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笛卡尔/牛津通识读本
ISBN: 9787544732703
第一章 物质与形而上学 勒内·笛卡尔的职业生涯不长,起步也晚。1628年他 才开始专注地研究哲学和自然科学,此时他已三十二岁了 ;九年以后他才有作品问世,而这距他生前最后一部著作 的出版时间(1649年)仅有十二年。他也远非多产的作者 。然而,他为物理学、数学和光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在气象学和生理学等领域,他所留下的记录也惠及后人。 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令人景仰,但他的视野却远 更辽阔。 他最为人知的方面或许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这句名言。这个简短的论断是他的形而上学( 或者说“第一哲学”)的第一原则,这种哲学致力于探讨 坚实严谨的科学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他的形而上学非常 玄奥,对后世哲学影响深远,直至今日仍不绝,堪称他思 想遗产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但是笛卡尔的初衷绝不是让 形而上学独立于科学研究而存在,更不是让它喧宾夺主。 当笛卡尔在研究活跃期的前半段转向形而上学时,他发明 的理论仅仅是为阐述自己以数学为基础的物理学扫清障碍 。通过极其抽象复杂的推理,笛卡尔力图证明,只有那些 能够在几何学中清晰理解的属性——长、宽、高——才是 物质最核心的属性,解释自然现象也只需要考虑这些几何 属性和物质的运动。 几何式物理学的鼓吹者不止笛卡尔一位,他甚至也不 是头一位。这个大方向的先驱当推伽利略,但笛卡尔认为 他不够严谨。“他还没打地基就开始盖楼了,”笛卡尔在 1638年10月的一封信中如此评价伽利略,“他没有考虑自 然的第一因,只试图解释一些个别现象。”(2.380)笛卡 尔的形而上学则考虑了自然的第一因——上帝;他的物理 学由此推演出自然界最普遍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加速以 及物体因碰撞而发生的变形——的原因并就其他许多现象 的成因提出了假设。 他有意采用了一种同时远离经验常识和传统物理学的 解释方式:该方式似乎无意与自然物体向人类感官所呈现 的表象保持一致。搭建笛卡尔物理学的材料是关于物体的 数学事实,诸如关于大小、形状、构成、速度的数据,这 些事实能够为感官经验迥异于我们或者完全没有感官经验 的心智所把握。物体的其他事实,诸如颜色、气味等原本 与人类感觉能力有关的事实,笛卡尔是以另外的方式处理 的。他用自己偏爱的框架来解释,将它们都归结为物体的 大小、形状、速度以及这些事实对感官的影响。由此,笛 卡尔创立了一种理论,区分了物体真实拥有的本质属性( 形状、大小等等)与物体似乎拥有的表象属性(颜色、气 味及其他能感知的特性)。 笛卡尔区分了以感觉为基础的认知框架和更严格的数 学式认知框架,坚信后者能更客观地理解物质世界。新科 学的其他信徒也秉持这样的看法。为了宣扬数学式认知框 架的优越性,他们有时会声称它与上帝的思维相似。但是 笛卡尔没有满足于这种上帝视角的含混提法,他明确指出 了在理解物质世界时以感觉为基础的认知框架与数学式认 知框架之间的差异。他向读者表明,前者的整个体系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