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巴黎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铁塔在施工期间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过客游 人都争相到工地目睹这一庞然大物。铁塔开放后立即获得 巨大成功,成为万博会上最轰动的建筑。这届万博会的游 客人数达到3200万,是1878年万博会的两倍。博览会举行 的半年中有200万人登上了铁塔。铁塔的造价为750万法郎 ,门票和餐馆等收益达到650万法郎,加上万博会前期工程 拨款150万法郎,埃菲尔铁塔公司当年就收回成本。如此一 本万利的生意是需要有冒险精神和前瞻眼光的。 万博会后,埃菲尔没有停留在铁塔的商业运作上,而 是开发铁塔新的用途,为长期保存铁塔打基础。他利用铁 塔从事电力、气象、物理、通信和医学等领域的科学实验 。根据中央气象局长的建议,他在铁塔上安装了一个气象 站,与法国地面的25个气象站的探测结果综合起来,自 1906年起连续了年出版了气象图谱,在世界气象界颇具影 响。他也是空气动力学的先驱,在铁塔上安装仪器,多次 进行空气动力测量,还在铁塔脚下建了一个小型风洞。热 爱科学的埃菲尔在铁塔二层的四周刻上60厘米大小的72名 法国著名科学家的名字。 科学家杜克雷泰最先意识到铁塔是一个最佳的通信发 射塔,他于1889年在铁塔上成功地向4公里外先贤祠的接收 台发出了第一条无线电电报。杜克雷泰无意间成为保住铁 塔的功臣。后来负责研究军事无线电通信的费里叶将军提 出在铁塔上安装军用通信设备的设想。埃菲尔立即抓住新 的机遇,向国防部部长表示愿意免费提供场地。科学实验 和军事用途使铁塔免去被拆除的一劫。1910年1月1日,铁 塔的经营合同被延长了70年,直到1979年才被巴黎市政府 收回。到1910年,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能从铁塔向5200公 里外发送电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通过铁塔军事电台 截获的情报,逮捕了艳舞演员身份的女间谍马塔·哈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防止德军利用,铁塔的电梯和通 信设施被人为地破坏。联军解放巴黎后才恢复了电台,无 线电通信在大战后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用电台和电视台 的先后出现使铁塔的地位更加巩固。如今铁塔上有120根天 线,32个电台和40个数码电视台从铁塔发射。上面还安装 有气象、空气污染和气温测量仪。天线使铁塔的高度达到 324米。再也没有人为铁塔的生存担忧,铁塔成为1889年万 博会保留至今的唯一建筑物。 铁塔一经开放就成为巴黎的一大景观,万博会期间每 天有1.2万人登塔。别忘记,当时电梯还没有安装上!爱迪 生、威尔士亲王、总统卡尔诺等贵宾也都前来参观铁塔。 当年反对建造铁塔的作家莫泊桑在铁塔上吃饭时遇到记者 质疑,他解嘲道:“因为这里是唯一看不到铁塔的地方。 ”“二战”后,登上铁塔的人数逐年增加。1959年,一个 10岁的小男孩成为第3500万名游客。埃菲尔的孙子将一辆 汽车的钥匙交到了他手里,不过孩子和其父母都不会开车 。1972年年客流量突破300万人次,1984年400万人次, 1989年500万人次,1998年600万人次。1983年9月9日,第 1亿名游客也获得一辆汽车。2010年游客总数已经超过2.5 亿人次。现在每年有700万的游客登塔。 铁塔的第二层距地面57米,第三层115米,第四层达