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3.50
折扣购买: 朱自清散文精选(无障碍阅读版)/统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丛书
ISBN: 9787570404919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批评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隽永深刻、沉郁顿挫,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思想沉厚著称,极富真情实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给亡妇》等;二是海外游记,如《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三是写景美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这时却遇着了难解的纠纷。秦淮河上原有一种歌妓, 是以歌为业的。从前都在茶舫上,唱些大曲之类。每日午 后一时起;什么时候止,却忘记了。晚上照样也有一回。 也在黄晕的灯光里。我从前过南京时,曾随着朋友去听过 两次。因为茶舫里的人脸太多了,觉得不大适意,终于听 不出所以然。前年听说歌妓被取缔了,不知怎的,颇涉想 了几次——却想不出什么。这次到南京,先到茶舫上去看 看,觉得颇是寂寥,令我无端地怅怅了。不料她们却仍在 秦淮河里挣扎着,不料她们竟会纠缠到我们,我于是很张 皇了。她们也乘着“七板子”,她们总是坐在舱前的。舱 前点着石油汽灯,光亮炫人眼目:坐在下面的,自然是纤 毫毕见了——引诱客人们的力量,也便在此了。舱里躲着 乐工等人,映着汽灯的余晖蠕动着;他们是永远不被注意 的。每船的歌妓大约都是二人;天色一黑,她们的船就在 大中桥外往来不息地兜生意。无论行着的船,泊着的船, 都要来兜揽的。这都是我后来推想出来的。那晚不知怎样 ,忽然轮着我们的船了。我们的船好好地停着,一只歌舫 划向我们来的,渐渐和我们的船并着了。铄铄的灯光逼得 我们皱起了眉头;我们的风尘色全给它托出来了,这使我 跛躇不安了。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 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他跨过来的时候, 我们船上似乎有许多眼光跟着。同时相近的别的船上也似 乎有许多眼睛炯炯地向我们船上看着。我真窘了!我也装出 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 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了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 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 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 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道:“不要!”于是那人 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我的心立刻放下,如释了重负一般。我们就开始自白了 。 我说我受了道德律的压迫,拒绝了她们;心里似乎很 抱歉的。这所谓抱歉,一面对于她们,一面对于我自己。 她们于我们虽然没有很奢的希望,但总有些希望的。我们 拒绝了她们,无论理由如何充足,却使她们的希望受了伤 ;这总有几分不作美了。这是我觉得很怅怅的。至于我自 己,更有一种不足之感。我这时被四面的歌声诱惑了,降 服了;但是远远的,远远的歌声总仿佛隔着重衣搔痒似的 ,越搔越搔不着痒处。我于是憧憬着贴耳的妙音了。在歌 舫划来时,我的憧憬,变为盼望;我固执地盼望着,有如 饥渴。虽然从浅薄的经验里,也能够推知,那贴耳的歌声 ,将剥去了一切的美妙;但一个平常的人像我的,谁愿凭 了理性之力去丑化未来呢?我宁愿自己骗着了。不过我的社 会感性是很敏锐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而 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我于是有所顾忌了,尤其是 在众目昭彰的时候。道德律的力,本来是民众赋予的;在 民众的面前,自然更显出它的威严了。我这时一面盼望, 一面却感到了两重的禁制:一、在通俗的意义上,接近妓 者总算一种不正当的行为;二、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