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清/帝国的慢性病

黑白大清/帝国的慢性病
作者: 张程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黑白大清/帝国的慢性病
ISBN: 9787540780456

作者简介

张程,浙江人,青年学者,副编审。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古代政治史,学术兴趣为古代政治制度变迁与得失研究,多年来始终坚持从事政治史研究。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兼职教师、新华社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教师、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著有《制度与人情: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明清大案揭秘》《衙门口:为官中国千年史》等。

内容简介

蒋洲亏空案:胆大妄为的勒派 一、填窟窿填出了问题 十月的山东正值旱季,降水**少。但是乾隆二 十二年(1757)十月,山东却出现了水患。济宁、鱼台 、金乡、滕州等地都有水灾,尤其是微山湖积水很多 ,影响南北漕运和南河河道安全。朝廷派出多名高官 ,亲赴治水一线。山东巡抚鹤年,本已升迁为两广总 督,因为水患不*,自请暂缓赴任,先留在山东治水 ;调任山东巡抚的原山西巡抚蒋洲,照例是要到京城 觐见皇帝聆听圣训,乾隆也以水患为由,免去蒋州进 京听训,令其迅速赶往济南治水。可以说,在乾隆二 十二年的这个十月,“水患”两个字是山东内外、城 乡官民关注的头等大事。 就在这个忙碌的当口,山东巡抚衙门大门口,突 然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急匆匆地往衙门里闯。巡抚 衙门的差役们正想上前盘问,领头的一名高官高喊: “奉旨,着将山东巡抚蒋洲革职拿办!”差役们定睛 一看,高喊者是正在山东督办河工的钦差大臣、刑部 尚书刘统勋,紧随其后的是两广总督、刚刚卸任山东 巡抚的鹤年。刘统勋、鹤年两人气势汹汹而来,差役 们哪敢阻拦?刘统勋等一千人马闯进巡抚大院,蒋洲 急匆匆地从衙内出来,来不及询问怎么回事就被拿下 了,遭到押送看管。从上任到落马,蒋洲担任山东巡 抚不足百*,成为清朝*短命的巡抚之一。 巡抚衙门的大小官吏差役,看着这一幕,震惊不 已。且不说蒋洲上任还不足三个月,也不说当时山东 泛滥的水患问题,就看蒋洲的个人履历,辉煌灿烂, 一点儿都没有要落马的预兆。 蒋洲出生在“一门两相”的常熟蒋家。其父蒋廷 锡,在雍正年间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授文渊阁 大学士,死后谥号“文肃”。蒋廷锡的长子蒋溥,是 雍正八年的状元,历任户部尚书、礼部尚书,授东阁 大学士,乾隆二十二年正是他权势熏天的时候。蒋廷 锡的次子就是蒋洲。蒋洲出生在如此官宦世家,养尊 处优,前半生顺风顺水,少了奋斗拼搏的艰辛,也少 了深思熟虑的慎重。 在家庭的支持下,蒋洲从部院主事起步,仕途一 帆风顺,外放道台、按察使,乾隆二十年(1755)任山 西布政使。乾隆二十二年,山西巡抚明德调任陕西巡 抚。一般情况下,一省巡抚从省外调任,也就是说, 本省布政使如果升职,一般会升迁为其他省份的巡抚 。但是,蒋洲接替明德,担任布政使仅两年,就升任 了本省巡抚,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他的栽培与信任。当 年七月,蒋洲又平调山东巡抚。朝野内外都把蒋洲视 为冉冉升起的一颗政治明星。想不到,就在他即将登 顶的时候,突然革职拿办,仕途可能戛然而止。 是什么,让一颗政治明星突然陨落?是什么,比 水患*加严重,让乾隆皇帝在治水的紧要关头毅然拿 下了一省巡抚?那就是——*败! 几天前,乾隆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757年11月16 *),乾隆皇帝收到了山西巡抚塔永宁的密折,参奏 蒋洲在山西任上亏空库银2万余两。本年七月,蒋洲 得知即将调任山东巡抚,就想着如何把2万两银子的 窟窿给填平了。 我们来看看蒋洲是怎么做的。他找来亲信、冀宁 道道台杨龙文商议,结果两个人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由杨龙文出面,给山西各府、州、县行文,“视 其地方之丰啬,勒派银两”。也就是用正式公文的名 义,要求下属的州县官员凑钱填补蒋洲造成的亏空。 其中,凡是经蒋洲保提升转的官员,额外加派,自数 百两到上千两不等。这种公然发文、违法填补亏空的 做法,蒋洲能够奉行不移,和他的性格不无关系。 山西的州县官员,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合计 缴纳了1.4万余两银子,仍然填补不满窟窿。怎么办 ?(P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