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图解幽冥世界

归去来兮:图解幽冥世界
作者: [法]纪尧姆·杜帕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160.00
折扣价: 99.20
折扣购买: 归去来兮:图解幽冥世界
ISBN: 9787513941280

作者简介

作者:纪尧姆?杜帕(Guillaume Duprat),1973年出生,法国插画家、作家。涉猎广泛,既对探寻宇宙奥秘深感兴趣,还涉足人类学、宗教学、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在过去的15年里,专注搜集关于宇宙和地球的各类知识与图像,建立宇宙学(Cosmologik)数据库,汇集约200个民族的1500种图文资料,既将其融入自己的插画创作,也将成果转化为博物馆展品和交互游戏、视频展览等实体项目。法国《世界报》(Le Monde)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曾担任法国ULMER出版社艺术总监,出版有多部手绘作品,包括《关于大地的想象之书》(Le Livre des Terres Imaginées)、《宇宙:天空的历史》(Cosmos:Une Histoire du Ciel,与蕾伊拉·哈达合作)、《动物眼中的世界》(Zooptik)、《宇宙简史》(Coffret Univers)等。

内容简介

古希腊 在女巫喀耳刻的岛上,“普照人间的太阳……将沉入大地”,奥德修斯准备休息。在岛上住了一年的奥德修斯恳求喀耳刻让自己和伙伴返回故乡,喀耳刻同意了,但是要求他出发之前,去冥界拜访先知忒瑞西阿斯的灵魂,聆听关于自己未来的预言。奥德修斯乘船来到地狱,在行一系列祭祀礼仪之后,就看到许多鬼魂出现在眼前,其中既有陌生人,也有熟悉的面孔,如阿喀琉斯、埃杰克斯、阿伽门农、西西弗斯,还有他母亲……其他的希腊英雄也前往世界的尽头:在大海的边缘处,珀尔修斯砍掉了美杜莎的脑袋;伊阿宋乘船一直赶到太阳升起的地方—科尔喀斯,去夺取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功绩之一,就是下到地狱里去活捉看门犬刻耳柏洛斯。这些神话故事描绘出多神信仰的古希腊人对冥界的丰富想象。 古希腊人对冥界最古老的描述,当属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史诗大概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如果再去阅读赫西俄德的《神谱》及《工作与时日》,就会对古希腊人心目中的世界有一个整体印象,你会看到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大地、天空和地下世界。大地位于另两个世界的中间,是凡人居住的地方,呈扁平的圆形,宛如一个盾牌,四周环绕着宇宙之河俄刻阿诺斯,这是地上所有河流的源头。在大地的上方,天空呈半球形,用一种结实的材料制成,这材料也许是青铜,也许是铁。奥林匹斯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那是诸神及英雄的世界。而在大地的下方,则是亡者的居所,那里宛如坛子的底部。地下王国的主宰是哈迪斯和他妻子珀耳塞福涅,那里薄雾笼罩,黑暗密布,有着复杂得难以描述的地形及河流。可怕的恶犬刻耳柏洛斯看守着地下世界,卡戎则是冥河的摆渡人。 在“哈迪斯的领地”里,河流纵横交错,朝各个方向流动,形成一座巨大的迷宫:要跨越的第一条河是阿刻戎河(苦难河),紧接着要跨越这条冥河的两条支流,一条是皮里佛勒革同河(火河),河里到处是熊熊的烈火;另一条是克塞特斯河(泪河),河里灌满了泪水。克塞特斯河的支流就是斯提克斯河,这是一条“憎恨之河”,凡人进入此河肉身会被溶解,神明越过此河之后会丧失神性,诸神在发誓的时候也会以此河为证,会说“对斯提克斯河发誓”。至于说勒特河(遗忘之河),喝过此河的水就会忘掉阳光,忘掉生命。除了冥河之外,荷马还描述了地下世界的多处地方。从荷马的描写来看,日影兰盛开的草地是大部分亡灵的去处。而地狱塔耳塔洛斯倒更像是一座围着青铜墙壁的监狱,或者说是被黑夜包裹的一眼深井。地狱四周都是沼泽,坐落在哈迪斯王国的最深处。距离地狱塔耳塔洛斯不远处就是厄瑞玻斯,这是一片朦胧黑暗的区域,遭受惩罚的西西弗斯就被关押在那里,后来坦塔罗斯也因盗走诸神的“仙馔蜜酒”而被罚关押在厄瑞玻斯。 