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艺术常识(图文典藏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篇 曹不兴为什么被称为“佛画之祖”? 谈论起三国时期的著名画家曹不兴,很多人肯定 会把他和“佛画”联想到一起。为什么呢?因为曹不 兴可是有名的“佛画之祖”! 据记载,曹不兴是文献记载最早的三国时期的一 位传奇画家,擅长画龙、虎、马与人物图。当然,古 时候有很多文人都喜欢画画,也擅长画画,但曹不兴 能够脱颖而出,在于他高超的写实能力和超群的绘画 技艺,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那么,曹不兴的绘画技术有多好呢?根据当时的 古籍记载,以及专家们对模仿其手法的画作遗迹的分 析来看,曹不兴一改之前“古画”的简略、规范,笔 法精细,注重写实,创造了各种生动逼真的形象,为 绘画界扩充了题材,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风气。 或许是因为名头打响了,或许是因为大家越来越 注重绘画这门艺术了,或许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总 之,在曹不兴的带领下,绘画一派终于受到了上层文 化圈的特别重视,不再只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成了 当时比较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并且渐渐成了一个能 够影响社会文化的独立的门类。 恰在这时,佛教也慢慢地在东汉时候传人了我国 的中原地区。等到了三国时,僧人支谦和康僧先后步 入江南,携佛像远游到达吴国,佛教开始在南方地区 兴起。这时,吴国国君孙权建造了建初寺,还让人修 建了佛像用来布道。曹不兴看到佛像后,便为之画像 。 曹不兴画出来的佛画,即使是长达5丈,也能很 自然地运笔而成,人物的头、脸、手、足、胸腹、肩 背等地方没有一毫失误之处,而且,佛画生动欲活, 给人一种气魄恢宏、妙相庄严的感觉,令人仰之弥高 ,肃然起敬。曹不兴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被 后人称之为“佛画之祖”。 难能可贵的是,曹不兴的画虽然影响深远,但他 不藏私,带出了很多有成就的弟子,比如顾恺之等人 。或许就是因为他高尚的品格和重视作品的艺术追求 ,才使得他的绘画能在较高的文化层次上产生一定的 影响,才能得到后人的夸赞,与顾恺之、陆探微、张 僧繇三人合称为“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与卷轴画有什么关系? 在中国绘画历史上,有这么一种画——就像影视 剧里演的圣旨一样,两边有轴,平常是卷在一起,当 我们需要看画的时候,就顺着两边的卷轴将画展开。 大家知道这种画的名字是什么吗?没错,这就是卷轴 画。 其实说起来,中国人对卷轴画这种在纸张或绢布 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并不陌生,要知道,卷轴画在我国 可是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在这么长的历史岁月 中,卷轴画无可厚非地被染上了时代的特色,形成了 鲜明、浓厚的民族风格。不过,也是因为卷轴画的历 史太悠久了,也有很多古人都研习琴棋书画,于是每 个朝代都产生了很多代表性的画家。但是,要说起卷 轴画的代表和翘楚,则属东晋画家顾恺之了。 顾恺之也是“六朝四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 擅长诗赋、书法,更是曹不兴的再传弟子,绘画技术 更是精湛,尤其是人像、佛像、禽兽和山水等主题的 画作,非常受人欢迎。同时,他也是六朝时期唯一有 画迹传世的画家。 此外,顾恺之作画,并不是一味苦作,而是有自 己的想法和观点。顾恺之作画,讲究“传神”二字, 认为作画应该“以形写神”,还应该拥有想象力,能 充分调动和运用生活积累,运用形象思维去“迁想妙 得”,并在“置阵布局”中讲究画面的处置、构图、 剪裁,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虽然画画技术好,但是,他也是赶上了一 个好时候。怎么说呢?对于中国的绘画史来说,魏晋 南北朝时期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由于战乱不断,南北 虽然处于对立之中,却也是思想大碰撞最激烈的时候 ,是南北的学术思想交流非常密切的时候,这对于艺 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就是在这一时期,石窟壁画 、墓室壁画、石刻和漆画等艺术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和 发展,具备了很高的水平,也出现了很多有名之士。 从绘画上来说,这一时期的“画祖”顾恺之和他 的卷轴画则最具有代表性了。据记载,顾恺之的绘画 作品有七十多件,可惜的是,现如今流传下来的就是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这三幅 卷轴画了,而且还都是后人临摹之作。之所以说顾恺 之是卷轴画的代表,也是因为这三幅画是迄今为止中 国发现较早的卷轴画作品。 现在我们去故宫博物院观看顾恺之的画,还能从 年代已久的画像中清楚地看到人物的神情、衣着,用 线条勾勒的山水紧劲连绵,如行云流水,十分自然, 不得不令人叹服!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