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古籍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国术之魂(天津中华武士会健者传)/津沽文化研究集刊
ISBN: 9787552806625
王中泉练功内容极简,功夫却精深莫测,骑马式 桩一蹲一个半时辰,盛满水之碗放于头、肩之上,任 人推撞水丝毫不洒。为了测试他的千斤坠功夫,村人 用耕地老牛拉他,王中泉骑马式桩一蹲,老牛拉不动 ,练功的鞋底子拽掉下来,可见下盘功夫之深。 王中泉为人刚直,疾恶如仇,对弱者全力相助, 对蛮横者从不屈服。光绪初年,他到沧县城郊购药, 遇一老者向他求救说,邻村有一叫张耀祖者,绰号“ 胎里坏”,要抢其女儿成亲。张家有钱,买通官府, 又豢养了一批打手,其人功夫了得,横行霸道,无人 敢惹。王中泉听后,气愤不已,道:“‘胎里坏’如 此暴虐,我非会会他不可。”夜晚,王中泉跃人张宅 ,见室内吊灯高悬,张袒胸露腹,授打手以拳法。王 怒不可遏,哼了一声,被张听到,大声说:“何人敢 来张宅偷艺?”话音刚落,王中泉已跃其面前,说: “如此花架子之功,岂值分文?”张大怒,要与王比 艺。王说:“现已更深,不可惊动四邻,各演其技如 何?”张练棍术,其徒助威。王见张之棍向他袭来, 身一闪,右手一捞,将棍夺过,继而练之,张目瞪口 呆。张不服,要较技。张双手持棍,“力劈华山”朝 王头顶猛力砸来,王不躲不闪,迎上前,一招“翻江 倒海”将张之棍磕飞,同时用棍梢击中张左肩,张哇 呀一声倒地,勉强爬起,叩拜求饶。王中泉训之以礼 ,教之以德,告之以规。从此,“神棍”王中泉名扬 四方。 清光绪五年(1879),有一自称来自河南嵩山少 林寺、法号震明的武僧,来罗疃会武。言其走遍南北 未遇敌手,耳闻沧州武林豪杰甚众,持十多斤齐眉铁 棍,演练了一趟棍术,一探虚实。也确实棍行风吼, 功力非凡。时大枪枭雄曹井田、镖王刘虎臣等闻讯到 现场观望.虽觉和尚狂妄,但念其为外地人,未与他 较。 第二日,和尚又来摆阵。于是,曹井田、刘虎臣 、黄士海、张景星等人商定由王中泉上场与和尚较棍 技。王中泉持七尺长的腊杆长棍,与和尚接架相还十 余合,不分胜负。王发现和尚棍沉力猛,不能与其硬 磕硬碰,便发挥白蜡杆棍轻巧灵活的优势,当和尚以 “泰山压顶”之势袭来时,王一招“太公钓鱼”顺势 化解和尚铁棍来式,未等和尚变招,王以闪电般速度 摆腰抖臂,一招“老翁砍柴”,击中和尚左肋,使其 跌坐在地。王急忙向前将其扶起,拱手言失。和尚后 悔道:“不该口出狂言,沧州果然豪杰辈出。王施主 神棍称号,当之无愧,和尚佩服!”王中泉请医师给 和尚疗伤,精心照料。和尚康复后,与王中泉相互切 磋棍法,结为好友。 光绪末年(1908),王中泉赴北京戳杆授徒,在 北京城九门挂棍(摆擂台),屡战不败,威震京都, 号称“天下第一棍”。 八极拳的特点是根稳身正,讲究“八极八极脚不 离地”。王经常说“你会飞也没有用,你也得到我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