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710/14/20240710145219207.jpg)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59.80
折扣购买: 高更
ISBN: 9787218170763
西班牙Sol90公司成立于1990年,是世界知名的科普类内容创作机构之一,也是少儿科普出版领域的领军者之一。该公司与国家地理杂志多次合作出版,其出版的图书不仅在欧洲享有盛誉,其读者也遍及世界各地。
追梦 比起高更的人生经历,他的艺术作品都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 充满秘鲁异国情调的童年,与梵高的关系,他过激的行为,他的情人们……以及在波利尼西亚度过的时光中,他试图像一个“野蛮人”一样生活,并死在了他深爱的原始世界之中。所有这些壮举使他的生活充满了奇妙的吸引力,从而激起了人们对其作品的沉思。 他在自己的书中也记录了这一点,如《诺阿诺阿》《此前此后》等。 他的书充斥着一位艺术家的日常逸事和思考,以及对名誉的渴求。 有意思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绘画梦想,高更不惜散尽家财、 妻离子散,即使他最初只是一名半路出家的“星期天”画家。他第一次接触绘画是作为业余时间的消遣,因为他最初的本职工作是股票经纪人。然而,与印象派画家的接触,特别是与毕沙罗和德加的交往,使他中了创作的“毒”,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创作出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 尽管他是一个意志坚定、骄傲甚至有些傲慢的人,曾放言——“我当然知道自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但他的同人文森特·梵高给出的评价无疑更加中肯:“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本性放荡不羁的处子。”尽管声名狼藉,高更在绝望地寻找失落的天堂时还保留了一丝纯真。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一个男人,他根本找不到一个栖身之所。就连当时远离世俗的法国殖民地塔希提岛也让他大失所望,不过他还是打算在那里生活,用他的话说:“我只想醉心于艺术之中,时而狂喜,时而平静,成立一个新的家庭,远离欧洲人的斗争……终于自由了,不用为钱发愁了,我能爱了,能歌唱了,能好好生活了。”这些感受从他这个阶段的作品中可见端倪;他的生活则不然,经济拮据、疾病缠身,只能频繁出入医院。他也没有融入当地人的世界,原因之一就是,他不懂当地的语言,很难用卡纳克语交流。不过,他把希望寄托于幻想,而非现实生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画作总是拒绝捕捉自然的本来面目,而试图在自然面前“做梦”,让感觉指引着自己的行动。 这一切并没有削弱他作品的价值和他对艺术的贡献。相反,虽然他在世时默默无闻,颇受争议,但在伸张“敢于做任何事情的权利”时,他明白:“公众不欠我任何东西,因为我的绘画作品只是‘相对’较好,但从这种自由中受益的画家对我有亏欠。”野兽派、象征派、表现派或者超现实主义者们都对他有亏欠。 “野蛮人”画家 保罗·高更于 1848 年 6 月 7 日出生于巴黎。一年前,他的母亲艾琳 - 玛丽·沙札尔诞下一女,取名玛丽。 1849 年 8 月 8 日,高更刚刚 14 个月大时,一家人启程前往秘鲁,因为他的父亲克洛维斯·高更是《国民报》的记者,打算在利马创办一家报社。前往秘鲁的旅程极其痛苦,身患心血管疾病的克洛维斯在轮船到达麦哲伦海峡附近时不幸去世。 他的母亲决定在利马定居,住在远房亲戚皮奥·特里斯坦·德·莫斯科索的家中。因此,这位未来艺术家的童年就是在这样充满异国情调的环境中度过的。19 世纪中叶的利马远不像一个现代的欧洲城市,想必仍然保留着前哥伦布时期南美洲世界的明显特征,这无疑在未来画家身上留下了印记。 1854 年秋天,艾琳和她的孩子们回到法国,高更的祖父纪尧姆·高更有意将遗产留给高更和玛丽,于是他们定居在了奥尔良。