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方言/易中天品读中国

大话方言/易中天品读中国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大话方言/易中天品读中国
ISBN: 9787532164738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2卷)。

内容简介

南方与北方 天地玄黄,五谷杂粮,男人女人,北方南方。 南方和北方,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南方和北方吃的不一样。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 面。米就是水稻,面则是小麦。水稻的籽儿去了壳就 能吃,因此是米。麦子要磨成粉以后才能吃,因此是 面。米就是“去皮后的作物子实”,如稻米、薏米、 花生米。由此及彼,凡粒状的也都叫米,如姜米、虾 米、高粱米。面,本写作一个麦字加一个丏字,也写 作麵,就是麦子磨成的粉,所以粉状的东西都叫面, 如豆面、药面、胡椒面。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甭管是 吃包子、饺子、馒头、面条、饼,都先得把麦子磨成 了粉再说。所以麦子磨成的粉,干脆就直接叫面。南 方人不磨面,要磨也就是磨浆,比如豆浆、米浆。所 以那麦子磨成的粉,不能简单地只叫面,得叫面粉, 就像在北方,大米做成的主食不能简单地只叫作饭, 得叫米饭一样。 米饭不能单吃,得有菜,所以南方的烹调,功夫 花在菜上。八大菜系,基本上是南方人大显身手,没 北方人多少戏。北方厨师的用武之地在白案。那麦子 磨成的粉,可以做出好多花样来。光是条状的,就有 拉面、擀面、压面、揪面、切面、挂面、刀削面、拨 鱼子等等,而拉面之中,又有拉条子、揪片子、炮仗 子种种。南方人弄不清这么多名堂,统统称之为“面 ”。要细分,也就是宽面细面、汤面炒面、云吞面炸 酱面。北方人就不能把面粉做成的条状食物简称为“ 面”,得叫“面条”,以区别于面糊、面皮、面包, 以及其他用“面”(面粉)做成的东西。同样,南方 人也不把粉状的东西称为“面”,得叫“粉”,比如 胡椒粉、花椒粉、辣椒粉。 可见,活法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 说法不一样,唱法也不一样。北方人唱歌,南方 人唱曲,叫“北歌南曲”。北方人唱的是燕赵悲歌, 苍凉激越,声遏行云,气吞万里;南方人唱的是吴越 小曲,玲珑剔透,凄婉隽永,韵味无穷。歌变剧(歌 剧),曲变戏(戏曲)。所以宋元时期的戏剧,北方 的叫杂剧,南方的叫戏文,这就叫“北剧南戏”或“ 南戏北剧”。 戏剧戏剧,戏和剧,都有嬉戏娱乐的意思,它们 原本是可以通用的。但北方人更喜欢剧烈的剧,南方 人则更喜欢游戏的戏。在这方面,南方人似乎比北方 人更固执。北方人只不过“剧”字用得多一点,有时 也说“戏”。南方却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还 拒绝使用“剧”这个字。一应与戏剧有关的词,均以 “戏”字命名,如戏子、戏台、戏园、戏班、古装戏 、时装戏、木偶戏、文明戏。文明戏就是话剧,而电 影则叫影戏。1939年,上海的报纸上开始提倡“越剧 ”这个名词,可老百姓还是管它叫“绍兴戏”(绍剧 则叫“绍兴大班”)。甚至京剧,原本也叫京戏,后 来要普及国语,北方话占了上风,京戏才变成了京剧 。但在南方许多地区,地方戏还是不叫“剧”而叫“ 戏”的,比如闽南的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就连 “地方戏”这个词,也没人改成“地方剧”。反倒是 ,北方一些地方戏,不叫“剧”,而叫“戏”,如坠 子戏(河南)、郿鄠戏(陕西)。于是,既有豫剧、 越剧、川剧、粤剧、汉剧、楚剧、湘剧、赣剧、闽剧 、沪剧,又有柳琴戏、辰河戏、采茶戏、花鼓戏、皮 影戏、滑稽戏。南北“戏”“剧”之争,算是打了个 平手。 但如果要较真,就会发现还是南方吃了亏。叫“ 剧”的都是大剧种,叫“戏”的则多半是小剧种。最 有名的,也只有一个黄梅戏。其他就名不见经传。当 然,最牛的还是秦腔。它不叫“戏”,也不叫“剧” ,而叫“腔”。说起来秦腔也是有资格牛逼。京剧( 还有汉剧和徽剧)里的“皮黄”(西皮、二黄)和秦 腔都有瓜葛。秦腔从襄阳传到武昌、汉口,就变成了 “西皮”;传到安徽桐城,就变成了“高拨子”;高 拨子和吹腔在徽班中又演变成“二黄”。这西皮、二 黄,汉调、徽调,北上进京一搅和,就成京剧了。看 来这京剧也是“南腔北调”,秦腔自然也有资格不掺 和什么“戏”“剧”之争,自顾自地吼它的“腔”。 南方和北方不一样的地方还很多。南人睡床,北 人睡炕,这叫“南床北炕”。南人坐船,北人骑马, 这叫“南船北马”。“南方人指路,总是说前后左右 ;北方人指路,总是说东西南北。”(韩少功《阳台 上的遗憾》)说前后左右,是以人为坐标;说东西南 北,是以物为参照。这也许可以叫“南人北物”。南 北的差异为什么这么大?环境使然。南方潮湿,架床 便于通风;北方寒冷,打炕可以取暖。北方多平原, 平原上好跑马;南方多水乡,水乡里要行船。马驰平 原,视野辽阔,东西南北,一目了然;船行水乡,曲 里拐弯,说东西南北也去不了,就只好说前后左右了 。 就连打架,南方和北方都不一样。南方人喜欢用 拳,北方人喜欢用腿,叫“南拳北腿”。南方人个子 小,打架的地方也小,深街小巷,挤挤巴巴,难以施 展,还是用拳头便当。北方天高地阔,一马平川,好 汉们又一个个人高马大,一脚飞起,能把对方踢出二 三里地去,很是过瘾,所以愿意在腿脚上下功夫。也 所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关系暧昧,在南方就叫“ 有一手”,在北方则叫“有一腿”。南方和北方,不 一样,就是不一样。 于是就有了方言。 P3-6 易中天品读中国系列,畅销二十年经典,2018修订版 为什么是南腔北调而不是南调北腔? 为什么西南的四川话属于北方方言? 为什么南方方言北方人听来像外语? 为什么粤语读古诗比普通话更好听? 在《大话方言》里,易中天穿古越今、走州过省,细数方言文化的起源特色、奇闻异趣,令人大开眼界,轻松愉快收获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