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作者: 吴明静 沈晏平 王燕 李合香 郑悦萍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核以卫国:胡思得传
ISBN: 9787571023546

作者简介

吴明静,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高级政工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长期从事科学家口述访谈和科技发展史研究工作,承担多项资料采集课题,已出版科学家传记《许身为国最难忘——陈能宽》等。 沈晏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政工师。 王燕,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政工师。 李合香,工作于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政治部。 郑悦萍,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

内容简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是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于 2010 年正式启动,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11 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抢救性工程,旨在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为深入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素材。采集工程是一项开创性工作。为确保采集工作规范科学,启动之初即成立了由中国科协主要领导任组长、12 个部委分管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采集工程的宏观指导和重要政策措施制定 , 同时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负责采集原则确定、采集名单审定和学术咨询,委托科学史学者承担学术指导与组织工作,建立专门的馆藏基地确保采集资料的永久性收藏和提供使用,并研究制定了《采集工作流程》《采集工作规范》等一系列基础文件,作为采集人员的工作指南。截至 2016 年 6 月,已启动 400 多位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作,获得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资料 73968件,数字化资料 178326 件,视频资料 4037 小时,音频资料 4963 小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采集工程的成果目前主要有三种体现形式,一是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提供学术研究和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家之用 ;二是编辑制作科学家专题资料片系列,以视频形式播出 ;三是研究撰写客观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经历的研究报告,以学术传记的形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出版。随着采集工程的不断拓展和深入,将有更多形式的采集成果问世,为社会公众了解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探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提供客观翔实的史料支撑。 总序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 老科学家是共和国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的学术成长历程生动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科技事业与科技教育的进展,本身就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近年 来老科学家相继辞世、学术成长资料大量散失的突出问题,中国科协于2009 年向国务院提出抢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建议,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明确责成中国科协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根据国务院批复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 11 部委共同组成领导小组,从 2010 年开始组织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文献与口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形式,把反映老科学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学术成长中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的口述资 料、实物资料和音像资料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对于充实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文献,理清我国科技界学术传承脉络,探索我国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弘扬我国科技工作者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采集工程把重点放在年龄在 80 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的两院院士,以及虽然不是两院院士、但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科学家的关心和爱护。自 2010 年启动实施以来,采集工程以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科技事业负责的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获得大量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音视频资料,其中有一些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弥足珍贵。 以传记丛书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在我看来,这些传记丛书大都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考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性、专业性、可读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这套传记丛书,学者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扎实的文献依据,公众能够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的成就、贡献、经历和品格,青少年可以更真实地了解科学家、了解科技活动,进而充分激发对科学家职业的浓厚兴趣。 