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全解(精)

人间词话全解(精)
作者: (清)王国维|编者:吴顺鸣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2.80
折扣购买: 人间词话全解(精)
ISBN: 978751134189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物我需两忘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 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 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 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从此则 评论当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 、朴素之美,莫与之争。“自然”和我当初最欣赏 王国维的纯粹是如出一辙的,人性之美,也是莫如 自然。人的心总是被各种欲望争夺着,当它不健康 、不平衡的时候,它就会亢奋、狂躁、峻急……甚 至走进黑暗。可是它也能够犹如一条潺潺流出的溪 流,发出悦耳自然的声响。 王国维在这一则评论中最欣赏陶渊明的:“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远地自偏,心融于南 山,眼见菊花,鼻嗅花香,不骄不躁,不慌不忙, 此是人生自在悠闲的大境界。似乎人就是这自然景 物散发出来的气质,不需要浓墨重彩,好似一个人 高兴便要狂叫,一个人悲伤便要号啕,一个人在心 智成熟后绝不会如此简单地表达情感。“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因为 早已物我两忘。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伺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其中最后一句就很明显地点出了他的喜好,古 人的词,有我之境的写法是很多的,那么写无我之 境的就显得稀少了,而正是写这些无我之境的才是 写词中的真豪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词的理解如此,在任何文 章中都是这样的。哪怕一个人在说话,讲故事,甚 至写日记的时候,都可以从他的话语和文字中感受 到他的个人气息。更何况,文字和语言在人们的运 用中,除却交流,更多的还是表现自己的方式。既 然是表现自己,又怎么不着上自己的色彩呢。“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句正是作者 强烈感情的流露,并且对于自己的感受附着在他物 上非常明显,眼睛是泪眼,可见其伤心,伤心极了 去问花,花本就是不说话的,这个时候却因为自己 的伤心而去怪罪于植物的本性。“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此句也是作者的心情不佳, 所见皆是阴冷萧条之境。这些文字所传递的都是些 大悲大喜之情,是我们平常生活之中的喜怒哀乐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