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聚财(35岁前成功致富的22堂理财课)
作者简介
常桦,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财商的培训和开发,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理财规划及建议,确保客户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曾出版有《理财金点子》、《投资金点子》、《创造日价值》、《咨询师手册》、《新股民新基民投资一本通》等投资理财类著作。
内容简介
年轻的白领女孩似乎很难不成为“月光族”: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服装 要 紧追时尚,每次聚会还要有不同的风格,上一季的流行现在还在穿,就太没 面子了。出门一定要打扮得漂亮,被人注目的感觉能够增加自信心;消费是 在不断增长的,一旦得到奖金时奖励了自己一个600元的包,就发现原来 200元的包再也见不得人、逛不了街了…… 虽然也想着攒些钱,不过靠着每月数百元的积累,几年才是一台DV, 想想还是放弃吧。节俭是困难的,寻求更好的工作、追逐更高的收入,是年 轻时对财富最核心的思考。这时候如果每月积攒下来200元,坚持投资到 一个年均10%以上的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能够为40年后的生活考虑而采取 行动,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对退休后30年生活费来源不足的恐惧, 没有对时间复利的认知,没有足够的忍耐力,自然也就无法抵制美食、打车 、 时尚的诱惑,放弃利用时问降低投资风险、获得高额收益的机会。 职业女性要用自己30年的工作收入节余,养活自己退休后近30年的 老年生活,这是每位职业女性想想都会头痛的情形。通货膨胀是注定存在 的,退休金不够是注定存在的,医疗费用是注定存在的,是把晚年的幸福押 在子女的孝顺上、自己的投资上、有钱的老公上,还是有其他的选择? 现代职业女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大多不甘心依附于男性,而实际上又 比男人花得多,比男人挣得少,比男人退休早,比男人活得长,即使是铁娘 子 也逃不过人生的定律。因此,及早为自己的理财作打算显然是身穿职业装、 高跟鞋的巾帼们的必修课。 心态决定成败,要理好财,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 理财。对于理财,许多人存在着“没财可理”、“不会理财”的心态。真的 “没 财可理”吗? 秦红英,8年前,还只是一个下岗女工;8年后,成了身价上百万、三家 公 司老板。她的成功秘诀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创业加上十几年精 打细算的理财习惯。 秦红英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从小家境贫寒。下岗前她就极为重视理 财,每月都要从家庭收入中取出20%作为固定的家庭储蓄,一坚持就是十 几年。为了确保这项家庭储蓄可以持之以恒,不会因为特殊的家庭需求而 更改,秦红英格外重视每1分钱的去向,力争将自己手中的每1分钱都用得 物超所值。从全家3口人的服装购置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秦红英和丈夫以前都在工厂工作,工厂每年发的劳保工作服成了他 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着装,所以家中每年的服装购置费用主要集中在独生 女儿身上。从女儿出生开始,心灵手巧的秦红英就亲自动手为女儿做衣 服。起初,她用自己年轻时的衣裙为女儿做小服装,等女儿慢慢长大了, 她就到布料店购买小布头来做衣服。女儿上了中学后,对妈妈做的衣服 样式开始有些不满意了,虽然懂事的女儿没说什么,但是秦红英不想让孩 子受委屈。 秦红英的弟弟恰好在当地开了一家小服装店,过季的时候,都会有一些 服装积压下来。虽然秦红英的弟弟店里出售的是成人服饰,但秦红英每次 过季后都会用心淘出几件衣服,回家后对腰线、领口等部位进行修改,通常 只花三四十元钱,就可以给女儿“购买”四、五件合体的新衣服,花费不多 ,女 儿也开心。 除了在服装上注意节省外,秦红英还详细记录家里每一笔开销。购买 大件物品,秦红英从来不赶热潮,总是耐心等待。别人都争着换大彩电的时 候,她托人从二手市场买了一台21英寸的彩电,只花了700元。而她家现 在使用的29英寸彩电,是2003年才花1900多元购买的。秦红英并不是 抠门儿,而是会用钱,钱虽然不多却都用得恰到好处。由于精打细算,1997 年秦红英下岗时,已经有了6万元的存款。后来她从中取出4万元作为创 业启动资金,开办起了一个小服装厂,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由此可见,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不要将没钱可理作为借口,只要你还 在劳动,只要你有收入,你就有财可理。 每个人都可以理财,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理好财。将手中的财理好了, 你也可以成为富人。理财时持有一颗平常心,可以让你有效地避免理财过 程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如果贪图高利,钱财可能来得快,但去的时候也会 更快。如果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余钱,却总觉得每个机会都不能错过,于是本 币、外币、A股、B股乃至字画、邮票等等,都来一点,最终将一无所获。 此外,有的人很容易陷入过于自信和完全相信专家的误区。有的人认 为自己有一点经验或者知道一些具体信息,于是不管自己知道的多么有限, 都觉得自己是专家了,不用再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投 资。与之相反,有的人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相信专家的指导,把专家 的指点当作投资圣经。其实,专家们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市场的变化,连巴菲 特、索罗斯这样有着丰富投资经验的大师都认为市场是毫无理性、不可预测 的。这并不是说理财时不需要专家,而是说不要迷信专家。 理财的意识和良好的心态是理财成功的第一要素。那么究竟该怎样树 立良好的理财心态? P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