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禁烟先锋)/名人传
作者简介
詹文维,历史学家。
内容简介
6.虎门销烟国威扬? 林则徐一面下令逮捕颠地,一面提审伍绍荣,怒斥其与夷人勾结。颠地能逃走,固然和水师私放有关,但伍绍荣其实也受义律所托,在百般无奈之下为颠地穿针引线。伍绍荣深恐林则徐追究起来,又给他一个“罪不容诛”,于是自愿献上部分家产,增添虎门军备,以求保住项上人头。 林则徐再度要伍绍荣转达义律等人,如果洋商不肯据实缴交鸦片,将进行封舱,停止所有对外贸易,一概不准上下货物。 义律等人仍顽固抵抗。林则徐除了以强硬的态度执行封舱,还下令在商馆服务的中国雇员撤离。中国仆人、厨子、苦力和买办数百人,一接到命令,随即撤离,留下空空荡荡的商馆。 之后,林则徐根据线报,截回了逃走的颠地。 林则徐随即采取了更严厉的部署,封锁商馆对外交通,并派兵围守。广场上,安排穿着醒目制服的兵勇吹号敲锣,通宵巡逻。商馆的后面,装备着火铳和火药筒的步兵排列在街道两旁。沿河一带,由无数小船团团围住,切断洋商与港外军舰、走私船只的联络。 林则徐虽然并未断绝商馆食物和饮水的接济,但是紧绷的气氛仍然让洋商坐立难安。 林则徐除了以威势逼迫洋商,也试图晓以大义。他另外下谕令:只要外国人肯交出四分之一的鸦片,中国雇员就可以回到他们那里工作;交出一半以上,便可让外国人搭乘从黄埔到澳门的渡船;交出四分之三,看管可以撤除;一旦全交,正常贸易就可以恢复。 如此僵持了几天,美国商人首先表示愿意缴烟,继而义律也在这种形势下屈服了。 义律以英国政府的名义尽量收集各烟贩的藏烟交给林则徐,径行向英商宣布,缴多少鸦片都领有收据,将来可凭收据要求补偿,费用则由他本人和英国政府共同分担。 表面上看来,义律似乎是代表英国政府不保护鸦片走私,但是实际上,却是将英国政府拖入鸦片走私的贸易中。今后英国政府如果不对烟贩负责赔偿烟价之责,就得以实力向中国政府索赔。 洋商缴烟的问题一确定,林则徐转而加强广东省内禁烟的措施,除了加强鸦片烟具和烟土的收缴,还悉心配制断瘾药材,提供有瘾者服用。 二月二十七日,林则徐和地方文武大员由水路赴虎门,执行缴烟工作。从二月二十七日开始收烟到四月六日止,三十八天的时间里,总共收缴了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两千一百一十九袋鸦片,将近两百三十七万斤之重。 林则徐奉道光皇帝指示,于四月二十二日(公历六月三日)在虎门开始进行销烟工作。 当日,虎门山丘人山人海,军民同欢,敲锣打鼓,舞龙舞狮。自林则徐到广东,不过约一个月的时间,不动干戈,不发一兵一卒就让洋商答应缴烟。那些鸦片商人向来凭恃武力与财力,在中国耀武扬威,今日竟然屈服,这胜利非但难得,更是空前,大快人心。 林则徐特邀各国观礼代表在山丘凉亭观看销烟。 午后两点,关天培把黄龙令旗一挥,炮响三声,五百名销烟武士赤膊上阵,个个生龙活虎地忙了起来。所有的人忙而不乱,在严密的监督和指挥下,滚滚硝烟直冲蓝天,旁观者人声沸腾。鸦片流毒害得许多人倾家荡产,多数百姓是深恶痛绝的,此刻群情激昂,欢声雷动。 各国观礼者也为之动容。 林则徐为了销毁这大批的鸦片,想了个特别的方法。以往烧毁烟土的方法是拌桐油用火销化,但是烧过后仍有残膏渗入地下,受不了烟毒之苦的人,便会掘土取膏吸食。 林则徐则是命人挖了两个大池,底下铺上石板,四周拦桩钉板,防止渗漏。池子前面挖一个涵洞,后面通一道水沟,以利涨潮时引水冲刷。浸化的方法是先引水入池,撒盐巴成为卤水,再将鸦片切成四瓣,投入其中浸泡。等半日后,将整块石灰抛入池中,池中便沸腾起来,再用人力搅拌。 此刻,销烟的武士们便在搅拌池子,恶臭冲天,硝烟滚滚。只等颗粒尽化,一待退潮,开启涵洞,让池中之物流往大海。 邓廷桢心头一动,对林则徐说:“这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两百三十七万斤的片,夷人都以为这验收过程,必定会有中饱私囊之事。谁知层层监督下,未少分毫。这批鸦片价值一千多万两白银,夷人又传说,我们将使鸦片合法,将巨量的鸦片转售获利。谁知道你彻彻底底地将鸦片销毁,痛痛快快地冲入大海。” 林则徐昂然说道:“这恶毒之物,务必铲尽。不让它污染我中华一寸土地,不让它夺我百姓半条性命。这还只是开始,外夷还没照示具结,允诺往后一旦查出仍携带鸦片来华,货物随即由官方没收,人即正法。圣上禁烟条例还没颁定,水师以及军备尚未整顿,关于禁烟之事,还有一桩桩、一件件待办。” 邓廷桢知道,还有诸多力量在牵制着林则徐的禁烟大计。 林则徐并不因此颓废,他仍为此刻振奋,为未来激昂。“烟一日不禁,我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中外同观,神人共鉴。” “说得好!”邓廷桢定下心志,“我与你同进退!中外同观,神人共鉴。” 两人相视而笑,目光中却隐隐蓄着复杂万端的泪光。 观礼的外国人中,有一名美籍传教士——裨治文牧师。他在当月的《中国丛报》里,为销烟一事做了精彩的报道,并加了这样一段话:“其全部工作所凭借的严谨与忠诚的程度,实在出乎我们意料;我们无从想象世上还有比此更见忠实执行的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