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一带一路国别概览

罗马尼亚/一带一路国别概览
作者: 编者:景瑞琴//张梦婷|总主编:李向阳
出版社: 大连海事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89
折扣购买: 罗马尼亚/一带一路国别概览
ISBN: 9787563237340

作者简介

李向阳,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代表作有:《市场缺陷与政府干预:对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一项研究》(专著),《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专著),《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上、下册)(主编),《世界经济黄皮书》(2004—2009年卷)(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主编)等。

内容简介

第四节 近代时期 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与罗马尼亚的统 一 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东、西两个方向 遭受到了重创。哈布斯堡王朝在西面打败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用武力吞并了特兰西瓦尼亚;沙皇俄国 则在东面兴起,直接削弱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罗 马尼亚各个公国的控制。东南欧局势在17世纪末发 生了巨大变化,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地利和沙 皇俄国日益强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逐渐没落。 之后的150年,罗马尼亚处于这三个大帝国的夹缝中 ,成为沙皇俄国、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土 耳其帝国的必争之地。罗马尼亚的领土被分割得面 目全非。普鲁特河和尼斯特鲁河之间的摩尔多瓦领 土比萨拉比亚被并人沙皇俄国;特兰西瓦尼亚、奥 尔特尼亚和布科维纳被纳入奥地利的版图。 17—19世纪,有10次战争发生在沙皇俄国与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沉重地打击了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对瓦拉几亚各公国的统治。这一时期,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在摩尔多瓦公国和罗马尼亚公国采用了 法纳尔制度,以此来缓解其面对的重重危机,延续 其统治并阻止各公国的独立,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 1821年。这一时期是罗马尼亚历史上统治者最残暴 、镇压最严厉的时期之一。农民被严重剥削,罗马 尼亚地区出现了大量移民向外迁徙的情况,而劳动 力的大量缺失也导致了大饥荒的出现。罗马尼亚各 公国的封建制度自18世纪开始逐渐解体,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得到发展。1821年,瓦拉几亚公国的弗拉 迪米雷斯库发动了民族主义运动,结束了已经建立 了一个世纪的法纳尔政权,罗马尼亚人重新任大公 ,一个罗马尼亚同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直接 接轨的新纪元被开创了。罗马尼亚的社会和经济发 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182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和沙皇俄国签订《阿德里安堡条约》,大大削弱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罗马尼亚的经济控制,罗马尼 亚诸公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得以恢复。罗 马尼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罗马尼 亚境内第一批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19世纪上半叶,通过大量吸收西欧文化,罗马 尼亚各公国人民的思想和精神逐渐转向西欧。瓦拉 几亚的1848年革命学习了法国1789年革命的理想, 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这次革命是19世纪 上半叶罗马尼亚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促使罗马 尼亚民族复兴的思想被全民接受,此后极大地影响 了罗马尼亚的社会生活。 1859年,摩尔多瓦公国和瓦拉几亚公国分别在 雅西和布加勒斯特举行了“特别议会”会议,从此 以后,两公国统一成为一个国家。1861年,罗马尼 亚被确定为新国家的国名,布加勒斯特被定为新国 家的首都。1866年,新宪法颁布,君主立宪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