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路上的梦/大律师之精彩刑辩系列

刑辩路上的梦/大律师之精彩刑辩系列
作者: 韩嘉毅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5.60
折扣购买: 刑辩路上的梦/大律师之精彩刑辩系列
ISBN: 9787509305126

作者简介

韩嘉毅,男,1968年生。律师,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秘书长。

内容简介

热恋当中的感情是那么地浓烈,充满了诗情画意!就算跑到过街天桥 上去数过往的汽车,都会使他们兴高采烈,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尽管 李波的收入不高,但为了让女友高兴,他常常变着花样讨杨静欢心。李波 祖籍是内蒙人,他像其他内蒙人一样,喜欢各种各样的刀,喜欢随身带着 内蒙人经常佩带的那种可以用来割牛羊肉的刀,但是由于在城市生活,他 不得不改为随身携带小刀(军刀、手术刀等,或其他可以用来雕刻的小刀) 。李波的手很巧,喜欢用刀雕刻一些小玩艺,并作为小礼物送给杨静。在 杨静的床头就摆放着一个特别的镜框,那是李波亲手雕刻的生日礼物。 厮守在一起相恋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1997年夏天,杨静考取了中国 政法大学第二学士学位,重新回到了晨钟暮鼓的校园。俩人不在一起工作 了,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双学士第一年的课程相对比较紧张,加之杨静以 前没有学过法律,刚开始学习时有些吃力,用于学习的时间一长,两个人 的接触就更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两个人的感情也悄悄地 发生了变化。李波发现,杨静读了第二学士学位之后,他们的感情疏远了 ,这是他难以接受的。爱情的自私让李波怀疑自己的女朋友和学校里其他 男生有“不同寻常”的关系,他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暗暗跟踪女友 杨静的行踪。为了更仔细地观察和掌握杨静“变心”的证据,李波甚至专 门买来了高倍望远镜,在杨静宿舍、教室附近的楼上偷看杨静的一举一动 。此外,李波还买来专门的法律书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定,以求用他认为的 适当方法解决两人之间的问题。 其实在怀疑女友“变心”、监视女友之外,李波更多的是忘却了工作 的劳累,将整个业余时间都用来陪李静,并想方设法地让杨静开心,希望 通过自己的努力冲淡两人之间的隔阂。可惜李波的努力并没有效果,两人 的分歧在逐渐加大,吵架也越发激烈。以前那些留下了美好记忆的地方, 学校操场、小月河畔、教室、对面的电影学院,现在都变成了吵架的“战 场”。一开始,两人常为了琐事争吵,吵架多了,杨静发现两人的性格有 点格格不入,于是她开始认为彼此之间并不合适。而李波也在想,她总和 我吵架是不是因为喜欢上别人了?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难道是因为 自己学历不高吗?或者自己穷吗?终于,在又一次激烈地争吵后,杨静提 出分手。 对于李波来讲,失恋是相当痛苦的!在无法挽回的感情面前,李波想 到了离开。他买好了去广东的火车票,准备先到广东再到海南,准备远走 高飞,离开负心的女友和伤心的城市,到那遥远的南方,彻底忘记这段令 他刻骨铭心的恋情。随着临行的时刻越来越近,李波心绪难平,难道自己 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走了?难道这段让自己深陷其中充满期待的恋情,就以 这样的方式结束吗?剪不断、哩还乱!无论如何杨静毕竟是自己多年的恋 人,李波决定即使分开也要再见她一面。 这一天是1997年12月14日,冬季的太阳无力地照着大地,满街的树枝 都被北风刮得光秃秃的,天气格外寒冷。李波再一次来到了杨静家,来到 了这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尽管犹豫再三,李波还是叩响了房门。杨静 开了门,杨静的姥姥也在家里,李波进门时习惯性地同姥姥打了声招呼。 然后,两人进了杨静的屋子,关上了房门,接着是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般。 杨静坐在床沿上,李波面对面坐着。李波又一次做出了努力,从真诚 的忏悔,到苍白的挽留,最后却变成了再一次的争吵。情绪异常激动的杨 静终于说出了一连串违心的话:“我就不喜欢你,以前喜欢你都是假的。 ”李波再也无法忍受如此绝情的语言,冲动之下,他站起身,跨了两步, 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术刀,架到杨静脖子上:“再这么说我就不客气了。” 杨静被李波这种过激的举动吓哭了,看着自己昔日的恋人流下了泪水,李 波的心软了,他默默地退回到座位上,两人又一次陷入沉默当中。时间一 分一秒地流逝,杨静慢慢地从惊吓中解脱出来,心里的恐惧也逐渐被屈辱 和愤怒代替,她突然站起身来冲着李波喊到:“我一开始就没喜欢过你, 我早喜欢上别人了。”再一次被激怒的李波,故技重施又一次向前架好了 刀,但这一次杨静不但没有害怕,反而扬起头大声说:“一开始我就骗你 的,我就不喜欢你。”李波再也无法控制自己,转动手腕左右两下划向杨 静向前探出的颈部。 接下来两人都很震惊。