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不藏私的商战笔记
ISBN: 9787509328781
商业人文书籍作家 加拿大籍华人 担任过多家企业领导者 现为独立产业观察者 第一本书籍问世后,媒体邀访索书不断,引起热烈回响。 钻研领域主要包括:宏观趋势、成功学、文创产业。 著有:《2l7/242:发现致富的必然率》
海尔是一家在中国青岛发迹的公司,起初是收购了一间制造冷冻设备 的工厂起家的;如今,海尔除了在中国多项家电市场——冰箱、诜衣机、 空调系统等的占有率高居第一外,还积极向邻近的日本,甚至欧美国家扩 张事业版图。2003年,海尔的市值在中国取代了烟商红塔山,成了中国的 第一大企业;而且也成功打人美国市场,在wal-Mart里面得到一块货架, 与GE、Whirlpool等大厂同台竞争。 海尔在市场定位上是针对有市场需求、但其他大厂没有做的部分,努 力执行做出区隔。商界所熟知的是,海尔除了产品价格较为便宜外,更致 力于研发高品质、更为人性化的家电用品。比如,他们把冰箱做到体积缩 小、可以放进厨房中的小角落,适合留学生有限的租屋空间等,但功能的 设计更加贴心和多样化。但我这里要谈的另一个海尔的做法是关于激励员 工的方式。 海尔公司激励员工的方式非常特别,会以员工的名字替创新的流程或 发明来命名。比如:迈克冰柜,就是分公司的总裁迈克·贾麦尔想出上下 层独立分门冰箱,不仅方便食物拿取,而且上下层不同温,贴近消费者的 使用需求,也打响海尔的国际知名度。 海尔的这项作法,非常值得企业参考。能以自己的名字来替新产品、 新发明冠名,此会提升员工的参与度与荣誉感,就好像那些发现新物种、 新星的研究人员,这是给予了肯定与尊荣,也提升了向心力与研发的力度 。 担任多家美国五百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的作家布雷恩·麦考米克 (BlaineMccorrnick)曾经说过:“面试最好的问题之一是:‘你上次做 不可能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候?’” 或许多数人会认为这个问题有些刁难,大家追寻的是更好的日子,怎 么会是做不可能的事情,故意让自己难看?然而,招聘员工,是要组织从 事商业战争的团队,战争绝非轻松的,因此每位成员都要有克服困难的毅 力,以及向不可能挑战的决心,重点不在于你是否一直选择了痛苦的挑战 。天天都做不可能的事情并不值得鼓励,表示你好高骛远,没有规划,所 以事事皆为不可能。这一个问题的重点在于上一次机会来临时,你准备好 了没有,而你是否有勇气跳进去、接受它,脱离自己的舒适圈,求取更高 一层的目标与经验,真正敢放手一搏,为未来的成功下赌注。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目标转化为可执行的规划,将每日的执行转为 绩效。这是企业要的,也是遇到商战时所需要的必备技能。 日本企管顾问专家神田昌典,以“经营大师”名号享誉全日本,他辅 导过上万家企业。自上智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至美国深造,攻读纽约大学 经济学硕士及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企管硕士学位。神田昌典经营数家管理 顾问公司,分别专精于企业家教育、心理咨询以及加速教育等领域,是继 大前研一之后,在日本受到瞩目的一位企管顾问。 我记录过神田昌典提出的一个说法:现在是商务人士要向艺术工作者 学习“自我表现力”、而艺术工作者要向商务人士学习“自我实现力”的 时代。 这个说法点出了彼此的缺点。的确,商务人士常有务实的特性,为了 追求绩效与卓越,往往只聚焦于如何赢得全面性的成就、但容易忽略“说 故事”、行销自我的特质的能力表现;而那些过于强调展现个人特质的艺 术工作者,则容易陷入自我划设的框框而无法与市场面连结,只能成为与 实现自我擦身而过的理想者,无法落实想法,两者均殊为可惜。如果能综 合“自我表现力”和“自我实现力”这两种力量,那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 短,无论是经商或从事艺术原创工作,都能在自我展现与经营获利之间找 到绝妙的平衡。 大卫·麦肯兹·奥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一度被称为“广 告怪杰”,现在已是举世闻名的“广告教父”,1911年生于英国苏格兰的 他,是现代广告业的大师级传奇人物,1948年在美国创建了奥美广告 (Ogilvy&Mather)这个品牌,启蒙了对消费者研究的运用,创造出一种崭 新的广告文化。 奥格威推出过许多经典的广告案,其中一则我印象深刻,也分享读者 。他写过一个知名的广告案:“在时速达60英里时,这辆新款劳斯莱斯车 内最大声响来自它的电子钟。”广告词意在强调高速驾驶的宁境。 但提到经营哲学,有一点特别可以分享的是,当奥美广告在全球设立 新据点时,奥格威会送给新办公室的领导者一组俄罗斯的许愿小套娃,并 且在最小的那个娃娃里放入一张纸条,写着:如果雇用能力不及自己的人 ,我们将成为业界的侏儒;但若雇用能力在我们之上的人。我们将成为业 界的巨人。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执行长也被评为有同样的用人特性。敢于用能力超 乎自己的人才,广纳贤士是成为一流卓越企业家的基本条件。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