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矿景天的栽培和修复原理与应用/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 1 章 伴矿景天的重金属积累性与修复应用模式
1.1 伴矿景天生物学特征与重金属积累性简介
1.1.1 伴矿景天生物学特征描述
伴矿景天 (图 1.1),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于富含铅 (Pb)、锌 (Zn) 矿地区。假根状茎,须状根。花茎直立,常 1~3 枝,高 22~45.5 cm。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 1~5 cm,宽 0.5~1.5 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花序为多回聚伞花序,有花多数,密集;苞片匙形或线状披针形,长 5~10 mm,宽3~8 mm;花为 4 基数;花梗无;萼片狭三角形,长 1~2 mm,宽 0.2~1.1 mm,先端圆钝;花瓣黄色,披针形,长 4~6 mm,宽 1~1.5 mm;雄蕊 8,两轮,略短于花瓣,内轮基部与花瓣连生;鳞片 4,倒梯形,长 0.3~1.0 mm,宽 0.25~0.8 mm;心皮 4,略叉开,长 5.4~11.1 mm,宽 0.4~0.9 mm,合生 1.5~3 mm,花柱长约 1.3~1.8 mm。蓇葖叉开四芒状,蓇葖果有种子多数;种子长椭圆形,深棕褐色,长 0.71~ 0.91 mm,有乳头状凸起。花期为 6~7 月,果期为 7~9 月。伴矿景天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等地区。
图 1.1 原居地环境中的伴矿景天
1.1.2 伴矿景天重金属积累性
自然生长于矿区污染土壤中的伴矿景天,其地上部镉 (Cd) 浓度可达几百上千毫克每千克,地上部锌 (Zn) 浓度可达到几万毫克每千克;在实验室水培条件下,伴矿景天可耐受溶液中 20~40 mg/L 的 Cd,地上部 Cd 浓度可达到几千毫克每千克;在 Cd 污染农田土壤上,伴矿景天对 Cd 的富集系数 (即地上部 Cd 浓度与土壤 Cd 浓度的比值) 通常为 100 或更高。鉴于拥有对 Cd 的超积累能力,伴矿景天被广泛应用于 Cd 污染土壤的修复 (图 1.2)。
图 1.2 湖南某镉污染农田上伴矿景天的长势
1.2 伴矿景天 “边生产、边修复” 应用模式
1.2.1 伴矿景天与水稻轮作修复模式
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伴矿景天可与水稻进行轮作。6 月初至 7 月初伴矿景天收获后种植水稻,到 10 月水稻收获后再继续种植伴矿景天。在污染农田土壤上,与伴矿景天轮作的水稻应尽量选择对重金属吸收低的品种,同时在水稻种植前施用少量磷肥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有利于减少水稻的 Cd 吸收量。
1.2.2 伴矿景天与旱地作物间套作修复模式
伴矿景天可与玉米、高粱等农作物间套作,也可与茄子、辣椒、黄瓜、丝瓜等蔬菜作物间套作 (图 1.3、图 1.4)。与伴矿景天间套作的大田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可视气候条件,在春季种植,夏秋季收获。间套作时,作物种植密度可与常规方法相同或略稀疏,施肥量应比常规用量增加 10%~20%。在污染土壤上,与伴矿景天进行间套作的农作物应选择对重金属吸收低的品种。
图 1.3 伴矿景天与玉米间套作
图 1.4 伴矿景天与蔬菜间套作
1.2.3 伴矿景天一年两季连续修复模式
江南地区,每年 10~11 月种植伴矿景天,次年6月底~7月初收获;此后可重新移栽一批,也可在收获时留茬 3~5 cm。因夏季高温,应适当给予遮阴处理,如搭建 1~1.5 m 高的遮阳网,防止伴矿景天因太阳直射而晒死晒伤,10~20 天后即可自行长出新的枝条;9 月气温适宜后伴矿景天迅速生长;10~11 月即可收获第二茬,或作为种苗扩大种植。
1.2.4 “伴矿景天 + 光伏发电” 农光互补模式
“伴矿景天 + 光伏发电” 农光互补模式 (图 1.5),就是在污染耕地上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并在其下预留空间开展污染土壤的植物吸取修复。这是一种全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光伏组件会对光伏板下空间的光照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的生长及其对 Cd、Zn 的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反而有助于伴矿景天越夏,实现连续种植。这主要是由于伴矿景天是耐阴植物,适度遮阴更有利于其生长和对重金属的吸收。
图 1.5 “伴矿景天 + 光伏发电” 农光互补模式田间景观
“伴矿景天 + 光伏发电” 模式不仅生产出清洁的电能,增加了污染耕地的经济效益,还通过在光伏板下种植超积累植物进行污染土壤的高效修复,利用光伏发电的部分收益补贴污染修复投入,实现了良性循环,成为解决污染土壤问题的一种颇具前景的修复模式。
1.3 伴矿景天育苗技术
伴矿景天可采取种子育苗、扦插或组培等方式进行繁育。种子育苗为有性繁殖方式,育苗的周期相对较长,但种子苗的长势更好;扦插育苗速度快、成本低,但苗势相对弱、抗逆能力差,在极端环境下容易早衰。
1.3.1 种子育苗
选择规格大小适宜的穴盘,将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或腐殖土等按合适配比拌匀,作为育苗基质 (图 1.6)。将混合基质装入穴盘,并进行压盘,然后播种。由于伴矿景天的种子较小,故将其与细土按 1:6 左右的比例混合,之后取少量细土种子混合物撒于每穴,以保证每穴可出苗 1~3 株,期间进行适宜的水分管理。经过 2~3 个月的培养,待伴矿景天幼苗长出 4~6 片叶后,移入生长环境适宜的苗床。移栽时,利用合适的工具从穴盘下方的透水小孔下面向上顶起,使每穴幼苗连同基质一起拔出,然后直接埋于苗床土壤中,确保幼苗根系的完整。
图 1.6 伴矿景天种子育苗
1.3.2 扦插育苗
伴矿景天适合利用枝条进行扦插育苗。带少量叶的茎段和全量叶茎段的成活率分别达到 95.1%和 96.1%,生根率分别达到 93.1%和 94.4%,无叶茎段的成活率也可达到 81%,生根率达到 79.1%。温室大棚伴矿景天的育苗可以将枝条直接扦插到土壤中,也可利用穴盘或花盆进行扦插 (图 1.7)。育苗基质可利用土壤、蛭石、珍珠岩、泥炭土、腐殖土等,按合适比例混合。大田修复过程中,也可以留出一部分伴矿景天作为苗床,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以 1:15 ~ 1:30 为宜。
图 1.7 伴矿景天扦插育苗
1.3.3 组培育苗
组培繁育,根据培养采用的伴矿景天组织不同,可分为茎尖组织培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主要是将伴矿景天带腋芽的茎段或茎尖、茎段切去叶片和侧芽、叶片切去侧缘后,在培养基及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待发育出一定长度的幼根后,将幼苗移栽至全营养素的有机基质 (pH 为7.0 左右) 中培养一段时间即可得到种苗 (图 1.8)。
图 1.8 伴矿景天的组培育苗
采用种子苗进行组培育苗,可克服扦插苗的早衰问题,且如果在上半年转暖时种植,可避免因冬季 “春化” 而在夏季开花和大部分死亡的现象,延迟到第二年开花,即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吸取修复效率;但组培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
土壤学、环境科学、农学、植物生理学、土壤修复等领域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相关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