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190924/20/20190924204613397.jpg)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廿四(南北风物里的四时节气)(精)
ISBN: 9787550292239
青简,本职医生,准专业摄影师,行走与书写的爱好者。她之前拍摄的一组“二十四节气图”摄影作品网上疯传,被赞为“美得让人窒息”,曾被知名摄影网站评为年度*欢迎组照。文字及摄影作品曾发表于多家媒体,并著有个人摄影散文集《江南》及《梦里水乡》。
苏园 黎明伪装成一种鸟声,把你从夏天里惊醒。温柔 清凉的吻那么短暂,阳光的脚步迅速雀跃起来,出门 就能和它撞个满怀。五月开头的*子,连从树叶间露 出的斑驳也总是悸动不安,酝酿着即将盛大的热情。 很多次落花之后,土地开始变得丰厚起来,春天的影 子并没有淡去,只是融化成每一颗会在正午前消失的 露珠,或者在没有消失前被路过的蝼蝈喝了,鸣叫成 一段有着透明光芒的白*梦。当我有点累,有点倦, 有点痴狂,有点想你的时候,我就要去苏州。戏文里 唱得好:“不到园林,怎知**如许?”不到园林也 没什么,*无奈是等我终于有空到了园林,才发现春 色已逝。 要是去苏州,我会住钮家巷的平江客栈,虽然* 富贵雅的花间堂探花府与*接地气的明堂青旅也都住 过,却偏爱这座四路四进的江南民居。昔年的方宅与 董氏义庄,平江路上**座以客栈为名复活的老宅, 在如今林立的精品酒店中反倒显得落寞,却正合了我 心。我爱它逼仄少人的小院幽径,爱它疏于打理的花 木深深,连会透风的格子窗,和关起来吃力又作响的 木门也爱。 有雨的时候,看檐牙跌落细密的水滴,乱入空园 花叶泣,闲敲黛瓦客心惊。可这惊大多也是惊喜的惊 ,又下雨了呀,想来晚上能伴着雨声做个滋润的好梦 。雨是新的,晴是新的,晨曦与暮色被擦拭得闪亮, 天空与大地之间的*子每天都鲜美多姿,连古老的屋 檐也振动着翅膀。这个季节进入夏天的姿势是站立着 的,它立得那么轻盈,以至于像是将要飞翔。一个天 井之隔,便是熙熙攘攘的平江路,现下是不能去了, 第二天放晴,逛园子才是正经事。 五月头上,园子里的绿意已深。木香与蔷薇虽然 缀满墙头檐上,却已呈颓势,盛极之后的花叶懒散地 垂在枝间,早就不堪细看,不消几番风雨,便是落红 满地了吧,就好像酒到酣处,痛快了,接踵却是无限 怅然,几许悲凉。苦楝倒是热闹,细花开在细叶上, 颜色紫灰,像陈年米粒般不起眼,树下捡起放在手心 ,花蕊却是深深的血色,有不甘褪去的颜色与香气。 二十四番花信风,至此方歇。该是榴花照眼的初夏尚 在酝酿中,春花就来不及谢了,太匆匆,所谓“人间 四月芳菲尽”,大约就是说的此刻。芳菲其实未尽, 不过沉默片刻罢了,之后的夏花有时比春花*明艳。 每个园子都缺不了水,碧沉沉的鸭头绿,和春愁 一样颜色。那些惊不起波澜的静水能包容旅人们所有 的疲惫不堪,等到离去时,再还他满身的清凉无碍。 游廊、画舫、亭榭的背阴处总能见到小憩与打盹儿的 游人,湿热未起,趁着还有午荫的时节,做个赏心乐 事的美梦。依稀不是梦,是真有吴侬软语传来,循声 走去,花厅里一男一女,一把琵琶,一把三弦,低吟 浅唱的是《枫桥夜泊》。蒋调的醇厚韵味,在半梦半 醒的午后,把时光裹上了旧的味道,惆怅近乎停滞, 心里的喜悦却像丝绸一样柔软而舒展。 走在园林中,不会遇见意外的惊喜,但总能浮现 会心的微笑。也许是一声画眉的婉转,可能是一朵花 开的笑颜,*或者只是一时风过的水光云影。