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物故事全书(丹青妙手美绘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你们怕自己掉脑袋,难道就不怕几十万百姓活活饿死吗?如果等朝 廷批下来,百姓就饿死得差不多了!” 郑板桥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说: “这事我做主了,千刀万剐由我一人承担!传我的令,明天开仓放赈 !” 放赈的消息很快传开,灾民们纷纷赶来领取了救济粮,许多快要饿死 的人得救了。 一枝一叶总关情 虽然放赈救活了许多百姓,可潍县的灾情依然很严重。郑板桥一面继 续上奏朝廷,说明开仓赈济的原因,一面采取了一些减轻灾情、安置灾民 、发展生产的措施。 他先责令那些囤积粮食牟取暴利的奸商,按照市价把粮食卖给百姓, 又以抵御海潮的名义,让城里的富户们出钱,修理潍县城墙。让远近没有 饭吃的百姓来做工,以工代赈。对那些趁着救灾机会贪污钱粮的官吏和欺 压百姓的恶霸豪绅,他也惩治了不少。为了使潍县的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 机会,郑板桥还把百姓们向官府借粮的借条全部烧掉了。经过一番治理, 人心安定了,出外逃荒的人又陆续回来了,潍县开始有了生机。 不久朝廷派官员来调查开仓赈济的事,了解到真实的灾情和郑板桥的 所作所为,便如实地上奏了。朝廷也没有怪罪。 当朝廷派来的官员离开潍县时,郑板桥画了一幅《风竹图》送给他, 画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的意思是说:躺在官衙的书斋里听着风吹竹子的萧萧声,就像是听 到了民间疾苦的声音。我们这些官职低微的州官县吏,对民间一点一滴的 小事总应该多多关心啊。 郑板桥写这首诗,既包含了对上司的劝勉,也有对自己的激励,他正 是像诗里所说的那样去做的。 难得糊涂 郑板桥在潍县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可也得罪了一帮子贪官污吏和富 豪,受尽了打击陷害。官场里的黑暗使他伤透了心。 一天,秋雨下个不停,郑板桥独自喝着闷酒,想着为官这十年的事。 他想到自己几十年苦读诗书,想做个为民做主的清官,可这个世界里,令 人不平的事到处都是,做个小小的县官,要为百姓办几件好事真难哪!他 想到书上和朝廷都说做官要清正,要爱护百姓,可为什么不贪不占的清官 吃不开,贪赃枉法的昏官却连连升官。还有,同样的人,为什么有贫有富 ,富人欺负穷人。再有,为什么不种粮的人粮满仓,花天酒地,而种粮人 反被活活饿死?这世道为什么奸诈小人得势,忠厚本分的人受欺压…… 他越想越气恼,猛然起身,提起笔写下几个歪歪斜斜、姿态古怪奇丽 的大字:难得糊涂。 停了一会儿,他又写下了一行小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 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 写完这段话,郑板桥心里松快了些,他觉得自己身体大不如前了,决 定向朝廷打报告辞官。 罢官回乡 郑板桥的辞官报告还没得到批准,就被朝廷以擅自开仓、贪污国库钱 粮的罪名罢了官。消息很快传开了,在郑板桥离任的那天,百姓们从几十 里以外赶来,捧着酒和香烛等候在路旁为他送行。 郑板桥出了县衙,只带着一点简单的行装。他骑在一头小毛驴上,另 一头驴驮着书和乐器。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他做了 十几年官,却两袖清风。这在那个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的社会里是多么难 得啊! 郑板桥见新上任的县官也来送行,就对他拱拱手说: “人家说我贪污,你看我这点行装,贪污的钱放在哪儿,连我自己也 不知道。但愿你老兄离任的时候,别忘了我今天的情景啊!” 新任县官听出郑板桥话里有话,愣在那里半天也没说出一句话来。P一 三五-一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