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作者: 俞陛云|责编:卞清波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诗境浅说
ISBN: 97872142265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诗境浅说甲编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 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 巾。 首句言所居之地,次言 送友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 明。以下六句,皆送友之词 ,一气贯注,如娓娓清谈, 极行云流水之妙。大凡作律 诗,忌支节横断。唐人律诗 ,无不气脉流通。此诗尤显 ,作七律亦然。后半首言得 一知己,则千里同心,何须 伤别。推进一层,不作寻常 离别语。故三四句言送别而 况同是宦游,极堪伤感,正 以反逼下文,乃开合顿挫之 法也。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 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 吟。 露重飞难进,凤多响易 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 心? 起句言狱中闻蝉,题之 本位也。三四句由蝉说到己 身,层次井然。而玄鬓白头 ,于句法流转中兼工琢句。 五句言蝉因露重而沾翅难飞 ,犹己之以谗深而含冤莫白 。六句言蝉因风多而响易沉 ,犹己之以毁积而辞不达。 末二句慨然说明借蝉喻己之 意。此诗取譬最为明切。大 凡咏物诗,或见物兴感,或 借物自况,或借物寓意,方 有题外之味,不拘拘迹相, 《诗经》兴赋比三体中之比 体也。 咏物用典能贴切固佳, 能用典切题而兼有意则尤佳 。昔人诗《过贾谊宅》云“ 寒林空见日斜时”,用庚子 鹏鸟事。《隋宫》云“终古 垂杨有暮鸦”,用隋堤栽柳 事,《桃花》云“怪他去后 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 ,用崔护重来事及《桃花源 记》,雅切而又活泼。咏物 数典者,可以此类推。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 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 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 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 巾。 首二句言与友皆在客中 逢春,非在故乡,故因物候 而惊心也。中四句赋“早春 游望”四字。云霞句写早之 景,梅柳句写春之景。五六 句,一写在陆而闻者,因春 至而时鸟变声:一写在水而 见者,因春至而渚蓣出水。 一年容易,又值春光,正乡 心撩乱之际,况闻陆丞之歌 诗,声音感人,不觉归思沾 巾矣。此诗为游览之体,实 写当时景物。而中四句,“ 出”字、“渡”字、“催”字、“ 转”字,用字之妙,可谓诗 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 渡”字尤精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 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 音。 此为游破山寺后院而作 。为寺中深静处,故首二句 点题外,以下六句,愈转愈 静。三四句在诗律亦可不作 对语。由幽径至禅房深处, 惟有鸟声潭影耳。鸟多山栖 ,而写鸟性用一“悦”字:水 令人远,而写人心用一“空” 字。名句遂传千古。末句惟 闻钟磬,所谓静中之动,弥 见其静也。 破山寺即常熟兴福寺, 米襄阳所书诗碣,尚在禅堂 ,“照高林”作“明高林”。此 诗“悦”字、“空”字,其平仄 不用谐律,则作“明”字为佳 。余两游此寺,在空心亭凭 阑小憩,山容鸟语,不异当 年。洵千载名蓝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 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 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 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 舟。 太白天才超绝,用笔若 风樯阵马,一片神行。姑取 三首为读者告,亦窥豹一斑 也。此诗首二句言送客之地 ,中二联写荆门空阔之景, 惟收句见送别本意,图穷匕 首见,一语到题。昔人诗文 ,每有此格。次联气象壮阔 ,楚蜀山脉,至荆州始断: 大江自万山中来,至此千里 平原,江流初纵。故山随野 尽,在荆门最切。四句虽江 行皆见之景,而壮健与上句 相埒。后顾则群山渐远,前 望则一片混茫也。五六句写 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 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惟 江天高旷,故所见如此。若 在院字中观云月,无此状也 。末二句叙别意,言客踪所 至,江水与之俱远,送行者 心亦随之矣。近人凌霄诗“ 离情从此如春水,随着扁舟 日夜生”,意境与此略同, 但李诗以简括出之,凌诗虽 蕴藉多姿,而较弱矣。 听蜀僧溶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 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 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 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 重。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