借此机会,向所有接受采集的老科学家及其亲属朋友,向参与采集工程的工作人员和单位,表示衷心感谢。真诚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读者的喜爱,希望采集工程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我期待并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采集工程的成果将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给社会公众,采集工程的意义也将越来越彰显于天下。 是为序。 导语 采集过程和采集思路 胡思得采集课题于2018年4月立项,前期已经开展预先研究工作。2016年,胡思得院士八十华诞之际,采集小组部分核心成员已经着手搜集资料,对胡思得院士及其知情人开展了几次预采访,了解和掌握了胡思得院士的生活史、学术史及其关键学术成长点,在此基础上为胡思得院士撰写了小传《君子九思,故成其大》(作者吴明静),发表在2016年9月的《物理》杂志上。 课题正式立项后,首先组建了一支有采集经验、采集热情的采集队伍。这支队伍中,负责人应阳君是胡思得院士的第一位研究生,且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核心人员吴明静、沈晏平、王燕、余新川、郑悦萍、李合香等人均参与过一到多项采集任务,熟悉采集流程,富有工作经验,并不断有采集成果的产出。小组还配备了三名技术顾问,对应胡思得院士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一位是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的资深专家刘建军研究员,一位是国内军控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田东风研究员,一位是胡思得院士的院长秘书兼中物院信息中心负责人赵武文研究员,这三名专家均对课题组的工作做了非常重要的指导。 针对采集对象胡思得院士长期从事涉密程度很深的工作的具体情况,课题组在开始工作之前,就制定了严密的保密工作方案,从资料的采集与获得、资料的研究、资料的保管、采集工具的管理、采集成果的发表等各个方面做出严格规定,织好保密防护网,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回顾整个采集过程,因为目标清晰,分工明确,大家配合默契,合作愉快,课题启动顺利,推动有力,挖掘深入,产出丰硕,两年的辛勤工作也获得了胡思得院士及技术专家的认可。 本课题能进展如此顺利,首先归功于胡思得院士的悉心指导,归功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相关单位的大力配合。胡思得院士提供了9次口述访谈,全面回顾了他的科技人生,回顾了中国核武器科技发展史;中物院信息中心和九所档案室,为课题组提供了档案查询,我们得以一窥新中国建国以来最神秘也是最精彩的科研工作。 所有的采集工作紧密围绕胡思得院士个人成长与学术成长的主线展开,并着力绘制核武器科学家群像。首先课题组掌握和了解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全貌,对中国核武器每个里程碑重大成果的攻关始末、对科研队伍的代际传承都能做到明晰清楚,心中有数。拥有这样的丰富又细致的历史知识和专业知识,再深入探讨一位年轻大学生是如何履行时代责任,如何接受和领悟前辈师长的指导,如何在完成一系列国家安全的重大课题中成长的。 按照这样的采集思路,我们不仅理清和呈现了胡思得院士八十多岁的人生道路、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还呈现和勾勒了与他同期的科学家的形象,同时也深入挖掘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真实的历史情境,展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详见研究报告写作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获得的采集成果,注意做好考证查证工作,并与胡思得院士文集、胡思得回忆录的相关内容互见,厘清和纠谬了核武器科技发展史的若干不实细节。我们借用采集工程的若干宣传平台,及时推出凝练的采集成果,获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在完成采集任务的同时,我们还额外承担了一些撰写申报奖项材料的任务,虽然是衍生的其他工作,但我们抓住每一次能与胡思得院士和其他资深专家讨论的机会,不断深化研究力度,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以前从没披露过的信息,课题组视为对自己辛勤工作的奖励。 采集难度与成果概述 本课题的工作难度在于,采集对象长期从事涉密程度很深的工作,这对访谈资料和实物资料的公开展示造成了较大影响。尽管如此,经过课题组精心策划,访谈工作和实物资料的搜集工作还是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访谈人次40次,获得大量珍贵的音视频资料。访谈对象除了胡思得本人,也有与胡思得同时进入核武器事业、共同奋战的亲密战友,还有散居在北京、绵阳、成都等地的长期合作者,以及胡思得的弟子。 如果将彭桓武、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王淦昌、陈能宽、郭永怀等划分为核武器事业第一代,胡思得及其同事恰为第二代,他的学生弟子、接任者构成第三代。通过对一批批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口述,课题获得了中国核武器事业草创、发展、壮大全过程的珍贵资料,获得了丰富而生动的核武器科技发展史细节。 我们坚持以广阔的视角来考察核武器科技史。我们整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控研究发展史。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国内一流的军控研究队伍,但是把他们创立的始末梳理出来,把国内军控学科萌生和发展的历程给整理出来,把中物院特色鲜明的军控研究工作给展示出来,还是第一次。 我们还惊喜地发现,我们整理和凝练出了一个中国科学家双手互搏的精彩故事——以往,对禁核试前后的工作,多从外交工作的角度予以展现,但这只是禁核试的局部。我们在技术顾问田东风研究员的指导下,既采集到了前方谈判的针锋相对,也采集到了后方千军万马加快核试验、争分夺秒拿到该拿的数据的攻坚克难。两相比照,激烈精彩。 在资料方面,课题组获得了胡思得院士捐赠的珍贵的实物资料。胡思得院士长期从事涉密工作的缘故,能够公开展示的手稿、笔记、图纸较少。且因单位的保密规定,历史留存的音视频资料也极少。为了生动反映胡思得院士各工作阶段的工作情况,我们想方设法挖掘和发现了一些有纪念价值的、有故事的手稿和老物件。比如保密包(对应建所初期,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机智地应付苏联专家努力开展科研工作),九次计算人员名单(对应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时期),70年代业务学习笔记本5本(侧面反映胡思得在做型号工作时的学习调研情况),袖珍计算器(十年加快这一阶段的常用工作工具)等。 课题组一边采集,一边挖掘凝练,不断推出研究成果。在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相继发表科学家故事、历史事件追溯、采集心得。其中,邓稼先在光弹落地后的抢险经历、第一届计算物理国际会议召开始末、纠谬九次计算邓稼先与大学生的不实说法等文章,得到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也培养和锻炼了小组的撰稿队伍。 