在这幅黑暗的地狱全景图里,还有西方世界的几座岛屿,它们位于人间与冥界的交界处,岛屿形成一个个断点,各处的外观也有所改变,好似一扇扇朝冥界打开的大门。根据《奥德赛》的描述,奥杰吉厄岛位于俄刻阿诺斯河正中,是阿特拉斯的女儿卡吕普索最喜爱的岛屿。奥德修斯曾在岛上生活七年,与卡吕普索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而在赫西俄德的笔下,厄里茨阿岛位于“大海的另一端”,在那里赫拉克勒斯杀死巨人革律翁,捉住了他的牛群,完成了第十项功绩;在赫斯珀里得斯花园里,赫拉克勒斯偷走了金苹果(也是他的功绩之一),这座花园也位于这个薄雾弥漫的地区。在荷马谱写的诗篇里,厄鲁西亚平原恰好处在那一地区:“诸神将把你送往厄鲁西亚平原,那里位于大地的边缘,金发的拉达曼迪斯居住那边,凡人的生活啊,在那里最为安闲……” 在荷马后人所续写的神话故事当中,拉达曼迪斯成为冥界的三位判官之一,另外两位判官分别是他兄弟米诺斯及艾亚哥斯。判决的主题折射出亡者的不同命运。赫西俄德为命运的高低贵贱排列了座次,从这个座次来看,青铜种族将在冥界里遭受被遗忘的命运,而英雄种族将居住在远离人类的幸福岛上,在涡流湍急的大洋岸边继续生活下去。厄鲁西亚平原和幸福岛有时会混淆在一起,这两处幸福之地展现出极乐世界的黄金时代,不过它们就处在冥界近旁,或者说就位于哈迪斯王国里。 传说中的冥界后来在地中海沿岸传播开来,影响了古罗马人(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对冥界做出了更细腻的描述),接着又影响到基督教(但丁的《神曲》足以证明这一点)。 1. 手绘神话传说中的40种幽冥世界,视觉化呈现光怪陆离的亡者国度。关于死后世界的设想,不同时代、地区的人想法千差万别。各种幽冥世界的位置、结构有何不同,它们与生人的世界如何联系?人如何进入那个世界,又将开启哪些奇特的旅程?旅途的终点在哪里?……本书作者基于世界各民族神话传说,画了出其中的40种幽冥世界,以制图师的专业视角和精细度描绘死后世界的形态、方位、体量,又规划出来世之旅的路线,为虚幻的世界搭建出具体的形态,让不可见的世界一目了然。 2. 如果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那我们将去往何处?自古以来,人类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那里是古埃及的“莎草原野”,是古巴比伦的“去无回之国”,是古印度的“阎摩王国”,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王国”,是中国的“黄泉”……想象中的幽冥世界竟然有200余种之多!本书结合神话学、人类学、哲学和艺术史方面的材料,从古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古老文明的神话,到非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地原住民的口头传说,全面梳理古今人类对死后世界的奇思异想。 3. 冥界折射的不是死后余生,而是活在当下。透过视觉化的冥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人对世界的认知如何受到周遭环境影响,也能从飞向星空的梦想中看到浪漫的起源;我们能看到古今人类对世界朴素的解释,也能看到强大的文化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深远地影响着原始的部落;我们能看到在冥界四处延伸的道德触角,也能看到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美好生活的渴望……幽冥观是世界观的倒影,形诸纸上的冥界让我们更为直观地认识世界各民族的思想与文化,看到其中的共性与特性。 4. 致力于“收集世界”的法国插画家纪尧姆·杜帕,化身“幽冥制图师”,为虚幻世界造景。作者专注收集关于宇宙和地球的各类知识与图像15年有余,收集的图文材料覆盖约200个民族,数量达1500种,建立了自己的宇宙学数据库(Cosmologik)。他用手绘将神话中的世界构想和幽冥世界视觉化,凭借独特的插画备受认可,应邀为法国国家图书馆拍摄短片,为沃昂夫兰天文馆制作游戏,制作的视频在阿布扎比卢浮宫展出。对他来说,描绘冥界,面对的不仅是祖先对“死往何处”的古老追问,还有我们自己的无尽好奇。 5. 封面采用夜光UV工艺,充足光照后置于暗处观看,呈现独特的荧光效果,气氛即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