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归宿(秦朝卷)](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0712/16/20220712163132595.jpg)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60
折扣购买: 帝国的归宿(秦朝卷)
ISBN: 9787511372390
秦之野望 自秦立国以来,或许在历代秦国君主内心深处都 有一个东进的发展理想。 春秋中期,秦穆公当政时,大秦的这一理想曾经 显得近在咫尺,最终却远在天边——当然,秦穆公称 霸西戎的近期战略目标实现了。这为数百年后大秦统 一中国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此后的数代秦君或沉寂或奋发,但始终在东进之 路上屡屡受挫。大秦经历了两百多年的蹉跎之后,在 公元前4世纪中期,终于迎来了一个契机!大秦此时 的国君是孝公,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即发生在 秦孝公当政时期。当时,黄河和崤山以东的战国“六 雄”已经形成,淮河、泗水之间有十多个小国。秦孝 公继位时,与“六雄”之主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 、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并立。此时,周王室势力 衰微,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与东方“六雄” 相比,当时的秦国,经济落后、文化不昌,在硬实力 和软实力方面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东方“六雄”视 秦为野蛮的戎狄蛮夷,在若干重大盟会活动中皆看不 到秦国的身影。这在年轻的秦孝公看来,是非常可耻 的事儿,大秦立国四百余载,居然仍不被重视。因此 ,秦孝公立志要振兴大秦,做一个令“六雄”不敢小 觑的大秦! 秦孝公重用公孙鞅(又名卫鞅、商鞅)实行变法 。商鞅变法内容繁多,涉及诸多方面,而且卓有成效 !在政治上,大秦迁都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在全国推行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 ,废除世卿世禄制,推行二十等爵制,奖励军功;在 全国厉行法治,轻罪重罚。在经济上,“废井田,开 阡陌”,在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并统 一度量衡,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思想上,采 取“燔诗书”、明法令的举措,加强思想的控制。在 对外关系上,秦、楚和亲联姻,“远交近攻”,与韩 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拓地至洛水以东。从此,大秦国力日强,为秦统一 中国奠定了基础。 秦孝公死后,其子嬴驷继位,是为秦惠文王,这 是大秦历史上的第一个称“王”的国君。秦惠文王即 位后,以宗室多怨而诛杀商鞅,但“商君之法”得以 延续。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其当政期间 ,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进一 步增强了大秦的国力,为秦的统一夯实了根基。 随后的秦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及庄襄王等几代 秦君继续推行“东向”政策,不断蚕食鲸吞韩、魏、 赵、楚等国土,国力进一步增强。在此期间,大秦与 山东“六雄”之间展开了一场“连横”与“合纵”的 国际关系竞逐,以苏秦、张仪、公孙衍、范雎、陈轸 、郭隗等为代表的纵横家们,逐渐形成秦、齐为核心 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合纵连横的盟主在齐、 秦两国之间变换,双方都企图通过合纵连横运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