人的颈部太脆弱了,而手术刀又太锋利了。一 开始李波只发现肉开了,没有血流出来(李波后来的描述),杨静也只是瞪 着双眼,很惊讶,她没有想到李波真的会对她动刀子,但很快李波就发现 有很多的血正流出来,他立刻惊呆了,小声说了一句:“出血了”。还没 有意识到出血的杨静伸手一摸,才发现手上这么多血。惊恐之中两个人不 约而同地说:“赶紧上医院吧”,于是两人捂着伤口往外跑,但这时候, 伤口处已经是血流如柱,床单上、门扶手上都溅上了血。 因为害怕老人担心,所以他们在屋里争吵的声音不是很大,因而姥姥 并未察觉。直到后来,两个人冲出房门,老人也始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开始李波拉着杨静,下第一层楼梯时还是跑,下第二层楼梯时杨静已经 没有力气跟着李波跑了,逐渐变成李波搀扶杨静走;到楼下时,杨静只能 由李波拖着走了;后来,快到马路边上时李波实际上是在抱着杨静跑了。 因失血过多,杨静已经没有任何力气,气息越来越弱。李波把她放在马路 牙子上,起身挥手打车。这时候的李波和杨静已经浑身是乒,哪里有人敢 停车?该怎么办?李波赶紧找了个小卖店,打了120急救电话,但车还是不 能马上来啊!李波万般焦急,又一次站在马路上打车,但还是没人敢停车 。眼看着车子一辆辆疾弛而去,却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救之手,杨静的呼吸 越来越微弱,情急之下,浑身是血的李波全然不顾个人安危,跑到马路中 间,跪在马路中间,大声呼救,给所有开车路过的司机磕头,央求过往的 车辆救救他的女友。终于有位好心的司机停下车,将李波和杨静拉到了北 医三院。 到了医院,很快杨静被推进了急救室,李波站在急诊室外,焦急、紧 张、劳累、懊恼,所有的生理上的疲倦与心理上的憔悴交织在一块,使他 的身体在不停地颤抖,脑子里一片空白。五分钟左右,大夫出来了,说: “不行了,人已经死了。你是亲属吧?准备后事吧!” 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一下子不抖了,呆呆地站了几分钟,愣了几分钟 ,神情恍惚地走出医院,站在北医三院门前,摸了摸火车票,眼前嘈杂的 人群仿佛都不存在,他静静地坐在医院门前的台阶上。不知过了多久,他 终于能够站起来,走出医院的大门,买了一盒香烟,555的,重新回到医院 门前的台阶上坐下,一只一只抽了半盒烟,脑子仍是一片空白。终于,他 又一次走出医院,找了个公共电话拨打了110,向警察简单地讲了事情的经 过,然后回到医院,仍旧坐在医院门前的台阶上,静静地等待警察的到来 。 在案卷材料中,我看到了法医鉴定结论。在北京市海淀区刑侦技术鉴 定部门出具的刑事鉴定书[京公海刑技(法)检字(141)号]上有这样的记录: 1.颈前喉结上约1CM处可见一处横形6.8CM刺刀创口,创缘整齐,创角锐, 深达喉结软骨内。2.颈左侧喉结节处可见一斜形3.OCM刺刀创口,创缘整齐 ,创角锐,深4CM。3.上述两处创口之间另有一处2.5CM斜形皮肤划创口, 左下颌一处1.2CM划创口,深0.2—0.3CM。4.甲状软骨断裂,左颈总静脉1 /2断裂,系锐器直接暴力所致急性失血性休克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从这 份鉴定结论可以看出,李波用刀划破了静脉,并最终导致了杨的死亡。 事发当日也就是1997年12月14日,李波投案自首,公安机关对此案立 案侦查,侦查终结后交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998年3月24日,北京市人民 检察院一分院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份编号为(98)京检 分审字第71号起诉书指控李波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起诉书称: 被告人李波因女友杨静提出与其断绝恋爱关系而怀恨在心,蓄意报复 ,遂于1997年12月14日上午11时许,携带手术刀窜至本市海淀区清河镇某 小区杨静的家中,趁杨不备,用手术刀猛力划割杨静的颈部二刀,刺破甲 状软骨及左颈总动脉,造成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被告人李波作案后向公 安机关投案自首。 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波,无视国法,恋爱不成,竟行凶杀人,犯罪性 质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为严肃国法,保 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维护首都社会秩序,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分子的破坏活动,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 条的规定,提起公诉,请依法惩处。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李波杀人案,于1998年5 月25日做出一审判决。该判决认为被告人虽有抢救和自首情节,但罪不容 赦,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死刑。 接到判决后,李波向北京市高级法院提起上诉。我也就是从此时开始 接手这个案件的。 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