第二年,祖父去世,家庭委员会决定任命高更的叔叔作为孩子们的副监护人。1854 年至 1861 年间,高更生活在一个与童年时期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奥尔良是拥有欧洲文化传统的城市,与秘鲁的原始和异国情调相去甚远。 1861 年,艾琳定居巴黎,做了一名裁缝,并与阿罗萨家族搭上了关系。高更 1862 年与母亲团聚,为进入海军学院做准备,却没有考上。1865 年 12 月,他以学徒的身份加入了商船队,并登上了“卢西塔诺”号,他曾两次搭乘这艘船前往里约热内卢。1866 年 10 月,他再次登船,这次是“智利”号,这是一次历时 13 个半月的旅行,他回到了太平洋海域,造访过智利和秘鲁的城市,这些足以让他回想起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童年时光。 初涉绘画 在这次旅行中,高更得知他母亲于 1867 年 7 月 7 日去世。高更和他的姐姐玛丽是仅有的继承人,他们的监护人变成了现代绘画摄影师和收藏家古斯塔夫·阿罗萨。1868 年 1 月,高更终于加入了海军,3 月他被分配到护卫舰“杰罗姆 - 拿破仑”号。自此之后,直到 1871 年,他曾多次随舰出海,足迹遍布地中海和北欧国家。1872 年,他离开海军,在古斯塔夫·阿罗萨的推荐下,顺利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高更似乎选择了传统的生活方式。1873 年,通过阿罗萨的牵线搭桥,他与丹麦人梅特·加德结婚,后来生了五个孩子:埃米尔、艾琳、克洛维斯、让 - 勒内和保罗。然而,他对绘画那与日俱增的热爱,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大约早在 1874 年,也就是他第一个儿子出生的那一年,他就创作了一些画。但直到 1876 年,他才首次作为画家公开露面:在当年的巴黎沙龙上, 展出了一幅名为《维罗弗莱风景》(原名《塞纳 - 瓦兹》)的作品。尽管当时的高更并未痴迷于绘画,但他的绘画水平愈发精进。 1877 年,他在瓦吉拉德定居,雕塑家布约带他领略了雕塑艺术。高更优越的经济能力使他成为现代艺术品的杰出收藏家。 1879 年,应毕沙罗和德加的邀请,他以编外人员的身份参加了第四届印象派展览,自此与印象派画家交往渐密。他首先是作为收藏家出席,购买该画派画家的作品,后来则作为画家。1879 年夏天,他首次到访蓬图瓦兹,与他的朋友毕沙罗为邻,开始学习风景画的技法。 另一方面,在当时另一位绘画大师德加——他对德加倾慕有加,两人后来成了挚友——的影响下,他开始涉足室内景观绘画。以下两幅画便是很好的例证:从《缝纫的梅特·高更》中,我们能看出,高更与妻子的生活过得很安宁平静;另一幅是《缝纫的苏珊娜》,也叫作《裸体习作》。高更虽才崭露头角,却很看好自己的前景和绘画生涯。他参加了 1880 年至 1882 年间举行的第五、第六和第七次印象派展览。在参加最后一次展览前不久,即 1882 年 1 月,股市崩盘,高更失业。尽管情况很不乐观,但高更认为这是一次全然投入绘画创作的好机会。 1.24位影响世界的伟大画家,每册分三大部分:画家和他的时代+人物传记+纸上画廊。 2.一份详述画家人生的珍贵档案,一场沉浸式纸上画廊艺术之旅。 3.高更,拥有原始和野蛮灵魂的天才艺术家。他试图像一个“野蛮人”一样生活,并死在了他深爱的原始世界之中。 4.伟大画家系列共24册,精选世界闻名的24位伟大画家,单独成册。全系列收录600余幅世界名画,用故事性的体例,传记式的语言,充满代入感的方式,将画家生平和其主要艺术作品串联。 5.画家年表结合历史同期大事件表,了解画家的同时更能增长历史文化知识见闻。 6.走进伟大画家的传奇人生,成长、困境、蜕变、亲情、爱情、事业…… 7.权威教授撰写导读,高品质还原惊艳世界的名画。讲述作品诞生背后的故事,代表作更有教科书式细节讲解、 8.大开本方脊精装,220*297。布面拼接特种纸,还原名画色彩。印金、印银、烫白、烫金,豪华工艺,打造值得收藏一生的艺术书。 9.艺术启蒙不只是为了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像艺术家一样看世界,发现身边的美丽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