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守小而美的一间咖啡馆(精)
作者简介
田口护 巴赫咖啡馆创始人,被誉为“日本咖啡之神”。 1938年出生于北海道札幌。1968年开始经营咖啡馆,1972年开始尝试烘焙咖啡豆,风味独特、宜人的咖啡豆很快赢得了客人的喜爱。经营咖啡馆的50年中,田口护不懈追求高品质咖啡,对咖啡知识和技艺精益求精,完美诠释了职人精神。直到今天,他仍然坚持学习,访问六十多个咖啡生产国讨教咖啡豆的栽培,到欧美各国研究咖啡的萃取技巧与食品搭配。 自2009年起历任日本精品咖啡协会(SCAJ)培训委员长、会长,2012年获得辻静雄食文化赏,2015年,出演NHK电视节目《职人的工作方式》。
内容简介
【序】 我开了一间咖啡馆,叫“巴赫咖啡馆”,已有近五十年了。 最初,小咖啡馆只有我和妻子在打理,如今已然小有规模,不仅可以烘焙咖啡豆、提供自制的甜点,还有了十五名店员。 来喝过咖啡的人、曾在这里工作的人、和我探讨过咖啡真味的人,有一些已将咖啡作为终生的事业,陆续在日本各地开了自己的咖啡馆。 照管一间咖啡馆的岁月,充实了我这五十年的人生,让我受益良多。最为重要的一课,是人与人之间微妙而丰富的联结。 正如这些年,我们夫妇俩与来咖啡馆的人们,遇见、结识、相互关心、彼此接纳。这是一种给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隐秘快乐。 起初,我是想把咖啡的真味传达给更多的人。因着这个愿望,我们与许许多多人们一道,将这间小店持久、鲜活地经营下来。 五十年时光飞逝,我总想着,要向那些怀有小店梦想,或正在经营小店的伙伴们分享一间咖啡馆所能带来的美好价值。 你的小店会与许多人息息相关,给予和接受的缘分会安静地缔结,默默生长,源源不绝。在这样的滋养下,你的小店才能走得长远。 你的人生也会从此坚定、平衡、丰盛。 田口护 ======= 【山谷中的咖啡馆】 山谷——咖啡馆的原点 日本东京台东区日本堤一丁目 23-9,就是我们的巴赫咖啡馆的地址。乘坐地铁日比谷线或 JR 常磐线在南千住站下车,穿过东西向的明治大街后,从吉野大街向浅草方向步行,经过名为“猛犸”(Mammuthus)的派出所就能看到一家名为“多玛”(Doya)的旅店,我们的咖啡馆就在它旁边。 这一带被称为“山谷”,是临时雇工的居住地,也是日本昭和三十年代中期“山谷骚动”事件的发生地。我们夫妇俩将咖啡馆开在了这个“日本第一不利”的地方。后来许多人都好奇我们是如何将这营生热热闹闹地做起来的。 我们在这个偏僻的山谷开店已近五十年了。我也曾犹豫过,要是换到其他地方,比如开在银座这样的闹市区,巴赫咖啡馆应该能有更大的名气吧。但这样一来,我就无法实现当初开这间小店的核心价值——挖掘咖啡的真味与内涵,与我们的诸多员工一起学习、成长、共同进退了。 虽然山谷的四周没有大型的连锁餐饮店,连便利店也屈指可数,虽然这里是不折不扣“日本第一不利”的商业盲区,但我从内心深处不想离开这里。 大型连锁店的商业系统并不适合我们这样的小店。小店更重视培育人与人之间的丰富关系,而微妙的感情是无法系统化的。给予客人惊喜与感动,感受对方的喜悦与苦恼,是小店经营的第一要义。而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山谷,对我们的咖啡馆来说就是日本第一棒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事物都慢慢发生了变化,但巴赫咖啡馆的原点一直都在这里——这个被临时雇工们支撑着的山谷。 ☆ 在这个喧闹的世界,开一间安静的小店,五十年如一日。 ☆ 日本精品咖啡协会会长、巴赫咖啡馆创始人田口护,淡然豁达的日常。 ☆ 神级咖啡爷爷的 生涯传奇+职人攻略! ☆ 他让不爱喝咖啡的克林顿要求续杯。 ☆ 他启发詹姆斯·弗里曼创立“蓝瓶咖啡”,被公认为咖啡界Apple。 ☆ 他将精品咖啡引入日本,创立系统咖啡学;他改良欧美烘豆机,改进咖啡萃取技术。他是日本咖啡之神,却在山谷中,打理着一间40平米的咖啡馆,和妻子持守一生。 ☆ 他始终走在时代前端:1970年代,他便开始远程销售咖啡豆;80年代,他着手开发周边产品;他一直维持高度的客户黏性……持守自我,是他应对未来、掌握变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