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新论/牛津通识读本

西方艺术新论/牛津通识读本
作者: (美国)辛西娅·弗里兰|译者:黄继谦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60
折扣购买: 西方艺术新论/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2973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鲜血和美 美学协会的一次猛然醒悟 某一天的上午9点,一小伙人陆续走进我们的美国美学 协会会议室,在观看题为《当代艺术中的鲜血美学》的幻 灯片和影像作品时,我们震惊了。我们看到玛雅国王和成 人仪式上的澳大利亚土著青年所流的鲜血;在马里,人们 把鲜血泼到雕像上;在婆罗洲,祭祀用的水牛被宰杀时鲜 血四溅。今天,一些类似的流血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 我们更近了。一桶又一桶的鲜血浸透了行为艺术家们的身 体,奥尔兰的嘴角渗出了鲜血,她要通过整形手术重新设 计自我,以取得与西方艺术史上的美女相似的长相。其中 的某些场面肯定会让在场的绝大部分人感到恶心。 为何如此多的艺术中运用鲜血作为表现手段?其中的 一个原因是它和绘画之间具有某种有趣的相似之处。鲜血 的色彩目,光泽诱人,能附着在物体表面,可用来涂画或 者进行图案设计(在土著青年的皮肤上,用鲜血画出的闪 光的十字交叉图案使人想到“梦幻时代”的原型期)。鲜 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吸血鬼德拉库拉在吸干 人的鲜血后将其变成僵尸。鲜血象征着圣洁或高贵,如殉 教者或者战士的鲜血。而被单上沾染的点点血迹,一方面 暗示着失贞,另一方面预示着成熟。鲜血也可以表示污染 和“危险”,如梅毒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显然,鲜血在 象征和表达方面有着丰富的指涉。 鲜血和仪式 但是,鲜血在怪诞的现代(城市的、工业的、第一世 界的)艺术中真的有其在“原始”的宗教仪式中所具有的 那种意义吗?一些人鼓吹一种艺术即仪式的理论,在这种 理论中,一些普通的物品或者行为通过融入到一种共享的 信仰体系当中而获得了象征意义。玛雅国王在帕伦克当众 刺穿他的阴茎并用一根芦苇三次穿过它而鲜血直流的时候 ,显示出了他连通亡灵世界的原始能力。一些艺术家想重 新创造出一种与仪式类似的艺术感觉。迪亚曼达·加拉在 他的《大灾难》中将歌剧式的巫术、灯光效果和闪光的鲜 血相结合,想象性地驱除艾滋病时代的痛苦。赫尔曼·尼 奇是维也纳神秘狂欢剧院的创始人,他声称可以通过音乐 、绘画、榨酒和仪式性地泼洒动物鲜血和动物内脏使人压 抑的精神得到宣泄。你可以通过他的网站www.nitsch.org 来浏览详情。 诸如此类的仪式与欧洲传统有着某种联系,在欧洲的 两大文化系统(犹太教—基督教系统和希腊—罗马系统) 中都有大量与鲜血有关的例子。耶和华要求把动物祭品当 作其与希伯来人结盟的一部分。阿伽门农和亚伯拉罕一样 面临一项神圣使命——割破自己孩子的喉咙。耶稣的鲜血 是如此神圣,以至于直至今天虔诚的基督徒都会象征性地 将其喝下去,以期获得救赎和永生。西方艺术一直热衷于 反映这些神话和宗教故事:荷马时代的英雄通过献祭动物 而获得神的恩宠,卢坎和塞内加的罗马悲剧中比影片《艾 尔姆大街的噩梦》里的弗雷迪·克鲁格堆起了更多的残肢 。文艺复兴的绘画中也有表现鲜血或者殉教者被砍头的场 景,莎士比亚的悲剧常以击剑决斗和有人被刺伤作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