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易家国赤子心--梁启超与梁氏家风

坦易家国赤子心--梁启超与梁氏家风
作者: 杨阳|总主编:徐梓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19.00
折扣价: 11.40
折扣购买: 坦易家国赤子心--梁启超与梁氏家风
ISBN: 978753479601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往事不堪回首,更显得眼前的胜利来之不易。面 对情状不妙的国势,梁维清早就暗下决心,终生报国 ,并把这份志向传给了自己的后代子孙。故此,三十 多年后,他在教养幼年梁启超时,常常讲的是宋朝、 明朝亡国的旧事,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了梁氏一 门的家国心、赤子心、中华心。 这是后事。只说眼前的梁维清,除去平匪守村, 便是教子读书。即使才六岁的儿子梁宝瑛,他对其也 是严格要求。父子共学的场景,落在乡邻眼中,再次 引来一番赞叹。 其实,早在战乱初起时,全村人的目光便都投向 了梁维清。梁维清牵头保良会,实是人心所向。因为 他不仅是茶坑村民信服的长者,更是当地梁氏族人的 骄傲。这事,说来话长。 二、均分家产 茶坑村村民素来以姓梁而自豪。若从秦仲的小儿 子康被封于梁山算起,到梁维清这一代,已是第九十 世,传衍了两千五百多年。广东梁氏这一支,是宋代 进士梁绍的后人。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但是, 进士后人却未必个个学习好。 按《茶坑梁氏谱记》所说,梁绍曾孙梁南溪择居 大石桥,这便是当地梁氏的先祖了。从梁南溪到梁维 清,又传了二十五世。可是,茶坑梁氏却始终没有特 别出色的读书人。 梁维清的祖父、梁启超的高祖梁上悦,字光恒, 号毅轩,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是个普通的农民 。 梁维清的父亲、梁启超的曾祖梁炳昆,字饶裕, 号寅斋,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是个普通的农 民。 但是,从他们的字号可以看出,梁家人对读书、 做学问是很重视的。所以,梁维清的书念得很好。他 早年便立志于学,经过日夜苦读,考中了秀才。这意 味着他摆脱了“白丁”的身份,有了“功名”在身, 可免除徭役,可见知县不跪,还可因公事直接禀见县 官。在乡邻眼中,梁维清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着实不 易。 梁维清两岁时,生母就去世了。长大后,他一面 自耕自食,一面尽心侍奉继母和庶母。孝顺之名在村 里是妇孺皆知。而他的悌爱之名,在乡里更是家喻户 晓。 梁维清与兄弟们感情很好。这种深情厚谊不是说 出来的,而是体现在行动上,被村民看在眼里的。在 梁炳昆去世后,梁家兄弟八人分家。有人便提议说: “梁维清是嫡子,应该多得一些遗产。”旁观族老皆 无异议,因为这个建议符合当时的情理。原来,古人 看重名分,讲究“明嫡庶之端,异尊卑之礼”。在娶 妻或纳妾时,正室为嫡,妾室为庶。正室的子女是嫡 出,妾室的子女是庶出。嫡子女的地位为尊,庶子女 的地位为卑。梁维清多分遗产,四里八乡谁也不会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