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中小学生阅读丛书
作者简介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一1946),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巨擘,尤以科幻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和《世界大战》等闻名遐迩,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鼻祖和典范,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作为作家,多才多艺的威尔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还获得了人类历史学家、社会哲学家和预言家等桂冠,他虽然不是职业历史学家,却以《世界史纲》和《写给年轻人的简明世界史》跻身于历史大家之列。经过百年的淘沥,《写给年轻人的简明世界史》不但已经成为世界史研究的经典名著,也成为脍炙人口、深入浅出的人文佳作。
内容简介
第1章空间的世界 世界的历史仍然不完全为人们所知。200多年前 ,人们还仅仅知道在此 之前3000年的历史。至于3000年以前发生的事情还只 是一些传说或者猜测。 相当一部分文明世界的人还认为这个世界是在公元前 4004年被突然创造出 来的。这个说法被一代代传承下去。当然,学者们对 于这个世界到底是在那 年的春天还是秋天被创造出来,意见并不一致,存在 争议。这种非常荒谬的 见解源于对希伯来经典《旧约》做出拘于字面上的简 单解释,也源于对与此 相关的神学武断的假设。如今,这些见解早已为神学 家所抛弃。人们普遍认为, 从各种现象来看,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早就存在,而 且已经存在了无限久远 的年代。当然像在房子两端各安一面镜子,房子就好 像没有尽头一样,这些 现象也可能是假象。尽管如此,那种认为我们生存的 世界只有六七千年历史 的说法,无疑可以看作是一种应该被彻底推翻的谬论 了。 现在世人皆知,地球是一个直径8,000英里(1 .28万千米)的略微有 点扁的椭圆形球体,就像橘子的形状。大约2500年前 ,少数学者就已经知 道地球是球形的。但是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地球是 一个平面,并且还用各 种在今天看来十分荒诞的说法解释地球与天空、恒星 、行星的关系。现在我 们知道,地球每24小时以地轴(约比赤道直径短24英 里或约39千米)为 中心自转一周,形成昼夜更替;与此同时,地球沿着 微微倾斜的椭圆形轨道 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就是一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并不总是相同,最近时 约为9,150,000英里(1.47亿千米),最远距离为 9,450,000英里(1.52亿 千米)。 距离地球239,000英里(38万千米)处,还有一 个小星球——月亮围绕 着地球运行。围绕太阳运行的星球不止地球和月亮, 还有距离太阳360.000 英里(5,800万千米)和670,000英里(1亿多千米 )的水星和金星两颗行星。 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外围,还有无数呈带状的小星体、 小行星。此外,还有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围绕太阳公转,它们和 太阳的距离分别是141 亿英里(2.27亿千米),483亿英里(7.77亿千米 ),886亿英里(28.6亿千米)、 1,782亿英里(44.94亿千米)和1,793亿英里(67 .42亿千米)。对于我们来说, 这些动辄以百万计的数字理解起来相当困难。但如果 我们把太阳和其他行星 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到可以接受的尺寸,读者理解起 来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我们假定地球是一个直径1英寸(2.5厘米)的 小球,太阳就是一个远 在323码(295米)之外的直径9英尺(2.7米)的大 球,两者相距也就是五 分之一英里,步行大约四五分钟。而月球就是一粒离 地球约2.5英尺(0.76米) 的小豌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两颗行星,即水星 和金星,它们离太阳分 别是125码(114米)和250码(213米)。围绕这些星 体的是茫茫无际的空 间,直到距离地球约175码(160米)外的火星。木星 直径1英寸(0-3米), 距离地球约1英里(1.6千米)。2英里(3.2千米) 处有稍小的土星;天王 星和海王星在4英里(6.4千米)和6英里(9.6千米 )外。数千里外的地方 只有细微的尘埃和稀薄的气体。即使按照这种缩小的 比例来计算,离地球最 近的恒星也要远在8万千米之外。 这些数字,或许会使人们对于生命之剧不断上演 的茫茫无际的空间有一 个概念。 在这个浩瀚的空间里,我们真正了解的只是生活 在地球表面的生命而已。 我们居住的地方距离地心有4,000多英里(6,400千 米),而生物生活的 空间深入地下不超过3英里(5千米),高出地面也不 到5英里(8千米)。 而其余的茫茫空间显然是空洞、无生命的空间。 最深的海洋,其深度也只有5英里(8千米),飞 机飞行的最高纪录也 刚刚超过4英里(6.4千米)。虽然人们曾经乘气球 上升到距离地面7英里(11 千米)的高空,但那是以遭受巨大痛苦为代价的。没 有一种鸟类能飞到5英里(8 千米)以外的高空,那些随飞机升到高空的小鸟和昆 虫,上升到超过这一高 度时就会因窒息而失去知觉。 第2章时间的世界 最近50年里,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和起源已经做 出了许多很有价值并 且很有趣的推测。在这里,我们不能对这些推测妄加 概括,因为其中包涵着 许多深奥的数学和物理学问题。实际上,现有的物理 学和天文学发展程度, 使得对于这些事物的科学研究成果还很难超越主观推 断和猜想。就目前研究 的总体趋势来看,估测的地球年龄是越来越长。现在 看来,地球在20亿年 前就已经存在,并围绕着太阳运转了。也许实际上地 球存在的时间比这更久 远,甚至久远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在地球分离出来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太阳、地球 及其他围绕太阳运行的 行星可能是一些由空间中弥漫的物质组成的巨大漩涡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 以看到天空中到处都有发光的螺旋形物质围绕着一个 中心旋转,这就是所谓 的“涡状星云”。许多天文学家都认为,太阳和它的 行星在聚结一团成为现 在状态之前,也是这样的一种涡状形体。经过无数次 的聚结,经历过久远的 年代,也就是我们假定的大约25亿年前,地球和月球 才有了现在的雏形。 那时,它们自转的速度比现在要快得多,离太阳的距 离也更近,绕太阳公转 的速度也更快,它们的表面都在燃烧或熔解着。太阳 本身在天空中是一个大 火球。 如果我们能够回到无限久远的过去,亲眼去看一 下地球的最初状况,我 们将看到与现在迥然不同的景象:那时的地球更像是 熔炉的炉膛,或者遇冷 前滚动的岩浆的表层。当时还没有水,因为所有的水 还只是混合在硫磺蒸气 和金属蒸气中的极热的水蒸气。在大气之下,是一片 翻滚沸腾的熔岩的海洋。 穿过弥漫着火云的天空,急速运转的太阳与月亮的炫 目的光,犹如赤热焰火 般飞掠而过。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