏拉对面吃早餐,他就是个幸运的人了。 乌苏拉拿来咸肉片、一个鸡蛋和一杯浓浓的红茶,跳跳蹦蹦地坐到桌子另一端的一把椅子上,抚弄着脑后的褐色鬈发,朝他笑微微地把盐、胡椒粉、牛油和烤面包接二连三地递过来。 “你那棵木犀草出芽了,”她用舌头舔了一下嘴唇,说,“你愿意去画廊上班前先去看看吗?” “好的,”他答道,“你能否,也就是,你愿不愿……带我去看看呢?” “他真逗!自己种下的木犀草,现在倒不知道到哪儿去找啦!”她说人时有个习惯,那口气就像被说的人不在跟前。 温森特顿时语塞,似乎找不出恰当的词句应对乌苏拉。他的言谈举止就像他的身体一样笨拙。他们走到院子里。这是四月里的一个早晨,虽然有些凉意,但苹果树已缀满花朵。罗伊尔家的房子和幼儿园之间被一座小花园隔开来,温森特几天前刚在这里种下罂粟和香豌豆花。木犀草已从土中冒出了小芽。温森特和乌苏拉蹲在幼苗的两侧,两人的头几乎碰到一起。从乌苏拉的褐色秀发上飘逸出阵阵浓郁而天然的头发香味。 “乌苏拉小姐。”他说。 “嗯?”她把头移开,但仍然带着询问的神情朝他微笑着。 “我……我……就是……” “天哪!你怎么结巴啦?”她边问边跳起身来。他跟随她走到幼儿园门前。“娃娃们[123?原文是法语。 ]就要来了,”她说,“你去画廊该不会晚吧?” “还有时间,四十五分钟就够我走到河滨路了。” 她想不出再说什么好,于是抬起两手理理脑后散落下来的一小绺发丝。她那苗条的身材竟如此富于曲线美,真令人惊异。 “你答应给我们幼儿园的那幅布拉邦特风景画究竟怎么样啦?” “我已经把凯撒·德·考克那幅写生的复制品寄往巴黎了,他预备在上面为你题上字。” “啊,太妙啦!”她拍起手来,稍稍扭动了一下腰肢,说,“有时候,先生,有的时候,你也能很讨人喜欢。” 她嫣然一笑,准备离开。温森特抓住她的手臂。“我昨晚上床后给你想出了一个名字,”他说,“我给你取名叫作娃娃的天使b。” 乌苏拉仰起脸开心地大声笑起来,“娃娃的天使!”c她高声嚷着,“我应当把这个名字告诉妈妈!” 她挣脱他的手,回头一笑,跑过小花园,跑进房子里去了。 “当我付出时,我付出我的全部。” When I give,I give myself. —————————————— 英文版1934年初版,畅销不衰。面世88年来,被译成80余种文字,全球超160余个版本,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 被收入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 入选豆瓣Top250图书,万人9.2高分好评。 梵高诞辰170周年纪念,译者精细修订,梁永安教授万字导读。 40张全彩梵高画作,图说梵高精神成长及其流变。画作信息考证自梵高博物馆、奥赛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并特邀《小顾聊绘画》作者顾孟劼(小顾)、中信美术馆馆长曾孜荣参与图片审定。 ◆ 新增“梵高年表”,梳理梵高短暂一生的重要事件;“他们都爱梵高”,呈现世界对梵高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