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火烟云(奇针妙灸皆故事)
作者简介
张载义,主任医师,教授。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习中医,1962年即从事于针灸临床,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南京中医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曾先后担任过安徽中医药大学(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针法灸法教研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上海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内容简介
北宫,是西汉时期齐地的官员,职位司空。他的 妻子,名出于,被封命妇。 一次,出于得病了,腹部肿胀,大小便也相当困 难,北宫请来医生为她诊治,根据她的病情开了药方 。 “夫人,该喝药了。”侍女端着煎好的药走到出 于的床前,对她说道。 出于摇了摇头,说:“肚子里的东西还停在那里 ,叫我怎么能喝得下去!” “我来。”此时,北宫走了过来,接过侍女手中 的药碗,问道:“怎么样了?” “还是顶得慌,肚子胀得好像一点也没下去,屁 也放不出来。”出于回答道。 听说出于的症状毫无改善,医生们感到一头雾水 。这时,有一位医生走到了出于的身边,他取出针来 ,又在出于的身上量了量,刺下了几针。这位医生一 边不停地捻动提插银针,一边不时地问出于针下的感 觉如何。 半晌下来,出于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 出于得这个怪病已经好多天了,作为官员的北宫 请医生看病并不难,而他请来的这么多医生,都认为 出于的病是由于风邪的袭人,而选取足少阳脉来进行 刺治。可是出于的腹胀依然如故,大小便多少天都没 能痛快解出来,小便不时淋溺,点滴浸湿了她的衣裤 。 “怪了,难道我们大家都错了?”医生们面面相 觑。 “不如请淳于意来看看吧!”不知哪位医生说了 这么一句。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只能向北宫推荐了淳于意。 淳于意,齐临淄人,曾任齐太仓长,管理齐国都 城的粮仓,因此,人们都习惯称他为仓公。淳于意开 始曾跟随公孙光学医,到了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 ),又向公乘阳庆学习黄帝、扁鹊脉书,所学尽得真 传。他善用方药、针灸为人治病。 淳于意被请来了。他首先询问了出于的有关病情 ,随后为出于诊脉。 诊查一番后,淳于意转过脸,面向几位在场的医 生说道:“这个病看起来像是风证,可实际上是气疝 。脉象表明,经气逆乱,窜扰了膀胱,所以大小便困 难,小便发红。另外,病见寒气则有可能遗溺,令腹 部肿胀。她的脉大而实,脉来往艰难,是所谓足厥阴 之脉的妄动。应该灸足厥阴脉,而不是针刺足少阳脉 。” 淳于意说罢,就拿出艾绒,将艾绒揉搓成柱状, 放在出于两侧的足厥阴脉上,左右各一壮,放置好后 ,便点燃了艾炷。 灸了数壮之后,出于停止了控制不住的遗溺。 淳于意继续灸着,又过了一会儿,出于突然叫了 起来:“快,快,我憋不住了,要尿出来了。”她自 发病以来从来没有的便意,被淳于意的艾灸引导了出 来。 侍女见状,赶紧端出尿盆,淳于意迅速地清理掉 出于身上的艾火与灰烬,避让了出去。 还未等尿盆放到位,出于的小便就解了出来,又 快又急,甚至溅到了侍女端盆的手上。 出于的小便终于顺利地解了出来,虽说不如病前 那样,但毕竟有一定的量了,而且小便清澈,不再发 赤了。 淳于意每日为她灸足厥阴脉,同时嘱她饮服火齐 汤,仅三天工夫,出于的疝气就已经完全消散,大小 便归于常态,她痊愈了。 淳于意从年少时即开始学习医药方技,求师问道 ,收集了诸家经验、秘方,他曾深入研习脉书上、下 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 接阴阳禁书等,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都能够得心应手地 应用这些知识。 有一次,济北王阿母烦闷不适,还说自己的两只 脚发热。淳于意看了后,说这是热厥,是由于饮酒大 醉造成的,就在她的每只脚的脚心上针刺j三个穴点 ,共下了六针,针后按压一下穴位,没有出血,阿母 的病就好了。 济北王看淳于意诊疗疾病这么灵验,就召淳于意 给他的侍女诊病。轮到侍女竖的时候,淳于意诊完后 问:“竖的身体平时怎么样?” 济北王应道:“竖的身体一向都不错,很少得病 。” 淳于意当时没说什么,之后却在私下里对济北王 说:“竖并不是很好,只是表面还看不出来,她已经 伤了脾,万万不可劳累,要时刻注意观察她的动静, 一旦有什么变化,她就有可能在春天呕血而死。” 淳于意又问济北王:“竖有些什么爱好?” “她爱好医方,还掌握多种技能,对旧的方技她 总能想得出新的创意。她是我去年花了四百七十万( 即后来的四千七百贯)从民所买来的四个人中间的一 个。怎么,她会发病吗?”济北王说。 “是的,不要看她现在这样,其实,她的病很重 ,按书上的讲法,是要死的。”淳于意回答道。 济北王听说这话,就借故找来竖,他详细地观察 了一番,见竖的颜面五色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变化。 “这个仓公,怎么说她的病很重,还会死,未免 言过其实了罢!”济北王心存狐疑,就没有太把淳于 意的话当作一回事。 开春后的一天,竖陪济北王外出,中途竖去上厕 所,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也没能看到她出来。 济北王等不到她,就喊:“竖啊!竖啊!” 可是,厕所里一点回音都没有。 “呀!不好。”这时,济北王猛地想起了淳于意 的话:“她的病很重,按书上的讲法,是要死的。” 他感到不妙,赶紧派人进去。进去的人一看,竖 已经倒卧在厕所的地上,她是突发呕血而死的。 淳于意后来说,竖的病,得于流汗,流汗病人的 内部疾病很重,可是,外在的毛发面容仍然保持着润 泽的光彩,脉象也没有衰败的征象,这样的病被外在 的表象所掩盖,所以,常人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淳于意诊断疾病,特别注重脉法,由脉法推断病 理。从他留下的医学资料来看,他述说的病候,与《 灵枢》《素问》《难经》的径路似乎有所不同,可能 是出自于古代遗留下来的,他从老师处专门密受的黄 帝、扁鹊脉书,以及五色诊、奇咳术的有关经验。因 此,他的有关医理部分的论述,也不是后人都能够解 释清楚的。 淳于意也像秦越人一样,并没有把自己的医学经 验的传授限定在神秘而狭小的范围内。他因材施教, 培养出宋邑、高期、王禹、冯信、杜信、唐安以及齐 丞相府的宦者平等多位弟子,是秦汉时期文献记载中 带徒最多的一位医家。 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