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坦克战)

库尔斯克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坦克战)
作者: 周明//李巍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库尔斯克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坦克战)
ISBN: 9787552025187

作者简介

周明,笔名光亭,1971年出生.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曾任《国际展望》杂志编辑,创办“知兵堂”工作室,出版过《碧海群狼》《大德意志师》等多部著作。多次作为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军事栏目的嘉宾,现为《深度军事》微信公众号主笔。

内容简介

第—章 惨烈的东线战场 让全世界屏息凝神的“巴巴罗萨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中,纳粹德国和苏联所 在的欧洲东线战场——也叫苏德战场——无疑是最为惨烈 的。这不但是国与国的较量,也是不共戴天的意识形态的 对决,同时还是日耳曼民族和斯拉夫民族的种族之战,汇 聚了这三种要素的战争自然格外血腥。从1941年6月到 1945年5月,将近四年时间里,纳粹德国累计伤亡约1 200 万人,其中最终死亡约380万人;苏联累计伤亡约3 000万 人,其中最终死亡约900万人,死伤之惨重,高居第二次世 界大战各战场之首。 希特勒早在1925年撰写的《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写到 :“当我们今天谈到欧洲新领土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到俄 国和它周围的附庸国家。”1938年11月,纳粹德国和日本 签署的同盟协定就叫“反共产国际协定”,可以说德国、 意大利和日本成立轴心同盟的基础就是反共产主义和苏联 。尽管1939年8月23目,德国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 条约》(又称《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根据这一 条约,德国和苏联相互承诺互不侵犯,并在此基础上联手 吞并了波兰,并展开了大量的贸易往来以及军事装备的技 术交流,但是两国仍然对彼此都抱有强烈的猜疑心,希特 勒更是从未放弃过对苏联的侵略野心,他在苏德条约签署 后不久的一次会议上就明确提出:“现在俄国并不可怕, 因为我们已经同俄国缔结了条约,但是条约只是在我们有 用的时候才有遵守的必要。一旦我们在西方腾出手来,我 们就会和俄国作战。” 1940年6月,纳粹德国在击败法国,取得横扫西欧的 重大胜利后,就己经开始着手准备对苏作战。此时德国直 接占领的领土和附庸的仆从国领土总面积已经达到约900万 平方千米,控制的总人口约1.2亿。1941年,纳粹德国的 军费开支已经高达710亿帝国马克,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3% 。在军备方面,德国不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开足马力生产 军事装备,而且在此前的战争中已经缴获了同盟国150个师 (其中6个挪威师、18个荷兰师、22个比利时师、12个英国 师和92个法国师)部队的全部装备,因此到1941年6月时, 纳粹德国武装力量特别是地面部队的总兵力、武器装备、 实战经验和综合战斗力都已经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 :武装部队总兵力723.4万人,其中陆军约500万人,装备 各型坦克约5 600辆、火炮约6万门;空军约168万人,飞 机约1万架;海军约40万人,作战舰艇217艘。 1940年7月,希特勒命令德军总参谋部(德语“Groer Generalstab”,缩写为GG)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 ,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大将责成第18集团军参谋 长马尔克斯中将具体负责计划的制订。8月,马尔克斯提出 了代号“奥托”的作战计划的草案,占领苏联西德维纳河 一伏尔加河一顿河一线以西的全部领土,主攻目标是莫斯 科,同时在列宁格勒和波罗的海方向也展开攻势,以掩护 主攻方向的侧翼,另外还要在基辅方向发动辅助进攻。 德军另一个指挥机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德 语“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缩写为OKW),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