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

母性
作者: (日)凑佳苗|译者:陈雪婷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母性
ISBN: 9787513946544

作者简介

凑佳苗 湊 かなえ 著 日本近些年最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家。 2007年凭借短篇《圣职者》摘取日本29届推理新人奖桂冠,2009年以《告白》斩获多项推理小说大奖,更击败东野圭吾成为年度最畅销推理作家。此外《告白》《高校入试》《母性》《为了N》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人气影视剧。 陈雪婷 译 自由译者,已出版的翻译作品:《伯爵夫人之死》《情难自禁》《如何停止过度思虑》等书。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庄严的时刻 关于母性 十月二十日上午六时许,就读于市内县立高中的一位十七岁女学生倒在 Y 县 Y 市 ×× 町公租房院内,其母发现后报警。×× 警局表示该学生从位于四楼的家中坠落,事件正从意外和自杀两个方向展开调查。 女生的班主任表示:“她是个很认真的孩子,在班里也很受同学信赖。我没注意到她有什么心事。”女孩的母亲哽咽地说:“我竭尽所能,精心呵护女儿成长。没想到她居然变成了这样,我实在难以接受。” 母亲的手记 我竭尽所能,悉心呵护女儿成长。我自信地向神父诉说,他却问我“为什么?”。这明明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我却一时语塞,回答不上来。神父让我好好思考,下次再回答。 为什么要悉心呵护孩子? 我第一次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在神父给我的笔记本上书写手记时意识到了这一点。仔细想来,这是个奇怪的问题。通常会被问到“为什么”的行为,都是恶行。 为什么说谎? 为什么偷东西? 为什么杀人? 每个人都应该被问过为什么要说谎,也这样问过他人。恶行的背后都有其原因,而人类似乎本能地想去追寻这一原因。证据就是,世人会对报纸、电视或是杂志上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件感兴趣。如果不了解其中缘由,就会自行想象。当然,被问到“为什么”的原因也有例外。 为什么夸我? 为什么送我花? 为什么我死了你会难过? 这些并非恶行。这与面对恶行问出的“为什么”有明显区别。因为提问的人能够料想到可能的答案。他们并非不明白,只是想从对方口中听到自己心中预想的那个回答。他们是为了确认自己的猜想才刻意问出了口。 因为你很努力。 因为我喜欢你。 因为我爱你。 因为想听到动听的、温暖人心的话语,所以从小我就经常问母亲“为什么”,只为证明我是她在这世上最爱的人。母亲的回答总是我想要的,甚至更好。她绝不会作出令我失望的回答。绝对不会…… 尊敬的神父的确让我“面对自己的内心,写下真情流露的语句”,可我也不该写下这些。 回忆那天的事情虽然痛苦,但我要平复心情,从头写下我与女儿的故事。 我结婚时二十四岁。 当时我从县内某市的短期大学毕业回到 Y 市,在一家纺织公司当文员。我受同事邀请去市民文化中心的绘画班上课,在那里认识了田所哲史。 我虽是第一次画油画,但从小就擅长画画,所以很快就喜欢上了油画。我总是抢占教室第一排中间的位置,积极向入围过知名比赛的老师请教,努力练习作画。 老师每月会选出最好的三幅作品,展示在市民文化中心隔壁的雷诺阿咖啡馆。得益于我的努力,作品很快就被选上了。 那是一幅白色花瓶插着红玫瑰的画。 绘画教室里有十名学生,虽然都只是绘画爱好者,但还是让我既高兴又骄傲。我握着同样首次入选的佐佐木仁美的手十分兴奋。 另一个被选上的,就是田所。 他的画作一直是雷诺阿的常客,其余九名同学竞争剩下的两个名额。 但我讨厌他的画,他的画太阴暗了。 花、水果、小提琴,我们看着同样的物品作画,但色调和刻画方式却截然不同。我的画作满溢着娇艳欲滴和温暖明亮之感,而这些在他的画中是全然看不到的。 绘画班的同学在雷诺阿里只会夸我几句画得好,对他的画却赞不绝口。还说这次的特别棒。的确,画中的玫瑰花瓣用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深红色,给人以热情的感觉。但整体色调一如既往的阴暗,在我看来只是一幅死气沉沉的画。但我不想被人认为是嫉妒他,于是自己也开口称赞。 “田所先生的画看似悲伤,但饱含情感,能触动人的心灵深处。” 他看上去并没有太高兴,甚至略带轻蔑地看着我。他没和大家一起围在桌旁谈论美术,而是走到吧台座位上,边抽烟边喝咖啡。我生平头一次被人如此对待。 日本“残酷推理女王”凑佳苗告白之作!原版销量已突破129万册! ★第26届“山本周五郎奖”入围佳作! ★日本亚马逊(Amazon Japan)五星好评,booklog网站千条共鸣式评论。 ★“只要能够写出《母性》,就算从此不当作家也无妨!”《母性》是身为作家的凑佳苗,最想写出的故事! ★当母性被赋予了高度的神圣性和价值,女性是否可以从身份转换中寻找真实的自己?而母性的本质又是什么? ★双视角叙事,重温凑佳苗“告白体”魅力。 ★“这是永远爱着女儿保护女儿的妈妈和被妈妈深爱的女儿的故事,没有恶毒父母,没有虐待,但是她们的关系欠缺一些重要的东西,选择这个主题就是想表达母女双方的感情。” ——凑佳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