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精)

真相(精)
作者: (瑞士)若埃尔·迪克|译者:陈睿//杨通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真相(精)
ISBN: 9787540468767

作者简介

若埃尔·迪克(Joel Dicker),1985年出生于瑞士*内瓦,凭借《真相》一书红遍**,以当年单本销量近百万的成绩被《费加罗报》评选为“年度十大畅销小说作家”。2012年,《真相》以书稿形式入选“龚古尔奖”*终决选,并获得“法兰西学院*佳小说奖”,这使得该书在出版前就广*文学评论界和媒体关注。出版后*是一*而红,连续五个月位居法国***总榜**名,上市三个月狂销50万册”。此外,该书的影响力不只是在法国,2012年的法兰克福书展,《真相》创下***高版权预付,售出36国版权,引发书展热烈讨论。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均位列畅销榜**名,在**地区位列金石堂网络书店文学**。截至目前,该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0万册,同名电影由《达芬奇密码》《美丽心灵》导演朗·霍华德执导,精彩可期。

内容简介

我对欧若拉小镇很熟悉,因为当我还是哈里学生 的时候就经常来这里。 哈里那美丽的房子是由石头和大块的松木搭建起来的 ,位于城外朝缅因州 方向的**大道旁。它的边上是一个海湾,在地图上 被称为鹅弯。这座屋 子简直就是为作家而建的,它面朝大海,还带有露台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 到上面坐一坐,露台的楼梯直接通向沙滩。房子笼罩 在一片原始的静谧之 中:海滨树林、成片的鹅卵石和一排排的巨石、湿润 的蕨类植物和青苔, 还有几条可漫步的小径顺着沙滩延伸开来。如果不是 知道几英里之外就有 人类文明的痕迹,我们甚至会以为自己到了世界尽头 。在这里,可以很轻 易地想象这样的场景:那位老作家在他的露台上,从 潮汐和*落中获取灵 感,写出了一本本*世佳作。 2008年2月10*,我的稿纸上还是空空如也。我 忍无可忍,离开了 纽约。那时,整个**已经因总统预选开始沸腾起来 。就在几天前,“** 星期二”(那一年该活动特意从3月挪到了2月,这也 预示着那年的与众不 同)的结果已经让共和*候选人、参议员麦凯恩拿到 了一张总统大选的门 票。而在***那一边,希拉里·克林顿和贝拉克· ***激战正酣。我 一口气就从纽约开车到了欧若拉,冬天里的大雪把我 的四周变成了白茫茫 一片。我喜欢新罕**尔州,喜欢它的宁静,喜欢这 里巨大的森林。我喜 欢那些铺满睡莲的池塘,夏天可以下水游泳,冬天可 以在上面滑冰。我喜 欢这里不需要为收入上税。这是一片自由的乐土,那 些从我车边飞驰而过 的汽车车牌上印着“要么自由地生,要么死”,这句 口号正是对这种自由精 神的概括。每一次到欧若拉暂住的*子里,我都会强 烈地感*到这种精神, 并为之折服。我记得我到达哈里家的那天十分寒冷, 大雾弥漫。一到这里, 我的内心立刻变得宁静祥和。哈里就在他家的门廊下 等着我,身上裹着厚 厚的冬衣。我下了车,他走上来迎接我,将双手放到 我的肩上,对我报以 灿烂的微笑,他的笑容让我感到安心。 “你怎么了,马库斯?” “我不知道,哈里。” “嘿,别多想了。我知道,你一直是个多愁善感 的年轻人。” 还没来得及整理好行李箱,我就和哈里在客厅里 聊了起来。他端来了 咖啡。壁炉里的火燃烧着,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 屋子里很温暖,然而 从巨幅的落地玻璃窗向外望去,大海在寒风中呼啸翻 滚,白雪飘落在露出 海面的礁岩上。 “我几乎忘了这里有多美。”我低声道。 哈里表示赞同。 “放心吧,我的小马库斯,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你将会为我们写出一本惊世之作。千万别着急,所有 **的作家都会经历这种艰难的时刻。” 他那从容自信的神情对我来说是何等熟悉。在这 个男人的身上,我从 未见过一丝迟疑:他充满自信,浑身散发出天生的威 严。他就快67岁了, 但仍然精神矍铄。他那一头银丝总是梳理得整齐得当 。他有着宽阔的肩膀 和强壮的身躯,这得益于他常年参加拳击训练。不错 ,他是一位拳击手, 也正是因为这项运动,这项我曾经玩命练习的运动, 才使得我们俩在巴若 斯大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哈里和我的相识,我将在下文中细说,那些将我 俩紧密相连的事件都 非比寻常。1998年,他走进了我的生活,当时我刚进 入马萨诸塞州的巴若 斯大学。那时哈里57岁,已经在这所规模不大的乡下 大学的文学系任教差 不多15年了。这里气氛祥和,学生们友好礼貌。在此 之前,和所有人一 样,我知道哈里·戈贝尔是位知名的大作家。但在巴 若斯大学,我认识了 那个简简单单的哈里,即使我们年龄相差甚远,他* 终变成了我*亲近的 知己,也是他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位作家。20世纪70 年代中期,哈里凭 借他的第二本小说《罪恶之源》一举成名。这本小说 卖出了1500万册,也 让他斩获了*****的两项文学大奖:**文学奖 和美国**图书奖。 之后,他会定期出版书籍,并在《波士顿环球报》上 负责撰写一个深*读 者喜爱的专栏。他**算得上美国知识界的一位大人 物:他举办过很多个 人讲座,经常被邀请参加重要的文化活动。他的政治 观点也备*重视。他 是一个*人敬仰的人,是**的骄傲,是美国的精英 之一。我希望在他家 待上几个星期,让他把我重新变成一个作家,重新教 会我如何跨越这“白 纸症”的深渊。我有一种感觉,哈里虽然知道我的处 境艰难,但是他并不 觉得这有多么不正常。“作家们都会有大脑空白的时 候,这是这个职业所要 面对的风险,”他对我解释道,“你需要做的就是重 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问题自然会一点点解决。”他让我在一楼的书房里工 作,他就是在那里写出 了一本本小说,当然也包括《罪恶之源》。我在书桌 前待了好长时间,却一 直被窗子另一侧的海洋和白雪所吸引。在给我送咖啡 和食物的时候,他看 到我一副*望的神情,于是试图让我打起精神。有一 天早晨,他终于开口 对我说: “别难过了,马库斯,你这个样子看起来像是要 死了一样。”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