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胡适自述/胡适文丛
ISBN: 9787222127821
胡适(1**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不朽——我的** 不朽有种种说法,但是总括看来,只有两种说法 是真有区别的。一种是把“不朽”解作灵魂不灭的意 思,一种就是《春秋左传》上说的“三不朽”。 神不灭论 **家往往说灵魂不灭,死后须*末*的裁判: 做好事的享*天国天堂的快乐,做恶事的要*地狱的 苦痛。这种说法,“几千年来不但*了无数愚夫愚妇 的迷信,居然还*了许多学者的信仰。但是古今来也 有许多学者对于灵魂是否可离形体而存在的问题,不 能不发生疑问。*重要的如南北朝人范缜的《神灭论 》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之于质,犹 利之于刀;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舍利无刀, 舍刀无利。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宋 朝的司马光也说:“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 春磨,亦无所施。”但是司马光说的“形既朽灭,神 亦飘散”,还不免把形与神看作两件事,不如范缜说 的*透切。 范缜说人的神灵即是形体的作用,形体便是神灵 的形质。正如刀子是形质,刀子的利钝是作用;有刀 子方才有利钝,没有刀子便没有利钝。人有形体方才 有作用:这个作用,我们叫做“灵魂”。若没有形体 ,便没有作用了,便没有灵魂了。范缜这篇《神灭论 》出来的时候,惹起了无数人的反对。梁武帝叫了七 十几个名士作论驳他,都没有什么真有价值的议论。 其中只有沈约的《难神灭论》说:“利若追施四方, 则利体无处复立;利之为用正存一边毫毛处耳。神之 与形,举体若合,又安得同乎?若以此譬为尽耶,则 不尽;若谓本不尽耶,则不可以为譬也。”这一段是 说刀是无机体,人是有机体,故不能彼此相比。这话 固然有理,但终不能推翻“神者形之用”的议论。近 世唯物派的学者也说人的灵魂并不是什么无形体,独 立存在的物事,不过是神经作用的总名;灵魂的种种 作用都即是脑部各部分的机能作用;若有某部被损伤 ,某种作用即时废止;人幼年时脑部不曾**发达, 神灵作用也不能**,老年人脑部渐渐衰耗,神灵作 用也渐渐衰耗。这种议论的大旨,与范缜所说“神者 形之用”正相同。但是有许多人总舍不得把灵魂打消 了,所以咬住说灵魂另是一种神秘玄妙的物事,并不 是神经的作用。这个“神秘玄妙”的物事究竟是什么 ,他们也说不出来,只觉得总应该有这么一件物事。 既是“神秘玄妙”,自然不能用科学试验来证明他, 也不能用科学试验来驳倒他。既然如此,我们只好用 实验主义(Prag mati**)的方法,看这种学说的实际 效果如何,以为评判的标准。依此标准看来,信神不 灭论的固然也有好人,信神灭论的也未必全是坏人。 即如司马光、范缜、赫胥黎一类的人,说不信灵魂不 灭的话,何尝没有高尚的道德?*进一层说,有些人 因为迷信天堂,天国,地狱,末*裁判,方才修德行 善,这种修行全是自私自利的,也算不得真正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