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制造(使命分担构筑中国制造软实力)(精)
ISBN: 9787121314445
。。。
清代实施海禁,仅开放广州口岸,但当时我国的 商品经济、人文思潮也如同其他国家一样,在蓬勃发 展。此时,英国早已完成工业革命,正在全世界扩张 殖民地和商品贸易。尽管中国尚未了解世界,但在鸦 片战争最终爆发之前,中英之间是有机会实现国家之 间的贸易的,最初的英国并没有打算为鸦片走私贸易 与中国开战,对于最后开战,英国议会的投票表决是 27l:262微弱优势赞成。 当时存在一个很小的时间窗口,中国有可能像俄 国、德国那样向英国学习,引进工业革命成果,以林 则徐为首的一批中国人已经开始睁眼看外部的世界, 如果没有战争,或许中国会如同20年之后日本明治维 新所采取的措施一样,接受西方启蒙,向西方学习。 不过,历史做出了选择,战争代替了思想启蒙和文化 交流。 鸦片战争不仅打乱了近代中国融入主流国家、引 进工业文明的进程,而且揭开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序幕 ,也揭开了内乱的盖子,鸦片战争之后,大量华南劳 工被卖猪仔,远涉重洋,甚至成为美国西部开发的主 要劳动力;而两广地区则盗匪横生,今天开平、恩平 一带大量防止盗匪的碉楼就是当年匪患的遗迹。第二 次鸦片战争更是进一步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步 伐,割地、赔款,内忧外患,民族危亡。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对中国发 动了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屈辱的百年近现代史开端; 洋务运动曾经打开中国工业文明的曙光,却因为日本 挑起甲午战争和中国战败而夭折;民国时期曾经有过 短暂的黄金十年,长三角的轻纺工业、天津的化学工 业一度获得快速发展,却再次因为日本侵略东北和发 动全面侵华战争而中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中日之间的实 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 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全部经 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 吨,而中国只有4万吨;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 吨,中国是2800万吨;日本的石油储备是169万吨, 中国只有l-3l万吨;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 有’700吨。 再看看1937年的具体军事工业品生产。飞机,日 本当年造了1580架,中国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径的火 炮,日本当年就生产了744门,中国一门也造不了; 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 ,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军舰 ,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级,中国一吨级也 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 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 器,这就是1937年我们的工业情况。 抗战爆发以后,中国与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和经 济实力差距进一步被拉大。抗战爆发初期,中国就丢 掉了现代工厂的94%,上海及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全 都丢掉了,发电量的96%也丢掉了。 P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