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芯筑梦(王守武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虽然还没有完整系统的高等数学知识基础,但王 守武已经表现出一种 从整体上把握物理问题的能力。其实,在理想情况下 ,如果斜面没有摩 擦,方棍和圆棍都不会发生转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就 知道,方棍和圆棍的 下滑应该是一样快的。王守武是根据经验判断,考虑 的是实际的有摩擦的 情况,思路简洁明了。老师是理论推导,演算过程复 杂,反而增加了出错 的机会。类似的事情还发生过一些,老师讲滑轮组时 ,陷入对每个滑轮的 分析,让同学们十分费解。王守武提出,应该把几个 滑轮一起来列方程组 处理,问题立刻就变得简明清晰了。 当时同济的基础课教学还可以勉强维持,高年级 的专业课就只能停开 或者少开,教学实习等就更难以安排了。学校的教学 时断时续,学生学习 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学。王守武说:“我这个人,对上 课和自学,更乐意于 后者。因为我养成了习惯,喜欢安静,喜欢独自钻研 。我不怕落课,不怕 多次的转学,原因就在这里。读一本书,我不满足于 似懂非懂,而是要弄 清楚,认真消化。在读数理方面的教材时,认真算习 题,反复用多种方法 进行验算,都对了,我才满足。” 王守武先生晚年曾谦虚地说:“除了‘方的快, 圆的快’以外,我在大 学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念。”几十年过去了,对于发生 在课堂上的争论,谁对 谁错都不重要,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教学中 出现纰漏也可以理解, 这样的争论和讨论促使王守武更深入广泛地自学和思 考,以及严格清晰地表 达自己的看法,鼓励了他敢于质疑的态度,也增加了 他对自己学识的信心。 在后两年的专业课学习中,王守武学习了数学、 传动机械学、金工工 艺学、动力学、静力学、机械原理、电工学、蒸汽锅 、内燃机、工具机学 等课程,1939年7月四年级下学期王守武所有专业课 程的成绩都在90分 以上,平均分97.71,为全班37名同学中的最高分 。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王守武的自学能力得到了 进一步提高。艰苦的 生活、长时间的自学实践,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意志 品质,也增强了他的 信心。王守武在后来的科学生涯中,一直坚持读一本 书就要读懂读透的学 习态度,他不倡导研究人员泛泛地翻阅很多书,而是 强调要真正读懂读 透。他在读文献时会对其中省略的推导过程等做出补 充演算 。王守武一 生少言寡语,但他从不轻信、盲从,遇事冷静,思维 缜密,敢于坚持正确 的观点。他的这一特点在大学时期已经显露出来。 1940年初夏,昆明物价飞涨,日机不断侵扰。八 九月份日机对昆明的 轰炸更加猛烈,轰炸范围扩大到昆明的郊区,日军开 始组织精锐部队向云 南境内进犯,形势日趋危机。同济师生天天在警报的 鸣响中惶恐度日,教 学无法维持,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济大学领导 层紧急商议,决定迁 校至四川宜宾与泸州一带。同济大学派人几经联系, 四处奔波调查,但当 时宜宾等地已安置了多个内迁机构,早已人满为患, 难以再接纳有几千名 师生员工和家属的同济大学。此时,四川南溪县李庄 士绅罗伯希和王云伯 得知同济大学急于寻找校址消息, 他们找到时任国民党李庄区党部书 记的罗南陔,表示愿意出资帮助同 济大学迁往李庄。经罗南陔与一批 士绅名流、巨贾富商商议,及与当 地官员洽谈,最终达成共识,他们 向同济大学发出了“同大迁川,李 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 电文(图2-6)。10月,同济大学 开始第六次迁校,从昆明迁往四川 李庄、宜宾等地,后同济大学在这 些地方度过了大约五年的时光。李 庄是长江上游一个偏远古镇,位于 宜宾市下游19千米处的长江南岸, 下距南溪县城24千米,当时只有 人口3000余人,其镇内外号称有九宫十八庙。在同济 大学之后,中央研 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及以梁思 成、刘敦桢、林徽因 等人为骨干的中国营造学社也迁来这座千年古镇。 王守武这一届毕业班的同学们没有参加同济大学 的第六次迁校,1941 年春,他们在昆明郊外同济大学的临时校舍毕业。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