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教师的建议(新教师上手就能用的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当代知名教育家。先后任教于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在成都武侯实验中学任校长多年,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做教育学术报告数百场,上浯文教学示范公开课200多堂,代表作有《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给教师的36条建议》等。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等称号.曾被提名为“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 李镇西从教多年,坚持践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获得各界的肯定与推崇,2007年7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内容简介
在反思中成长(序言) 李镇西 这本小册子是写给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的,里面饱含着我和我的同事们对年轻同行的真诚建议。 在所有建议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建议是――做一个反思型教师。 我认为,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轮子有两个,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 对教育的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带来的自豪;对教育的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 可以说,绝对大多数教师都对教育有着真诚的情感,因而发自内心地热爱孩子热爱自己的职业;但作为一项事业,教育仅仅有感情是不够的,至少是不完美的。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奉献心血、青春乃至毕生的年华,不能仅仅是因学生的成长和成功而喜悦,我们还应该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人生品位;在学生成长和成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成长并走向成功,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快乐,为自己的生命喝彩。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应该只是一个奉献的岗位,也应该是一个有所收获的职业;教师不是一支默默流泪的蜡烛,而是硕果累累的果树 而要达到上述境界,我们就必须做反思型的教师。何谓“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并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反思型教师绝不仅仅是“想”。以我的经历和切身体会,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当然,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1.李镇西多年从教经验精华集结 2.解析新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提供新教师受用的建议 3.4大方向,20+案例,为新教师理清职业发展思路 4.从宏观把脉到微观聚焦,手把手助新教师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