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北大心理课
ISBN: 9787509367780
孩子的问题——家庭治疗 北大心理教授说,对于青少年出现的行为问题, 比如交友问题、学习问题、心身疾病,都可以使用家 庭治疗的方法。很多的个体心理治疗理论都对当事人 的成长经历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家庭的重要性不容忽 视,如果你看过关于美国连环杀手的成长经历,就知 道正是因为他们父母的教养方式让一小部分人走上了 毁灭的道路。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案例,作为一个 人,不管生活在任何家庭,都拥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孩子经常出现问题的家庭模式有:母亲的强势导 致女儿强势、丈夫和儿子懦弱;父亲的参与程度低, 母亲带大孩子,父亲角色的缺失;父母对孩子寄予的 希望过高,导致孩子的压力像山一样重…… 北大心理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个关于18岁女孩 生病不能上学的真实案例。 女孩叫素素,今年18岁,高三在读、品学兼优, 还有8个月的时间高考,但是她现在害怕去上学。她 的爸爸妈妈带她来看心理咨询师。 她的妈妈首先描述了女儿的情况。妈妈说:“素 素从小时候开始就特别懂事,从来没有让我和她爸操 心,特别是学习,别人家的孩子都要父母三番五次地 催促学习,而素素每天回到家就写作业,是一个典型 的好学生。一个月前,素素突然每天嚷着头疼,上不 了学。我就带她到医院做了一个检查,医生并没有检 查出什么问题,只说是因为学习的压力,我也不敢让 她乱吃什么药。现在进入高三,时间很宝贵,她也不 听我的话去上学,我也不敢逼她。万一出了什么事怎 么办,我听说有的孩子被父母逼得自杀了,吓了一身 冷汗。” 咨询师从素素的母亲处了解了情况,她认为背后 肯定有素素隐瞒的情况。咨询师和素素单独进行了交 谈。 素素说:“这件事我不敢让妈妈知道,因为她对 我寄予的希望实在太高了。从小到大,我几乎没受什 么挫折,老师喜欢我,父母将我捧在手心里。升入高 二的时候,我对隔壁班一个转来的同学一见钟情。那 天,他在操场上打篮球,我看到他第一眼,他正在低 头拍球,就在一刹那,他抬起头来看到我,我们四目 相对,我的心跳瞬间停止了,好像什么都听不见了。 我们彼此都有意,就早恋了。后来,他突然提出分手 ,我没有任何准备,他也没有向我解释任何原因。我 根本想不出为什么,只是隐约听到他和另外一个女生 好了。但是我就是不甘心,我从来没有输给别人,这 给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 “我不想去上学,因为去了我看到他,就感觉很 痛苦,还要装作若无其事。每次看到他们两人在一起 ,我就感到站不稳,头疼。我特别累,好像同学们也 发现了什么,他们在背后说我坏话的样子,我受不了 。我曾经想过自杀,但是这么做,别人很快就知道了 ,更看不起我。” 素素告诉了咨询师她不想上学的真正原因,是和 这个男孩分手。对于一般人来说,分手虽然会让女孩 痛苦,但是也没有到不能上学的地步。咨询师发现素 素是一个好强、虚荣、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的女孩。她 很骄傲,虽然她的陈述没有明确地表达这一点,但是 咨询师还是感受到了。咨询师决定了解她父母的情况 。 素素的妈妈说:“我与素素爸爸结婚的时候,我 父母和所有的亲人都反对。因为当时他是工人,学历 不高,家里条件差。而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学历比 他高。没有人看好我们的婚姻,在结婚的那一天,我 家没有一个人来。当时我特别伤心,我们俩暗下决心 ,一定要努力地生活,让别人对我们刮目相看。” “结婚之后,素素爸爸对我很好,为了让我和素 素生活得更好,他去做生意。开始的时候,生意不好 ,我们都过得很辛苦,为了跑业务,他一直出门在外 ,素素就是我带大的。我一个人又要工作还要带孩子 ,担心他在外面过得不好,挺辛苦的。但是,不能跟 任何人说,说了也没人同情我,反倒说我是自作自受 。太苦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哭,素素就安慰我,说将 来一定好好学习,给我们争气。” “幸亏素素爸爸的生意不错,现在我们的生活也 越来越好。为了让素素考上一所好大学,我现在将全 部的心思都放在她身上,希望她将来能有出息。” 素素的爸爸说:“素素妈妈为我牺牲了很多,受 了很多苦,我发誓要让她过上好日子。开始做生意的 时候,真的很难,我从来没有跟素素妈妈说,我不想 她为我担心,而且她一个人也够辛苦的了。我们只有 这一个女儿,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她努力,为她 的前途铺路。” 咨询师听了素素父母的话之后,认为这个家庭的 所有人都活得很辛苦,很压抑。他们每个人都承担着 不小的压力,这种压抑的氛围影响了素素的性格。素 素父母的婚姻开始就承担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证明他 们的结合是正确的,两人一直很努力,素素爸爸事业 有成,家庭幸福,女儿优秀。素素对家庭很认同,背 负着父母的期望、自我的期许、高考的压力、同学的 竞争、失恋带来的痛苦。这些负担无处发泄,对于一 个18岁的女孩来说有些沉重。她对父母的爱和理解也 让她不能说出不让他们对她抱过高希望的话,所以只 能以生病来逃避。 咨询师让素素回忆起她成长中所有让她感到压抑 的事情,实际上她对父母是有愤懑情绪的,只是一直 隐藏着,不敢承认,她害怕父母的期许。咨询师也将 素素的情绪转达给了素素父母,她父母表示不敢相信 ,同时也渐渐地认识到自己给了女儿太大的压力。咨 询师对他们进行了数次家庭会谈。实际上,父母对素 素也过于溺爱,害怕她受伤害、受委屈,一直没有给 她独立的成长空间,所以让她选择逃避处理失恋这件 事。 通过会谈,素素的父母终于认识到女儿是独立的 生命个体,不是他们实现愿望的工具。如果真的想让 女儿好,就应该让她快乐地成长。P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