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三少年(上下)/抗日小英雄儿童文学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章 柳泉峪 沂蒙山有个青石崮,青石崮下有个山庄叫柳泉峪 。 全庄百把户人家,稀拉拉地占了多半条山峪。除 了 大财主潘兰田家的青砖大院以外,穷人家大多是黑石 蛋 砌成的小团瓢。称作“瓢”,自然是很小很小的了, 连房 顶也不苫*、不挂瓦,铺一层平光光的薄石板。房前 屋 后,石缝里钻出来酸枣、刺槐和山松棵子,把那一间 间 低矮的石屋遮住了。 村东石崖下有个山泉,名叫柳泉。说来也怪,碰 上 雨季,连下七八天大雨,青石崮顶上的山洪老牛一样 的 吼着滚下来,干河套里大水几人深,能将磨盘大的石 头 一口气冲到十八里以外的官亭镇上。可这山泉,泉水 照 样不见涨、不发浑,清亮清亮的,还跟那小孩子眼睛 一 样,天上的云朵儿映在水皮上看得清清楚楚。要是碰 上 旱天,黄土晒得冒烟,石板晒得裂缝,合抱粗的大树 晒 得软叮当像抽去了筋骨,一根火柴能把满山石头点得 着 火冒烟。可这山泉,照样一星点儿不见少。人们提上 一 瓦罐水来,水皮摇晃一下,噗噜噗噜冒几个水泡泡, 泉 水就又涨到石壁那原来的水印印上,把那墨绿墨绿的 青 苔罩住了。 老人们说,这是青石崮一道地脉,沂河水一支源 头。 别看泉子不大,可直通到一百二十里外滔滔奔流的沂 河。 说是泉子里撒条小鱼苗,在它尾巴上扎条红绸带,过 它 一年半载,小鱼苗就能穿过大山底下的石劈缝游进沂 河。 可那红绸带,早就化到鱼鳞里去了,那鱼就金翅金鳞 , 红光闪闪,长得有半截扁担一般粗大,小孩子抱不动 了。 不用说,山庄就因为有这个泉子,才起名叫柳泉 峪。 这是一九四二年秋天的一个早晨。村东头山神庙 后 面一扇野荆条栅栏门吱呀一声,走出一个中年汉子来 。 这人名叫石太平,是个庄稼汉,手艺人,还算个半拉 子 庄户医生。女人前年没了,跟前剩个十一岁的儿子留 孩。 他起早挂晚,门里门外,小小的柴门院收拾得特别刮 净, 几亩山沟地侍弄得格外熨帖,遇上阴天下雨,一双手 也 闲不住,不是编筐织篓,就是从光崖上扛回几块大青 石, 大的做成拐煎饼的小磨,小的錾成一嘟噜一嘟噜的蒜 臼 子,拼上牛力挑到官亭镇十字大街,好歹也能换回几 升 黑豆来。地里活儿松闲了,他就把块生牛皮护到小腿 和 脚背上,提个小镢头,一个人进深山野岭去刨**。 山 里人看他识得药性,遇上扭筋伤骨、蛇咬虫叮,就到 门 上求他治病。他是个透灵人,给病人捏捏攥攥、问问 看 看,几味*药下去,却也常常药到病除。这一来,名 声 顺着*皮飞,这汉子变成山沟里的庄户圣人了。现在 , 石太平披件旧布衫,腰缠一条青布围腰,肩上扛着镢 头 和扁担,朝村外走去。留孩提个小瓦罐走在身后。这 孩 子喜眉俊眼,脑门上留着一撮毛儿盖。他口里含个叶 片 片,一面走,一面学着鸟叫,逗得一群山雀从对面山 梁 上扑过来,又吱吱喳喳叫着朝老林里飞去了。 突然听到峪底传来一声小孩子的喊叫:‘不投降 ?好 小子,你等着!” 留孩抬头望去,认出那是二叔家的弟弟石头。小 家 伙一手掐腰,一手提把短把镰刀,点画着面前一片野 树 棵子,正在训话。留孩来到跟前,他也没有发现。 “老实站好!”石头朝一丛刺蓬棵吼道,‘你是 东洋 鬼子,跑到咱柳泉峪干什么?看刀!”他猛一挥手,雪 片似的镰刀在半空里一闪,刺蓬棵早齐崭崭拦腰截断 , 残枝败叶滚到了脚下。“还有你,一条汉奸走狗!” 小家 伙又指向一棵野酸枣,“你还敢牵驴吗?还敢抓*吗? 还 敢杀人放火吗?什么?你要投降……好!饶你一条狗 命!”可又突然扬起镰刀,“不行!得留下你一只走狗 耳 朵!”说着,猛一挥手把一条枝权砍了下来。 ……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