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兰丛新放--首届绍兴新故事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选
ISBN: 9787517846321
寻找中国龙 中国龙,去哪里找一条 中国巨龙?这些天来,杨静 的脑海里一直纠结着这样一 个问题。 她在歌剧团当了十年团 长,大大小小的演出经历过 无数次,但这次去罗马参加 中意艺术节依然让她感到意 义非凡。因为这次团里准备 的节目正是意大利著名作曲 家普契尼的经典歌剧《图兰 朵》。这位天才艺术家,用 自己瑰丽的想象,为西方人 讲述了一个中国的传奇故事 。选择这个曲目去意大利演 出,既是对普契尼的致敬, 更希望借此机会促成中西文 化的再一次碰撞。 演员排练、道具筹备、 办理签证……一切都进行得 很顺利。可就在离艺术节开 幕不到一个月时,意大利方 面传来消息,演出将从原先 的皇家歌剧院转到开阔的罗 马人民广场,这样一来,原 先制订的舞台布景方案就用 不上了。团里几位主要负责 人开会商量后,想出了一个 权宜之计——用一条中国龙 作为新的背景,既突出鲜明 的中国特色,又能大大节约 搭建布景的时间。这办法听 起来不错,但问题是必须找 到一条“巨龙”。虽然舞龙是 中国民间非常普遍的活动, 但是,由于受到表演场地的 限制,最常见的龙是灵活矫 捷的九节龙,而作为在罗马 人民广场上展现的中国龙, 要凸显恢宏气势,起码得是 二十七节的“巨龙”,这样的 龙非常少见。如果特意为演 出重新制作一条,不仅工匠 难找,而且工期太长,杨静 等不了。 为了尽快找到巨龙,杨 静打电话到全国各个舞龙队 询问,又在网上、朋友圈发 帖咨询,却始终没有进展。 艺术节开幕迫在眉睫,杨静 急得做梦都在找龙。这天, 有个当记者的朋友告诉她, 曾经在浙东某个小村子的一 处老宅院里,见过一条二十 七节的布龙。朋友还给她发 来了照片,照片里的布龙保 存得非常好,龙身色彩鲜艳 ,一双怒睁的龙眼,炯炯有 神,口含金色龙珠,熠熠生 辉。 杨静大喜过望,向朋友 要了地址,带上行李就赶往 当地。下了火车,又上了出 租车,可是,赶到那儿一看 ,哪有什么老宅,只有一片 焦土。杨静疑惑不解,刚好 有个当地的老人路过,她赶 紧拉住了问。 “哦,这是何老三的宅子 ,一个月前,因为电线短路 ,起了大火,这不,东西都 烧光啦。”老人一脸惋惜地 说。 杨静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问道:“听说老宅里有一 条二十七节的布龙,是不是 也烧毁了……” “哦,那条龙啊!”老头 咧了咧嘴说,“何老三当时 什么贵重物品都顾不上拿, 就拼了命把库房里的这条布 龙给拖了出来。龙身太大, 他进进出出跑了好几趟,劝 都劝不住,胳膊都被烧伤了 ,幸好后来消防员来了。大 伙儿都说他为了这条布龙, 命都不要了。” 听到布龙没有毁于大火 ,杨静如同在暗夜里看到了 一丝星光,忙问老头这条布 龙现在在哪里。老头告诉她 ,火灾后何老三一直住在邻 村的女儿家。 此刻,天色己晚,杨静 回城里找旅店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她按照老头 给的地址,找到了何老三的 女儿家。 这是一问簇新的楼房, 院子的大铁门刷着朱漆。应 门的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 。杨静跟女子说是来找何老 三的,女子笑眯眯地说:“ 我是她女儿何菲菲,我爸去 镇上了,你先进来坐吧。” 杨静跟何菲菲进了院子 ,心里挂念着布龙,开门见 山地问道:“请问,你父亲 是不是从火灾里抢救出来一 条二十七节的布龙?那龙在 不在这儿?” 一提到布龙,原本满脸 挂笑的何菲菲,面色有些阴 沉,说道:“你打听这个干 吗?” 杨静赶紧说明自己的来 意:“我的歌剧团下个月要 去意大利演出,缺少一条能 当舞台背景的巨龙,我找遍 了全国也没找到合适的,听 说你父亲保存着这样一条巨 型布龙,所以就很冒昧地找 来了……” 何菲菲稍稍缓和了语气 ,说:“唉,我一直觉得我 爸傻,守着那条布龙,一个 人在老宅子里住了几十年… …没想到你和他一样,心里 只有龙。” 杨静又问:“这条布龙, 能让我看一下吗?” “跟我来吧。”何菲菲说 着转身朝车库走去。 拉开车库的卷闸门,杨 静看到一条巨大的布龙堆在 地上。和一般的九节龙相比 ,二十七节布龙的骨节更加 宽大结实,一条龙几乎占了 大半个车库。只是原本金红 色的龙身,经一番烟熏火燎 后,本色难辨,很多地方还 露出了里面焦黄的竹篾制成 的骨架,而龙头更是损毁严 重。 “这样的龙,怎么能做成 华丽的舞台背景?”正在杨 静皱眉想这个问题时,何老 三回来了。他六十出头,头 发剃得很短,胳膊上缠满了 纱布,原来他是去镇上的烧 伤医院换药了。 听说杨静要借巨型布龙 去国外表演,何老三惋惜得 直跺脚:“我做梦都盼着这 条龙有露脸的机会再风光一 把,你怎么不早一个月来呢 ?现在龙成了这样……可惜 啊可惜!” 杨静也是一脸懊恼,可 天下哪有“早知道”这回事呢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