另外,课题组获得的采集成果,尤其是对多项科研工作的表述、提炼与评价,被2021年建成的九所所史馆直接采纳和应用。 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 课题组认为:采集工程的研究报告要坚守应有的学术属性,不能等同于一般文学家创作的科学家传记。 采集工程研究报告的学术属性,体现在抓取、研究、凝练采集对象学术思想和领导大科学工程的管理思想,这是采集工程的职责所在。现在国家要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史研究和口述史研究的位置和任务何在?本课题组认为,就是要挖掘和凝练出“两弹一星”科研团体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民主求实、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挖掘和凝练功勋科学家们培养和扶植优秀科技人才队伍的故事,讲述好科学家的故事,讲述好中国故事。 胡思得采集工程在这方面深入挖掘并努力呈现。 胡思得的成长与中国核武器事业同步,从1958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胡思得没有离开过核武器事业。他亲历了从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到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全程,他领导了核武器科研集体在禁核试后的转型,他是国内核军备控制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纵观他最优秀和最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无不紧密围绕国家安全和利益。 他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求实创新”——“两弹精神”的亲历者、践行者和传承者,是中国特色核武器科技事业的优秀代表之一。他在事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管理思想,核武器事业磨砺和培养了他,他以自己的青春与智慧为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丰富了“两弹精神”的意象。 明确了胡思得院士在科技史中的定位,我们坚持写科学家群像。 两弹事业是新中国最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之一,我们着力深入挖掘、努力绘制一幅写实的细节丰富的历史长卷。按照这样的采集思路,我们不仅理清和呈现了胡思得院士八十多岁的人生、六十多年的科研生涯,还呈现和勾勒了与他同期的科学家的形象,这些人里,有他的老师如邓稼先、于敏、周光召、黄祖洽,也有他的战友,他的弟子。在历史长卷中呈现一个在事业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核武器科技专家的胡思得形象,这符合胡思得的的学术经历和成长经历,也符合“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新”的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符合他亲历的“两弹精神”的诞生和深化。 研究报告结构 研究报告结构,参照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将胡思得的经历划分如下: 第一章“懵懂的孩童、‘逆袭’的学子”,讲述胡思得的童年和学习生活,讲述他在宁波上小学、中学直到上海复旦大学的生活,讲述他如何从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发奋读书,学习成绩、工作能力都得到提升的经历。 第二章“白手起家”,讲述他大学毕业后参加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早期经历,他在邓稼先带领下,白手起家,披荆斩棘,为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提供铀的状态方程,他亲历九次计算并在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等前辈科学家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思维方式。 第三章“青海长云”,讲述胡思得被单位派遣去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理论联系实际,决战596的工作情况,他在四清运动中经历和亲历的氢弹突破工作。 第四章“春雷声声”,讲述他在型号工作(尤其是武器化)方面的贡献,讲述了于敏院士对他的指导和帮助。这一章还按照历史真实进程,实事求是讲述科研工作受到的政治运动困扰,讲述核武器事业最沉重的损失——邓稼先的病逝。 第五章“十年加快”,讲述胡思得在带领核武器科技队伍,完成我国最后几次核试验,使我国核武器研制水平获得关键性进步的经过。 第六章“禁试转型”,讲述他继承邓稼先的遗志,带领科技队伍加快核试验,完成新型核武器的研制的重大贡献,以及禁核试后他带领科研队伍转型的相关情况。 第七章“军控研究”,讲述胡思得开创军控核查科学研究、积极推动中美、中俄学术交流、创建中物院战略研究中心的始末,这是第一次全面详细地梳理中物院军控核查研究史。 第八章“君子之风”,概述胡思得的个人性格和学术风范,呈现一位“两弹精神”的传递者的鲜明形象。 本着锻炼新人的目的,课题组建了一个多达五人的撰稿队伍,这是一支年轻的有朝气的队伍。王燕负责撰写第一章草稿;吴明静负责第二章到第六章;沈晏平负责第七章;李合香负责第八章草稿;郑悦萍起草了年表;导语、结语和最后统稿的工作由吴明静完成。 除了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我们还在中国科学报印刻专栏陆续发表6篇稿件。在本课题的采集与撰写中,年轻撰稿人得到锻炼,将壮大核武器事业采集队伍,增强对两弹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君子九思有所得,竦长剑以卫国。我们在两年多的采集中不断努力,竭尽所能绘制一幅立体生动、波澜壮阔的科技长卷,凝练一位独特的爱国科学家的形象。感谢胡思得院士和诸位专家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课题组和他们一起回顾和总结过去,分析和评判当下,展望和思考未来。所有的文字,无不发自内心,无不是在回答现实关切的问题,回答当代人对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的价值判断。 今天我们用心写下文字,投射对明天郑重的期许。 胡思得是我国著名的核武器和核军控专家、理论物理学家,为“两弹”突破和核武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亲历者和缔造者之一。 他长期从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突破时期,他创造性地建立了铀的状态方程,为原子弹设计提供了必需参数。1963年率理论部小组深入实验、生产基地,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产品质量保证和试验成功提供了技术咨询。他先后参加了多个核武器型号的理论设计,历任二机部九院(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副院长、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本书客观、翔实地记录了胡思得从懵懂顽童逆袭成为国家脊梁科学家的人生以及科研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