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4/03/20221124035848720.jpg)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藏书
ISBN: 9787101114591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曾在中华书局出版中华经典藏书版《资治通鉴》,累计印次达18印,累计印数14万册,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面对秦国的强大实力和咄咄逼人的野心,六国丢盔弃甲,一败涂地。燕国太子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命运,他努力寻求可以挽救燕国的办法。在他看来,秦国和六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过于悬殊,而且六国已经被秦国的强大吓破了胆,都战战兢兢,只求自保。所以他拒绝了太傅从长计议的主张,选择了他眼中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刺杀秦王。 《通鉴》的记载比起《史记》来要简单得多。其着重点不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挖掘上,而将选材集中于太子丹和太傅的两种观点上,表现出《通鉴》和之前的史书记载方式与解读方式的不同。 燕太子丹怨王(1),欲报之,以问其傅鞠武(2)。鞠武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媾匈奴以图秦(3)。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令人心惛然(4),恐不能须也(5)。”顷之,将军樊於期得罪(6),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7)。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太子曰:“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以求安,造祸以为福,计浅而怨深,乃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所谓资怨而助祸矣(8)。”太子不听。 【注释】 (1)太子丹:燕王喜的太子,曾被送到秦国当人质,因为受到冷遇,逃回燕国。荆轲行刺秦王失败后,秦国发兵攻燕,太子丹率部退保辽东,被燕王喜斩首,奉献给秦国。 (2)鞠武:燕国太子丹的老师,曾跟随太子丹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 (3)媾(gòu):求和。 (4)惛(hūn)然:神智不清。 (5)须:等待。 (6)樊於期:秦国将领,由于反对秦王获罪逃亡入燕。 (7)蹊(xī):小路,路。 (8)资:帮助。 【译文】 始皇帝十九年(前228),燕太子丹怨恨秦王嬴政,想要报复,于是就向太傅鞠武求教。鞠武提出燕国和西面的三晋,南面的齐、楚联合,同时和北方的匈奴结好,来共同对付秦国。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旷日持久,让人心神不宁恐怕我们等不及。”不久,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还提供地方安顿他。鞠武劝谏说:“以秦王的残暴和他对燕国的积怨,已经够让人害怕的了,何况他再听说我们接纳樊将军的事!这就像人家说的,是把肉丢在饿虎出没的小路啊。请太子快将樊将军打发到匈奴去!”太子丹说:“樊将军走投无路,投奔到我这里,这正是我舍弃生命也要保全他的时候,请您再考虑一下!”鞠武说:“做危险之事来企求平安,制造祸端以期得到福祉,用简单浅陋的方法去解决怨恨,这些都是为结交一个人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做法,只能让怨恨加深,加速祸事来临而已!”太子丹听不进去。 太子闻卫人荆轲之贤(1),卑辞厚礼而请见之。谓轲曰:“今秦已虏韩王,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赵不能支秦,则祸必至于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2)。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3),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唯荆卿留意焉!”荆轲许之。于是舍荆卿于上舍,太子日造门下(4),所以奉养荆轲,无所不至。及王翦灭赵,太子闻之惧,欲遣荆轲行。荆轲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5),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6),臣乃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也!”荆轲乃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於期太息流涕曰:“计将安出?”荆卿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7),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樊於期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遂自刎(8)。太子闻之,奔往伏哭,然已无奈何,遂以函盛其首(9)。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药焠之(10),以试人,血濡缕(11),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荆轲,以燕勇士秦舞阳为之副,使入秦。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社会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中华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丛书。自2006年推出第一辑开始,累计销售上千万册,销售码洋突破1.6亿元,成为广大读者阅读学习国学经典名著的主要版本。 为适应时代、市场及广大读者的需求,经过认真调研,中华书局决定推出升级版,从原来的50种调整为60种,其中增补的新书都是堪称经典的名著,其中既有深受读者喜爱的经典名著,也有适合广大师生教学阅读的重要作品。相信书店、读者会更加喜欢升级版的“中华经典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