但无论 是什么,苏州都不是让你大快朵颐的英雄地,而是一 个需要细嚼慢品的温柔乡。良辰美景皆是你,园林太 美,**又太短暂,衬得哪里都如断井残垣。 若你也想去,我建议一大早先赶去艺圃。虽处巷 陌深处,需坐公交再转步行,非诚心之游人不可得, 却有着简练开朗的气质,毫无繁琐堆砌的矫揉造作之 感,不愧是我的*爱。暮春时节,还能遇见“满架蔷 薇一院香”,看完也别着急,与延光阁里喝茶的老伯 打声招呼再走。走不了几百米便是环秀山庄,小小园 子也是仗着叠山大师戈裕良的手笔才敢称山庄,其旁 的王鏊祠如今成了刺绣博物馆,虽是闺阁之物,几幅 沈寿的绣品倒也不辱没文渊阁大学士。出门沿着景德 路前行不久,右拐是马医科巷的曲园,也是俞樾故居 ,一座住宅与园林浑成一体的小园,勺水卷石,别有 雅趣,在半亭里可以歇脚观鱼,绿枝不出墙,留待主 人赏。只是几度沧桑,主人早就音问杳然。逛完曲园 已近午时,正好去嘉馀坊的同德兴吃一碗枫镇大面, 用肉骨、黄鳝骨、虾脑、螺蛳肉等鲜物吊成的白汤只 有在五月初才能尝到,**是一年一度不容错过的舌 尖盛宴。吃饱了走上几步,就到了怡园,也是个玲珑 别致的去处,因为建造的年代*晚,算是博采众长。 走得有点儿困了,就找个僻静的长廊假寐少时,游人 鲜至的园子,风来叶落,花开鸟鸣,都恍若独享,哪 怕是片刻的**也好。乘着天色还早,再坐车回平江 路,耦园就藏在仓街小新桥巷,一宅两园的布局只此 一家,驳岸码头有摇橹船陆续归来,即便摇着空船, 老伯们兴致来时也会哼上几句小调。听橹楼上可别坐 得太久,人道耦园亭榭好,独身无奈怯黄昏,这座沈 氏夫妇偕隐的园子还是不宜独游,既近黄昏,不如归 去。 四大名园之外,我*爱这些略少知名的小园,何 况如今园林大多也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了。造园这种本 该是建筑师大展身手的地方,却在明清之际朝着两个 迥然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或是沦为商人们堆砌造作 的炫富作品,或是成了文人们寄情遐思的避世之地。 在汉宝德先生看来,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造就了 这些园林,也造成了明清江南“没有产生真正的建筑 师,也终于没有发展出系统的建筑学”的遗憾。 《长物志》中“用一块石头造成‘太华千寻’的 感觉,用一瓢水造成‘江湖万里’的气势……若不是 有精神病,则必然是做白*梦”。可是晚明那样的社 会,若没有建筑学也无甚大碍,没了白*梦可教这群 心窍玲珑的文人如何去面对残酷现实,去抵挡精神的 摧残甚至文化的洗劫。从环境设计角度来看,《园冶 》里提到的“物情所逗,目寄心期”固然虚幻,“因 借无由,触情俱是”也是胡扯,可是从山林到城市, 计成想教给人们的,除了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居住的园 林,或许还有如何构筑一个历尽风尘后仍可栖息的心 境。毕竟先要在乱世中保持尊严地生存下去,有人, 才有园。 即使在**,如果要择一城终老,我想会是苏州 。小时候格外喜欢杭州的青山碧湖,年纪越大,愈发 觉得苏州的粉墙黛瓦*有一种不动声色的韵味,仿佛 看厌了湖山之后,只想在巷陌园林里简单生活。这样 的时光安然静好,岁月无声胜我多语。P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